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香材香具使用
古代文人雅士崇尚艺术生活,香道文化出现极大丰富人们生活内容,提升人们生活品质。香材香器也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严格来说,制香时使用的工具被称为“香器”,用香时的工具被称为“香具”。),为人们带来有香气的生活。
香炉器型及工艺各有讲究,且使用及摆放很有讲究。除了最常见的香炉外,香斗、香筒、卧炉,熏球、香插、香盒、香铲、香钥、香囊等,造型丰富,美观同时,纹饰更为吉祥。
铜香炉
香炉属于最常见的香具,日常静坐冥想、读书品茗、休闲娱乐之时,都可以点上一炷香,香气萦绕缥缈,让人心生宁静。根据作用不同,香炉也各异。如博山炉、筒式炉、莲花炉、鼎式炉等,材质多为陶瓷、铜、铝等金属,也有石、木等材质。

龙耳引凤锦带纹彝炉 [ 编号:81499 ]
宋代文人雅士多喜素净高雅,所以香炉多以瓷器为主,清新靓丽,飘逸脱俗。陶瓷香炉不宜长时间受热,常在炉底放置石英等隔热砂,以免炉壁过热而炸裂,有损香材效果。
明清以来流行铜炉,铜香炉不惧热,而且造型丰富多变,被广泛使用。
暖手炉
手炉便于随身携带,所以器型设计较小,可放置在手中。古装剧中常见后宫娘娘门在冬日里抱着小手炉,多为圆形,长方形、六角形,花瓣形,纹饰花样也十分丰富,
表面镂空、雕琢成吉祥图、山水人物等,材质多为黄铜和白铜。

方形暖手炉 早期制作 [ 编号:71207 ]
香斗、香具
长柄手炉又被称为香斗,是带着长长的手柄,多用于供佛。柄头常雕刻纹饰莲花或瑞兽,经常雕饰莲花或瑞兽,常熏烧香粉或香丸,在唐代最为流行。
香筒造型多为长而直的圆筒,造型多为长而直的圆筒,上有平顶盖,下有扁平的承座,外壁镂空成各种花样,筒内设有小插管,以便于安插线香。材质多为竹、木或玉石,也有高档的象牙制品。

福禄吉祥(香器) [ 编号:72516 ]
卧炉类似于香筒,但是横竖的方向不同,多用于横向点香,也称为横式香薰。
香插是用于插放线香(或棒香)带有插孔的基座,插孔大小、数量各种款式,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线香。
熏香薰球
熏球又被称为香球,呈现圆球状,带有长链,球体镂空分为上下两半,中间有卡榫连接。内套数层小球,皆以承轴悬挂于外,无论熏球如何转动,始终保持水平。
设计精巧,古时用于熏被,故又被称为“被中香炉”,其设计原理与现代陀螺仪相似。

缠枝喜连 熏香炉 [ 编号:71921 ]
香盘
香盘,是焚香用的扁平承盘,多为木料或金属制作而成。
香盒
香盒用于放置香品,又被称为香合、香函、香箱等,既是容器,也是香案、居室的饰物。
香夹
香夹用于夹取香品。
香箸
香箸即“香筷”,多为铜制。
香铲
香铲常用来处置香灰,多为铜制。
香匙
香匙用于盛取粉末状或丸状香品
香囊

杨贵妃款银香囊 [ 编号:56385 ]
香囊用于盛放香粉,干花等香品,便于随身携带或挂佩,多为刺绣丝带,常放入石头、玉、金、银等材质的镂空小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