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成像方法,基于血流动力学,但又不同于血管成像,它反映的是组织微循环或毛细血管网开放的情况,观察的是组织内分子的微观运动。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
作者:薛伟
来源:1影1世界
薛伟,男,医院中层干部,医学影像硕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从事临床影像诊断工作10年,熟悉全身各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
CT及MRI灌注成像
CT灌注(CT perfusion,CTP)技术,是最早应用的影像学功能成像方法之一,最早由Miles于1991年提出,并先后对肝、脾、胰、肾等腹部实质性脏器进行了CT灌注成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经数十年的发展,目前此项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尤其是多排CT的推广应用,CT灌注已经从单层面的灌注发展到多层面灌注,大大提高了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
为了定量研究细胞外液体的物质交换过程,CT扫描需借助碘对比剂,CT灌注理论基础也是借鉴核医学灌注的 “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 。1mg的碘使1ml的组织CT值增加25Hu,可以根据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通过定量测定局部脑组织的碘聚集量,经计算得出局部脑组织的血流灌注量。
CT灌注成像方法:使用高压注射器,经外周静脉快速注入非离子型碘对比剂后,延迟5秒进行动态扫描 ,以获得某一器官全部层面内每一像素的时间—密度(time-density curve,TDC)曲线,其曲线反映的是对比剂在该器官中浓度的变化,间接反应组织器官灌注量的变化。
根据该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血流量(blood flow, BF)、血容量(blood volume, 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 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ransit time to the peak,TTP)、毛细血管通透性等参数。对以上参数进行图像重建和伪彩染色处理得到各参数图。
磁共振灌注成像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门脑功能成像新技术,用来反映组织的微血管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可以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
具有时间分辨率(小于2s即可包括全脑)和空间分辨率高,操作简单,无放射性等优点,尤其是其中的ASL法成像,可以在短时间内重复进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前文提到过,MR灌注方法,分为两大类,即使用钆对比剂方法和不使用钆对比剂的灌注法。具体方法如下:
1、使用对比剂的灌注方法:对比剂首过灌注成像,属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 MRI)范畴。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与CT灌注扫描方法大致相同,都是借鉴核医学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积定律,所不同的是注入顺磁性造影剂如Gd-DTPA作为示踪剂。原理:顺磁性的钆对比剂进入毛细血管床,在毛细血管内外建立起多个小的局部磁场,即形成一定的磁敏感性差别,类似于在毛细管与组织间建立了无数小梯度磁场,这样不仅使组织质子所经历的磁场均匀性降低,而且导致质子相位相干的损失,即加速了质子的失相位过程,从而使组织的T1、T2时间均缩短。在具体操作上,有两种选择,一是T2*WI序列,这时使用T2*敏感序列进行测量,即可观察到组织信号的显著减小,即所谓的负性增强;二是用对T1时间敏感的序列检查,T1WI序列,则表现为组织的正性增强。具体操作方法:静脉团注对比剂后,当对比剂第一次通过受检组织之前之中和之后,采用快速扫描序列进行连续的多层面多次成像,从而获得一系列动态的扫描图像。根据造影剂第一次通过局部脑组织引起的信号强度变化和时间的关系,绘制信号强度—时间曲线,根据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可获得部分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对值,并可通过工作站制成各种血流动指标图像。2、不使用对比剂的灌注方法:如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技术(ASL),是一种不依赖造影剂,将动脉血中的氢质子作为内源性示踪剂的新型灌注技术。临床操作方便,不使用对比剂,可简单快速得到灌注参数。还有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血氧水平依赖效应(BOLD)等方法,后续将分别详细介绍。两类方法,各有所长:相对而言,打药灌注,参数全面,数据精确;不打药灌注的特点,就是不打药🙃 😉 ,不使用对比剂,简单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