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发展史》日本文学之十五:小林多喜二1

1.生平与创作  

小林多喜二(1903-1933),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杰出的革命作家,是日本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他通过一生的革命文学活动和创作实践,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开创了道路,对世界革命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1903年10月3 日,小林多喜二出生在日本北部秋田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1907年,小林多喜二全家迁居北海道小樽市,投靠开面包作坊的伯父,全家靠开小点心铺勉强维持生活。小林多喜二的童年,是在贫苦、屈辱中度过的,他从小就参加劳动,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在伯父的赞助下从小学读到高等商业学校毕业。1924年,小林多喜二被北海道开拓银行录用为职员。还在求学期间,小林多喜二就热衷于绘画和文学创作,如饥似渴地阅读各国文学大师的作品。早在他16岁的时候,便尝试着开始了写作,并从1923年起开始在文艺刊物上发表作品,进入创作的早期阶段。
20年代的日本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动荡。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马列主义开始在日本广泛传播,日本工人运动、群众斗争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迅速发展。1922年日本共产党成立,把日本的革命运动和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推向新的历史阶段。在这种形势的影响下,小林多喜二终于走上了革命文学的道路,他积极投身于工人运动,加入革命作家组织,不断地进行小说创作。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回家过节》(1923)、《小点心铺》(1924)、《腊月》(1926)、《杀人的狗》(1926)等一系列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描写了身处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和命运,揭露了当时日本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表现了作者探求社会出路的强烈愿望。1919年至1927年是小林多喜二的早期创作阶段。他这一阶段的作品爱憎分明、语言简朴,反映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不幸命运和反抗情绪,表现了作者极强的人道主义精神,但在许多地方还显得比较幼稚,不够成熟。
1928年,小林多喜二的世界观发生重大转折,创作也日趋成熟,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1928年3 月15日,田中反动政府为了绞杀革命,在日本发动了残酷镇压工人运动的' 三.一五' 事件。这一天有许多共产党员和党外积极分子被捕,他们在军警的严刑拷打下,表现了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反动派的暴行,激起了小林多喜二对反动政府强烈的仇恨,创作了以这次事件为篇名的中篇小说《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小说热情歌颂了日本共产党人和广大革命者的英雄气概,愤怒控诉了法西斯军警的暴行,揭露了这一事件的真象。这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部揭露天皇残暴和反动的作品,同时也奠定了小林多喜二在日本文坛上的地位,在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28年4 月,小林多喜二参加了' 全日本无产者艺术同盟' (' 纳普'),第二年2 月又被选为' 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 的中央委员,他一面进行文学创作,一面担负着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领导工作,成了职业革命家和作家。这一年他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蟹工船》和《在外地主》。  
《蟹工船》通过对被骗到' 蟹工船' 上参加捕蟹和制造罐头的船工的悲惨生活和反抗精神的描写,反映了日本工人阶级从自发斗争到自觉斗争的过程,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奴役人民、伺机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和野心。这部作品成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作之一,被译成多种文字发行,赢得了世界声誉。  
《在外地主》取材于北海道佃农的抗租斗争,深刻地揭露了那些地主兼工商资本家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罪行,歌颂了工农联合斗争的壮举和必要性。说明了小林多喜二在创作实践和思想认识上有了新的飞跃和发展。这部作品的发表,引起了日本反动统治阶级的恐慌,1929年11月,他被银行革职。1930年3 月,小林多喜二来到东京,出席了4 月在东京召开的日本' 无产阶级作家同盟' 第二届代表大会。同年5 、6 月两次被捕,在狱中,他表现出一个革命者坚贞不屈的品质。1931年5 月,在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第三届代表大会上,再次被选为中央委员;7 月,被选为该同盟的书记长;10月秘密加入日本共产党,担任文化团体的领导工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