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的三个层次,达到第三个层次的人是什么样的?
#辞旧迎新打卡挑战活动#都说中医博大精深,学习中医不易。那么中医到底难在哪里?我们今天来赏析三个医案,这三个医案可以代表学习中医的三个层次,从中可以一瞥中医之难在哪里。
三个医案都选自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
查其外而知其内,不同的临床症状反应了不同的经脉主病,有相应的方药治疗。明查病源,熟知药性,选药处方,药症相符,其为学习中医的第一个层次。
本案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目昏耳鸣,寤而不寐。治疗滋阴益肾,补水涵木,镇肝潜阳。
熟地、山萸肉味甘性温,滋补肝肾之阴,旱莲草、女贞子方名“二至丸”,滋补阴血,龟板、磁石镇肝潜阳,五味子收敛五脏元气,茯苓运药利湿,防阴药碍胃。全方药症相符,自然药到病除。
望形而知病,查体而知源。人体是一个整体,五脏相生相克,自有其生化之理。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必先实脾。此为学习中医的第二个层次。
本案患者,色苍形瘦,木火体质。天生劳苦,体勤心动,木火易燃。一般医者,见吐痰冲气,饮食减少,必定认为脾乏运化,湿蕴生痰,痰阻气逆,胃逆上冲,治用旋覆代赭汤加减。唯有天士,明查患者体质,知为阳明脉虚,肝火犯胃。治当实阳明,滋肝体,顺调肝胃气机。
枸杞子、酸枣仁、柏子仁三药入肝,滋补肝体。石斛益阴,菊花凉肝,为肝火犯胃而设。半夏、陈皮、茯苓下气祛痰,调畅气机。
学习中医进入第三层次者,不仅熟知医理药性,掌握五脏六腑生化之理。还懂得天地造化和自然时节对人体疾病的影响,并且能够用药物适应其自然之化。
本案风木司天,阳升之候,肝阳化火,煎灼胃汁。患者唇舌麻木,四肢痿软。出身第二层次的医者可能会认为这是冬不藏肾,春无所生,用六味地黄加减。但叶天士明查天地之变化,需用苦降辛泄,稍佐微酸,折其司天风木之势。
秦皮、蒺藜、决明子苦降,桑叶、钩藤、橘红辛散,白芍微酸养肝,石斛滋水涵木。全方用药,正合天地之变化。
你可能会说,叶天士为清朝古人,现在已无此等良医,此话差矣,蒲辅周老先生就有一段佳话,正可为证。
1957年,石家庄名医郭可明先生在北京运用白虎汤和人参白虎汤随证加减,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得良好效果。1958年焦树德等在北京也运用白虎汤加减治疗,却效果不佳,患者身热缠绵不退,舌苔白腻。后来请蒲辅周老先生会诊,蒲老指出当年为湿土司天,多雨多湿,应再加苍术,后来改用苍术白虎汤加减,取得了良好效果。
所谓夺天地造化之功,可能就指于此。
内经有云:“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