苏轼著名的哲理诗,蕴含人生大智慧,发人深思,流传千古

苏轼著名的哲理诗,蕴含人生大智慧,发人深思,流传千古

流萤 历史论 2020-04-24

注:本文转载自网络,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

“诗言志”、“诗言情”一直是我国古典诗歌的内在根基。直到宋代,才有了诗人集中进行以理入诗的创作。即诗歌在抒情写景中,以意境、象征等方式呈现出诗人关于人生的大智慧。这类诗便是诗情与理趣相统一的哲理诗。如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自有源头活水来”,杨万里的“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等。

除此之外,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也写过哲理诗。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的苏轼,可以说是极其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以及从客观事物中找到规律。所以在苏轼的诗中,再寻常的生活内容或自然景物往往也都蕴含着人生大智慧。如苏轼的七言绝句《琴诗》,便是一首著名的哲理诗。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简单来说,就是讲述了琴与声的关系。如果熟知苏轼诗歌的话,就会知道他讲道理,向来选取的意象就简单明了,但总能涉及到发人深思的哲理。《琴诗》便是这样的一首哲理诗,其意象主要就是琴。所以概括来说,苏轼这首诗就是一首读后发人深思,受用一生,流传千古的名作。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这首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首先,诗的前两句“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它的字面意思是说,如果说琴本来就可以自己发声,那么为什么把它放在盒子里就没有了声音。从这两句诗来看,苏轼是通过一句假设和一句反问,引起了人们对于琴是如何发声的思考。这种一假设一反问,且富有意蕴的写法,主要是苏轼参考了佛偈的形式。

然后,诗的后两句“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则是另一组假设和反问,即如果要说声音是由人的手指头发出的,那么为什么人不能凑过耳朵靠近指头就直接能听到琴声呢?诗到这里便结束了,可见苏轼是在告诉人们要想弹奏出悦耳动听的琴声,仅有琴或人的指头是不行的,二者缺一不可。

科学来讲,琴能演奏出优美的音乐,先是需要一把琴,然后再靠人的指头弹动钢丝,产生振动发出。琴和人的手指都是发出琴音的物质基础,只有两者的相辅相成,才能奏出优美的音乐。这也就启迪着人们: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结果,缺一不可。

另外,如果将这首诗延伸开的话,它还富有禅机。禅宗视有为无,视生为灭,追求无声无形不生不灭。琴声的存在也就是虚无,所以它无所谓真实与否。即禅宗所说的“谐无声之乐,以自得为和”、“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也就是说要通过内心的感受而自得、反悟禅道。

当然,对于我们而言,这首诗值得我们学习和发人深思的地方,主要是苏轼探究事物真谛的浓厚兴趣,及诗中所阐述的人生大智慧: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举个例子,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是由文官和武将以及君王,各司其职,却又紧密相关的成果。

综观苏轼的这首哲理诗,虽然它的篇幅短小,但是言浅意深,蕴含着人生大智慧,发人深思,流传千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