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清潭的美,考验胆量的前行

跨界科考的第四天了,队员们不但没有热情减退,反而更加斗志昂扬,在营地、在路上、在车里,都是讨论的好地方。

一大早,大家兴致勃勃地议论着,抢占高地似的吃早餐、登车,只因今天的分组小有改变,不光是按专业走线,还要根据体力进行扒堆。言下之意,体力最好的当然要走最难最累的线,也就是去龙清潭。也许是大家都不愿意服输,都对自己的体力有充分的甚至是过高的评估,纷纷表示要去挑战困难。

“专业一线严重超员,几乎带走了考察队的一大半”。后勤保障组的同志在提醒。这样的结果将是打乱所有的后勤安排,有些准备可能过剩,而有些准备将严重不足。

一次次的劝说,一次次的描述多么多么危险,最关键的是要大家理解难以安排的后勤。终于起了效果,重新分配后人员组成合理得多。

一路奔波,一路颠簸、一路风尘。三、四个小时的车程,苦了开车的师傅们,也苦了坐车的队员们。一丝小情绪就要升起,终于,车子终于到了目的地。

一顿迟来的午餐还特别丰盛,把大家的小情绪一扫无遗,重又回到了来时的兴奋点。这时我也才看清,还是有几位年龄较长的考察队员,也还有一位年仅9岁的小队员。在心底里难免又有了一些小担心。

一路向龙清潭挺进,终于知道所有的担心都是有必要的。

说是山路,其实基本没路,就在悬崖间的小缝隙里爬行。身下是万丈深渊。看不到谷底,只隐约听得到谷底水流咆哮的声音。峡谷两岸似刀削斧劈,在崖面上倒是留下了不少黑叶猴活动的痕迹。想想,那黑叶猴真能选,在这种绝壁上居住,理所当然少了天敌。难怪当地人把黑叶猴叫“岩蛛猴”,多么形象啊,岩石壁上的蜘蛛。

走在这样的“路”上,是很难再去顾及风景的,只怕脚下一滑,便葬身谷底。

走完了悬崖间的缝隙,下降的路也依然险象环生。越是接近谷底,越是滑得不行。青苔与泥泞混在一起,增加了不少的进行难度。大家借助绳索也好,借助草木也罢,总算到达了谷底。看到了清澈如玉的河水,还有河滩上的各种各样的奇石。

几次淌水,又是背又是爬,总算到达了龙清潭,不得不惊叹那一幅奇观。却怎么也不能用语言来描述这样的美景,只能借助于相机。一路的艰辛和小有的哀怨,早已经被眼前的美景所抹灭。除了不停的按动快门,就只剩下兴奋了。

没有人会注意时间飞逝,但我不得不催促大家抓紧时间返回,不得不把大家的心从那里拉回来。但我深知,我的牵挂留在了那里,因为美,更因为尚且贫困的民众与优秀资源的关系,因为自然保护的发展方向与目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