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场忆苦思甜或者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搬砖的...

来一场忆苦思甜或者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搬砖的恐吓,就能激发孩子学习动力吗?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觉自律,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刻苦努力。他们通常是来一场忆苦思甜或者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搬砖的恐吓,以为这样孩子就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从此就像打了鸡血样的,努力向上。家长的过去,孩子没经历,自己的未来,孩子看不见,想象不到,更不可能有体会,几乎可以说,没有一个学生是因为这些而有动力努力学习的。
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说过(经典教育心理学理论):
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他们努力获得学业成就,主要是为了实现家长的期待,并得到家长的赞许。到了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的强度有所减弱,来自同伴、集体的赞许和认可逐渐替代了对长者的依附。
小时候,学生好的行为表现来自于家长的期许赞许,如果这些好的表现让老师刮目并表扬,那么学生就有动力继续这些好的行为,而好的行为某种程度上会带来好的学习成绩,这会让他收获来自同伴的认可和赞许,动力就会源源不绝!
到了更高年级,来自目标的激励会成为更为重要的内驱力。
实际中,有些孩子会按上面的轨迹走得很顺,并成为老师同学的中心。始终处于老师的关怀和激励中。大多数,则注定不可能这样,因为老师通常都是择优表扬,一个班集体肯定是有优有中有差的。
对这些孩子来说,激发其学习动力是一种长期的辛苦活,必须及时发现,及时肯定,在每一个挫败的时刻,及时给予反馈和帮助,创设联结,鼓励其它人对孩子的进步给予赞赏。
有时候,激发动力和立志也可能来自偶然的刺激,而后随着格局的增大,才有来自更高目标的激励。这同样需要发现和诱导。所以对大多数家长来说,你可能需要外部力量的帮助。
忠告:如果你什么都不做,至少你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贬省自己的孩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