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鹳山 姜颖靓 || 体验双溪古法造纸
郁达夫少年文学院造纸研学习作15
体验双溪古法造纸
实验鹳山 五(5)班 姜颖靓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很久以前,古人都在甲骨、竹简、鼎上刻字,很费力气,还不便于携带,直到西汉时期发明了造纸术,蔡伦改进,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大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进步。
带着对造纸术的粗略了解,我跟随着文学院的老师们来到了造纸之乡富阳大源的双溪画纸厂,体验古法造纸。首先,我们在二楼大厅观看了和造纸有关的宣传片,了解了一根毛竹在经历“煮、抄、压、烘”等72道大大小小的工序后成为一张纸的过程,而这造纸的原料自然是用清明过后最嫩的毛竹来做。
看完视频,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一个水缸前,缸里是被煮了大半年的竹浆,只见老师傅用竹竿把缸里的竹浆搅匀,用竹帘“捞”起成为一张半成品的纸,看到这里有些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老师傅就挨个引导我们如何抄纸。轮到我时,我先把纱网放到竹帘上,关上帘门,倾斜着浸入水中,然后放平,过了一会儿再捞起,打开帘门,取出纱网把纸放在那些早已捞好的纸上,这张纸就算完成一半了。基本上所有同学都成功地把纸捞了起来,有人说这抄纸太简单了,老师傅却说只是把纸捞起来的确简单,可想要捞得均匀却很难。我又想刚刚自己捞的纸是一边厚一边薄的,实在是不能与老师傅所捞起纸相提并论,汗颜!
抄纸过后,我们来到另一个房间里,进入房间我明显感觉更热了,原来这里是烘纸的地方,里边有一个案板,案板的温度到达五十多摄氏度,我伸出手指轻轻碰了一下就马上缩了回来。为了不在里边受热,我马上去尝试烘纸。我小心翼翼地从一沓略有些潮湿的纸中小心的撕下一张,用大刷子将它贴在案板上烘干,可在刷的过程中,还是不小心刷破了。
烘干了纸,我们回到了大厅开始拓印。只见老师用蘸有颜料的毛笔涂在模具上,再用刷子涂抹均匀,覆上一张纸用方砖压几下图案便显现在纸上。我看完了示范也像模像样地做起来,在纸上拓印了一只蓝色的老鼠。
这次的研学之旅探寻了古法造纸的奥秘,体会到了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文化知识,让扎实的文化基础为今后继续弘扬古文化作基础!
小作者介绍
我叫姜颖靓,就读于富阳区实验小学鹳山校区,我是一个文静的小女孩,可我爱好广泛,唱歌、跳舞、书法、看书都是我喜欢去做的事情,我一看起书来就好像着了魔似的,无拘无束的畅游在书的海洋之中;而书法的爱好不仅陶冶了情操,使我在各书法大家间穿梭,感受书法的博大精深,还让我多次在活动中获奖!而我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