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解词︱仰巴和嗨,对劲,皮艮
仰巴和嗨
方言读音:yáng ba hè hái
简明释义:拖着不办,躺倒不干。故意对急难事不闻不问。
仰面倒在地上,四肢叉开的样子——人们俗称仰巴叉。皖北的颍淮人,把它借了来,组成一个颇具颍淮特色的俗语,“仰巴和嗨”。
一个人摔了个仰巴叉。那一瞬间,他几乎什么事情都不能干。由此延展开去,某人对那急事难事故意不闻不问,拖着不办,躺倒不干。人对他的评价,就是“仰巴和嗨”。
一般而言,“仰巴和嗨”指的是自家人,办自家事的那种不管不问的作派。家里有了事情,每个人都该齐心协力才是。但就有那么样的人,不操心,不上心,或者表面上心,口头上心,却少有行动,或者根本不动。这就是典型的“仰巴和嗨”。年迈的父母提起来,有时候也说成“抱着葫芦不开瓢”,通常都是痛心疾首的。
以我看来,有的人在自家事情上,走“仰巴和嗨”的路线,那都是他自己内心里有“小九九”,打的是“小算盘”。这跟家庭观念、亲情观念浓厚的颍淮人的传统,南辕北辙。所谓“亲帮亲,邻帮邻,老包帮的是陈州人”。人们对那“仰巴和嗨”的人,少不了在背后指指点点,戳他的脊梁骨。
对劲
方言读音:dèi jìng
简明释义:因对脾气而交好。
百度百科为“对劲”作的解释是,合适,对头,称心。应该说,这些意思,颍淮人口中的“对劲”,也都存在。我想说的是,皖北颍淮地面上,“对劲”,有时候还用来表述人与人之间,因对脾气而交好的关系。
某些公共场合中,比如酒桌饭局上,颍淮人常说这样的话:“俺俩对劲”,“俺们对劲”。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以这样“对劲”的关系,为荣。在这样的语境中,“对劲”,就是对脾气。人与人之间,脾气对上了,说话就热肠得多。脾气对不上,总难以交流。
这多少有点“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的味道。其中,投机就是“对劲”。“对劲”之后,成为知己,也就顺理成章了。有的人际圈子中,他们常常聚会,对酒当歌,还经常互相帮衬,打得火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催化因素,就是他们互相感觉“对劲”。一定意义上说,“对劲”是把他们缠绕在一起的一个纽带。而那些不“对劲”的人,是无论如何粘附不到一块去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群之分,“对劲”是个重要的参考。可见,清颍长淮养育的人,一定程度上多是性情中人。
皮艮
方言读音:pī gen
简明释义:不易嚼的食物。也指人经常挨打而变得无所谓。
艮,坚固,坚硬。百度辞典上说,它可以形容食物不易嚼烂。颍淮人说的“皮艮”,该就是这个字。
典型的“皮艮”,指的是粑粑子。这一样普通的颍淮美食,通常现蒸现吃,才好吃,而不能剩。剩下留着下顿,凉了就“皮艮”了。那也叫“皮艮头”。
而颍淮人的语境中,不仅仅是吃剩下的粑粑子,才叫“皮艮”。人们还把它用在人身上。孩子从小调皮捣蛋,不听话。爹妈如果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就会动不动一顿棍棒。这一招,开头也许灵验。但时间久了,那孩子很可能就“皮艮”了,对挨骂挨打采取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就是破罐子破摔。一般,到这个“皮艮”的程度,孩子恐怕就很难管教了。
有时候,孩子上学念书,反复留级“馏剩馍”,在某一个年级上“崴窝”。但成绩总不见长进。人也说他这是念“皮艮”了。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家长都头疼不已。最后,得出“他不是上学的料”的结论,了事。
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论是家教还是师教,都是专门的学问,有自身的规律。简单粗暴的做法,就容易带来“皮艮”的后果。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是“皮艮”的。那一定是不当的方法,遗留下来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