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骨质疏松,科学补钙不简单——访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林华教授
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9千万骨质疏松患者。骨质疏松的危害大、影响面广,且骨质疏松患者常会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维生素D的补充与足量的运动,可保障人体的钙吸收率,因此科学地补钙尤为关键。本刊就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和科学补钙等话题采访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林华教授,现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问:造成我国骨质疏松患者人数众多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形成骨质疏松的常见发病原因是什么?
林华教授:我国骨质疏松人口众多的现状由多种因素造成,骨质疏松不仅仅是老年人的好发疾病,其患病人群当中还包括中青年患者。中国的骨质疏松患者数量在全球位居首位,这与我国之前对骨质疏松的关注度不够、老龄化相关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病患增加等情况有关。诱发骨质疏松的因素不仅仅包括种族、遗传、年龄、性别等,除此之外,在临床还包括疾病或药物等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因素。例如,临床中常见的糖皮质激素、抗凝剂、质子泵抑制剂、降糖药、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部分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等都会对骨骼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现有针对骨质疏松的防治手段还有待提升。
问: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有哪些,以及对该疾病的临床干预措施及关键点是什么?
林华教授:骨质疏松患者需要预防骨折的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其他骨折类型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病理性骨折”,即在骨骼疾病的基础上发生的骨折,与常规骨折多由意外创伤造成的情况不同。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骨质疏松性骨折虽然存在病程长、治疗效果差、患者死于并发症的特点,但全球临床研究发现,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高发人群并不集中在骨质疏松疾病末期患者,而是集中在骨量减少的人群当中,即疾病的病前状态,这与其他慢病相比也是很独特的存在。
另外,骨质疏松早期、中期无任何明显症状,在国外被称为Silence Disease(或Silence Killer),即“沉默的疾病”或“无声杀手”,由此可见此类骨折带来的死亡风险巨大,尤其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死亡风险排第一,可与乳腺癌并列,超过很多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过程较为缓慢,甚至常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骨折,且之后每次骨折的风险成倍增加,这种高风险为后期诊疗带来极大挑战。面对后期不良的骨质状况,内固定、人工假体等诊疗手段难以开展。在我国医疗环境紧张的背景下,上述情况给医生带来巨大挑战,当第一次骨折手术做完后,出现内固定移位、假体下沉等骨折相关影响后,患者常误认为是发生了医疗事故。因此,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注需要医生、患者、媒体等各方共同努力。
问:对于青年甚至儿童来说,骨质疏松症有哪些重点问题需要关注?
林华教授:骨质疏松并非老年人的“专利”,青少年儿童也会患病,多与遗传相关的先天不足、代谢性疾病带来的骨骼问题有关。由于我国的种族类型和生活习惯,我国青少年钙的摄入、维生素D的补充都远远不够。我们应及早关注儿童钙的摄入、维生素D的补充和足够的运动。
青少年阶段是骨骼生长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儿童参与的跑跳运动作为外源性因素、儿童激素水平作为内源性因素共同作用于骨骼生长,而维生素D不仅是骨骼生长所需的基础元素,同样也是钙被吸收和有效利用的前提,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另外,在生活中,足够的阳光照射、足量的运动也需要共同关注。
问:针对青少年骨病,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改善措施?
林华教授:之前大众对儿童骨骼生长存在很多误解,认为儿童骨骼发育迟缓是由于生长激素不足而盲目补充生长激素,但效果却远不及预期。因此,对于儿童成长,我们首先要认识其正常生长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理过程,并针对性地促进其发育。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儿童乳制品摄入、有目的地补充钙和维生素D。对于遗传性骨病,需要尽早诊断与治疗,虽然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是可以通过药物和营养摄入来加强这些儿童的骨骼状态,避免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
问:如何为骨质疏松症患者正确补钙?在使用钙制剂时需要关注的重点有哪些?
林华教授:目前市场上有诸如碳酸钙、柠檬酸钙、磷酸钙、离子钙、生物钙等不同类型的钙制剂。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同成分的钙制剂,会产生同的营养价值或不良反应,我们在选择钙制剂时需了解以下内容:1.人体能吸收和利用的最重要的钙是元素钙,元素钙的含量越高,对人体骨骼、心脏、血管、神经等越有裨益;非元素钙无法被人体吸收,将被排出体外;草酸钙进入人体后可能会产生结石。2.目前为止,元素钙含量最高的是碳酸钙,其被人体吸收的能力也是最强的,因此,在选择钙制剂时,首先需要了解其化学元素,了解其是否可被人体良好吸收。3.葡萄糖酸钙在进入血液后,能与人体有很好的结合度,但其在人体内存留时间较短。在人体摄取钙时,还应注重食物补充。4.强调有价值,能被人体骨骼充分利用,首选补充碳酸钙,在选择碳酸钙时,维生素D同步的补充尤为关键。
问:碳酸钙含维生素D高是否是理想的选择?作为骨科专家,您对朗迪钙印象如何?
林华教授:维生素D与钙含量在我国人群中普遍偏低,且通过饮食摄取不足,只有将二者联合,才能更好地被肠道吸收。人体对钙的吸收,绝大部分需要依赖维生素D,维生素D不仅仅利于钙的吸收,对其他器官也具有免疫和保护作用。钙的补充还具有其他作用,例如钙剂的补充有利于减脂。据研究表明,对青少年而言,钙在参与减脂时有辅助作用;同时,钙还对肠道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钙对少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也起到促进作用。
朗迪钙的化学成分配比较为科学,钙的含量在500 mg,维生素D在200 国际单位,对于钙制剂产品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在临床上如何使其产生预期效应还需要更多循证和大量样本的观察,更需要从学术上加以推敲验证。
问:在普及与实施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方面,您与团队未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林华教授:目前医学界对钙的认识还有很大的误区,在未来工作中,我们应加强对医生的教育。绝大多数临床医生认为缺钙是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而忽略了骨质疏松也与很多疾病及用药有关。骨与关节学组主要关注骨骼和关节两个靶点,骨性关节炎患者也与钙的缺乏有关,患者在疾病早期、中期也会出现类似骨质疏松的破骨细胞活跃的变化,钙与维生素D的补充也能起到显著的效果。未来,学组希望在媒体的介入下,更好地对临床医生进行骨质疏松知识的传播,这样最终会让患者受益。政府的关注也将助力骨与关节领域的发展,比如提升该领域研究,落实“三减三健”行动中“骨骼健康”的目标,这样我国民众骨与关节健康水平将进一步提升,生命质量将进一步改善。
(文/王泽宇)
编辑:刘丰贺
排版:高 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