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的父亲
我的父亲王宝春(1907——1984)中等个头儿,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起来十分精神。他为人诚实、处事灵活,既是一个庄稼地里的行家里手,又是一个会烧菜做饭的“大厨”,更是为抗日战争做出过贡献的中共地下党员。他没上过战场,也没打过枪,但是他为抗战流过血、受过伤。解放后他曾经多次应邀去当地中小学,用活生生的事实、看得见摸得着的累累伤疤,现身说法为孩子们讲述日本鬼子的滔天罪行和抗战的故事。1937年日军发起了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2月便占领了山东省招远县。继而又占领了招远的一些重要的乡镇。我的家乡——招远县道头镇,亦称'十字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日军当然不会放过这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于是就在我村的北边建起了炮楼,作为管控周围村庄的据点。这里有二三十个日本兵,还有五十多个伪军(当地人称之为“二鬼子”)。日伪军在这里的主要任务是搜刮民财,为驻扎在县城里的日军提供后勤保障,还要“维护”各村的秩序,尤其是听到哪个村里有八路军或游击队出没,便会立即出兵围剿。老百姓吃尽了“烧、杀、抢、掠”的苦头,骇人听闻的“松岚子惨案”便是其中的一例。它是道头西侧五华里处,仅有60多户人家的小山村,一次就有108位抗日军民惨遭屠杀。一身正气的父亲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残暴行径,气愤之心难以平复。正当此时,我村革命先驱王敬廷秘密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抗日军民和地下党组织面对日军的突然袭击,因武器装备差、兵力不足而难以应对,更重要的是没有“内线”、得不到可靠的情报而难以防范。
说来也巧,此时炮楼里正需要一位厨师,父亲因会做饭而被伪村长推荐。然而,父亲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很不情愿为鬼子干事,于是就连夜请示了上级党组织。上级指示:“不仅要干(给鬼子做饭),还要'好好’干,与他们搞好'关系’,还要......还要......”父亲领悟了上级的意图,“愉快”地走马上任了。他尽管没有文化,但能说会道(解放后当了多年村干部——调解委员),很快与几个二鬼子成了“好朋友”。这为洞察炮楼内的兵力部署、武器装备和日军的动向提供了便捷。之后的日子里,八路军交通员隔三差五地到我们家里“串门”。父亲把获取的情报不断地传递给他,尤其是鬼子近日到何处扫荡的消息。这样,被扫荡的村庄因知情而会及时做好提防或转移工作,使八路军、游击队及老百姓避免了许多伤亡和损失。然而,时间久了不免会引起鬼子的怀疑。父亲曾遭抓捕审讯,尽管矢口否认,但是鬼子也不会轻易放过他,便牵出了他们驯养的“狼狗”相威胁,父亲仍不招供。于是,鬼子便对狼狗发出口令,狼狗发疯似的向父亲扑去,父亲出于本能用双手阻挡恶狗。他的衣服被撕碎了,双手和双上臂被狗撕咬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留下了终生不愈的斑斑伤痕。尽管如此,父亲仍然坚贞不屈。后来,地下党组织为了营救父亲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对伪村长“恩威并施”,让他出面“作保”就是一剂良药,加之二鬼子“朋友”求情,父亲得以排除嫌疑,并继续留用。1944年冬天,因日军不断占领中国领土,战线过长而出现了兵源不足的问题,炮楼里的兵力也日渐减少。父亲及时地将此情告知了交通员。而此间我军兵力却是日渐增强,这为日后拔除鬼子据点,端掉鬼子炮楼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一日,父亲获知了鬼子次日要出兵到乡下扫荡的消息,便连夜告知了交通员。当地的八路军在游击队的配合下,兵分两路,一部分潜伏在村外的山沟里,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全歼扫荡之敌。另一部分则趁炮楼内兵力空虚之机,在父亲和“二鬼子朋友”的配合下,里应外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和俘虏了留守之敌。随着一声巨响,矗立在这里五年之久的炮楼,顷刻成为一片废墟(儿时的我曾经见过那里的一片瓦砾)。驻扎在道头镇的日军据点从此被拔除了,率先拉开了胶东地区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序幕。父亲直到去世也没有获得任何的荣耀称号,也没有军功章。但他一直无怨无悔,他认为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作者简介:王法荣,生于1947年11月。山东招远市人。大学学历,东营胜利医院,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