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演绎一场和语文有关的故事
你知道吗?今日的我,思想如雨,情感如风,心的世界蓦然间变得不再宁静与太平。这一切的一切,和语文有关,又好似,和语文无关。
每个故事都有一个楔子,今日的故事,同样如此。场景始于北国春城的街道,我和一位年轻的男同事 ,乘着公交,去赴一场和语文有关的盛会。说是“盛会”,我觉得,用词是很恰切的。因为,今日,是所有宽城区语文人的集合,荟聚在一起,进行一场本年度的语文学科收官教研活动。请帖不需有形,单单是研讨的内容就足够吸引人:关于期末试题方向,关于中考的走向,关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关于名著如何导读。而主讲者,是宽城区的语文教研员朱老师。
午后的阳光暖暖的,照在我的身上,站牌下,风微冷,但被阳光稀释后,这丝冬日的冷也变得荡然无存了。聊叙着,车来了。上了车,人渐多,我看见一位老人从车的入口蹒跚而来。我起身,让座,向后移动自己的身体,没想到,车后竟然还有一个空座。坐下来,在后面没人盯住的时候,觉得特别的惬意。竟然昏昏然,小憩了一会儿。幸好车程长,当将要到站的时候,我也精神了起来。
进入会场,人已经来了很多,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但不管认识与不认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语文教师”。自然地,认识的,相互交谈;不认识的,擦肩而过时,送一个礼貌的微笑。
以上,是故事的楔子。其实,不厌其烦地絮叨这些,并不是无聊之笔,而是想说,这一时间段的我,心是平静的。可随后,迎接我的,却是一场思想上的风暴,让我的心滂沱呼啸了起来。这一切,皆缘起于语文人,语文事。
故事的主角是教研员朱老师。细细回想,从参加工作起,朱老师就是我的语文教研员,没想到,时光匆匆,苍穹变幻如风,朱老师竟然仍是与旧时同。外貌上好像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思想却是愈发深邃了。
还是先来叙述一下这个故事吧!
朱老师先从教育谈起,她说,今日的宽城教育,在整个的长春市是滞后的,语文,同样如此,也是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而宽城教育也曾经有过辉煌,且这个辉煌相距现在也并不遥远,可为什么走着走着,宽城教育竟然滞后了呢?学校还是那些学校,老师还是那些老师啊!而我们的老师也同样很优秀,为什么生源大量外流,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宽城是长春市历史最久的一个区,可是,连自家的教育人都说宽城是教育“小”区。所谓的“小”,就是处处不如别的区,这是为何,原因何在?教育如果是以学生为主,那么,教师就是引路人。在座的都是语文教师,语文教师要走专业发展之路,才能让宽城教育有出头路。
坐在听席上的我,听着朱老师恳切的话语,心中不禁泛起了波澜。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教育的不如意,对之,我学会了坦然。但,今日的我,因朱老师情真意切的言语而动容,今日的她,叙述动情,分析入理,听着,心有戚戚焉。
我一直觉得,教育路上,能够扛鼎的,不是领导,也不是专家,而是和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所以,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对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在专业上发展自己呢?朱老师谈到了四点:
1.专业情怀。情怀是一种高尚的心境,它就像一朵美丽的莲花,开在语文教育的池塘里,当语文教师对我们的语文产生爱的时候,这朵情怀之花就会开放,也才会在语文教育的道路上,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在谈专业情怀的时候,朱老师提到了苏轼,这位我所敬服的才子。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屡遭贬谪。“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东坡的心死,是对官场的心死。而对百姓,不管何时,他都是有着深深的情怀的。语文教师也同样如此,不管生活虐我们千百遍,我们对待语文也要如初恋。
2.专业知识。我们语文教师,在大学都学了四年的语文专业知识,教学初中语文,应该是绰绰有余了。可是,为什么我们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学生的语文仍是让人心寒。那是因为,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不断地汲取知识的营养,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是长流水,这样,才能够与时俱进,培养出更多的语文人才。说到此,朱老师谈到了令人失望的当今的听课现象。市区内举行公开课、示范课,经常会有教师听着听着就消失了。干什么去了呢?回家者有之,逛街者有之……活动还没有结束,老师就走了一大半。这样的教师,何谈专业发展,专业知识怎能提高。
3.专业特长。朱老师谈到,宽城区,这个所谓的教育小区,在教师队伍里,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有很多人才。他们都有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运用得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人尽其能,是会让宽城语文呈现蔚然之势的。讲到此,她提到了72中的周蕾老师的吟诵,是完全可以和长春北师大附属中学的任燕老师相媲美的;她谈到了47中申伟军老师的书法,在宽城语文教师中,是首屈一指的。语文教师,要教有所长,这样,才会增强自己的魅力值,在学生的眼中,你才是个魅力教师,如能如此,学生想学不好你的语文都很难。
4.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赖以生存的资本。语文的江湖风云变幻,波谲云诡,但,只要我们具备语文专业能力,就能在其中以不变应万变。现在,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我们语文教师只有自身硬起来,才会在语文的洪流中岿然不动,成为中流砥柱。她对区内语文教师是充满信心的。她说:“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有专业能力吗?我想,大多数老师都是有的。”这句话说得很严谨。大多数老师是有的,对区内语文老师来说,既是鼓励,也是勉励。
朱老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上颇有研究。既熟谙儒家思想,又懂老庄哲学。而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今的教育中,仍有着诸多可借鉴的地方。她说,所谓“大”者,乃学之高者,德之高者,境界之高者。诚如是!
那,在教学生活中,语文教师该怎么做呢?在备课上下功夫,在上课上下功夫。要知道自己的不足。语文教师,只有虚心了,才会心虚,心虚了,才会提高自己。上次长春市人才库考试,一位工作十多年的女教师落选了,在和朱老师交流时,竟然潸然泪下,香泪飘飘,这样的老师,以后的专业发展之路是光明的。
听着这样的讲述,我的心是熨帖的,舒服的,这样的活动,是交心的,是真诚的,真诚的我,喜欢这样的真诚。
何况,随之故事的发展,还有语文上的诸多干货呈现。
关于名著导读,朱老师以《西游记》为例,言名著导读要有货而备,有货而研,有货而上。除了不上,要上就上得风生水起,五彩缤纷,花团锦簇,精彩纷呈。而这样的课,是需要老师的思考在里面的,在语文教研的路上,只要思考,可教研的东西很多。
关于上课,我们要眼中有学生,为学生服务,只要观念变了,课堂就变了。当课堂变了的时候,我们就不是教育小区了,而是教育大区,到那时,别的区的孩子就会争着抢着往宽城送了。那多美好!那多自豪!
关于中考,她谈到,中考不会降低难度,作文不排除半命题作文,中考的阅读量会有所增加。
听着这些信息,我的思想游曳在自由的河,很惬意,很美好。
当我还回味在朱老师的讲述中的时候,朱老师的发言悄然停止了。可活动并没有结束,压轴的,是朱老师约来的孙海洋校长。一句“上辈子杀猪,这辈子教书;上辈子杀人,这辈子教语文”,把语文教师上升到江湖老大的地位。而诙谐的话语里,尽含着语文老师的苦,语文老师的累。所以,他通达地说,我们语文老师要有一个好的心态,要对自己好一点,要有一个好的本事。
做蜜蜂,不要做蚂蚁;做舌头,不要做牙齿;做飞鸟不要做风筝。
看透人生,看透教育,看透生活,塞北才子,的确不简单!
说到此,故事本该结束了。但总是要留个尾声吧!
出门的时候,阳光仍很煦暖,根本就不像是在冬天。走在城市的街道上,心中悄然升起一种莫名的愁绪,还有隐隐的痛,似和语文有关,又好似和语文无关。
我要排空我的愁绪,心向阳光,继续我的语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