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爱国生意

1、

刘备自称帝胄之后,细算下来,是汉高祖刘邦第十九世孙。汉朝帝位传到汉武帝刘彻时,刘彻的兄弟刘胜,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连他自己都认不齐全。而刘备恰好属于刘胜脉系。因为这事,民间野史有传,刘备身世本与刘邦无关,只是出于正治目的,故意依附在刘胜庞枝繁叶之下,让世人难以取证。

这种缺乏逻辑的杜撰,拥有相当部分的拥趸,就像当下许多自甘伍,叼盘侠,脑袋中的豆腐随时能溅出水来。

不可信的原因有二:其一、血统至上的皇权社会,有特别严格的宗族管理制度,冒认皇亲是连累三族的杀头重罪;其二、汉景帝和汉武帝为了集中权力、对其他刘姓王侯子弟,先后搞过削藩令、推恩令,到东汉末年,刘备早已沦为平民,皇式血统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以至穷得在大街上卖草鞋。如果这种时候他沾沾自喜,逢人就自报家门,就算成管里的零时工也会嘲笑他,甚至给他几闷棍。

实际上,刘备迷惑世人的谎言,是他挂在嘴边的”报国安民”的口号。十五岁时,他就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立志:为大汉崛起而读书。

虽然这话说得比唱的都好听,但是他的老师和同学都没有上当。

爱国这门生意,刘备虽是行业鼻主,但时机未到,那些智商欠佳的备丝们还未出场。

因为熟人一观察就能发现,刘备并不喜欢读书,出身贫困家庭(幼年丧父,仅靠叔父救济),却追求犬马之乐,钟鼓之音,华丽衣服,足见虚伪人格。

这也是他虽然师从太守卢植,豪强公孙瓒是他同学,毕业后依然沦落到大街上卖草鞋的原因。

2、

刘备的命运转机出现在公元184年,是年瘟疫横行,粮食欠收,朝廷却不闻不问,导致巫师张角率众起事,各地难民纷纷响应。与之敌对的,是各郡县临时募集的部队。

刘备面临两个艰难的选择:要么同难民一起攻打朝廷,要么组织地方军剿灭难民。简单点说,就是报国与安民无法兼顾,矛与盾,怎么都得选一项。

从利益上看,为朝廷效力得功勋,远比为难民着想更加实在,风险也更小。因为难民多是拖家带口,战斗力奇差,对付他们如砍瓜切菜,容易获得功勋。刘备团队的二当家关羽,早先杀了恶绅,四处逃亡,按理应该与朝廷势不两立,但当时也站到朝廷一边,可以证明这功勋多么诱人。

而如何掩盖私欲,显得人前高尚情操,这时候皇亲的招牌再合适不过。我本帝胄之后,总不能反杀自己吧?那些难民贼祸国家,将要来抢百姓的粮食和土地,现在正是我们应该出力剿灭他们的时候。

合情合理的借口,使得刘关张合资募集到五百位乡勇,作坊虽小,倒也干劲十足。惟一讽刺的是,刘备扛出的大旗仍是一直心念的“报国安民”。

反正民不民的,难民是不是民,都是实力说了算。并且刘备脸皮又厚,仁义道德张口就来,欠智商的百姓,听了就信。猎户刘安杀妻割肉给刘备吃,就是被“报国安民”给圈了粉。就像直播打赏:真英雄!给你刷块狼肉,现杀的,新鲜!

刘备吃得带劲。那个荒诞无稽的时代,饿惨了吃人肉是被默许的。刘备将这个事告诉曹操,想证明自己在民间的威望,才有曹操煮酒论英雄时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曹操暗忖,这家伙人肉都敢吃,比我摸金的手段还狠。得加倍小心他才是。

3、

否臧三国人物,若分为一二三流,只需看他们对刘备的认知即可。

裴潜: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之主。

曹操: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吕布:大耳贼不可信!

郭嘉: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

袁绍:弘雅有信义。

刘表:仁义之君,非常之人。

裴潜在三国人物中,很少为大众所知,但从时势格局上,对刘备评价却是准确的。另有吕布临终察觉到刘备本性,也不枉此生,算是死得明白。

摒弃历史局限,刘备选择也无可厚非,毕竟自刘邦开创了毁约的先河,到了他的子民遵从无赖之术混迹于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换句话说,全天下道德已经败坏,还能指望这种环境下出仁义之君吗?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也是颇具枭雄气质的汉子,张飞暴打督邮实际是出自刘备之手。不过刘备的愤怒是以他的能力与志向,却捞不到相应的好处,这叫谁不会发火。这不是逼人厚黑,需要更卖力演戏来博取更多的民心吗?

更有意思的现象:就连被刘备欺骗的百姓,至死都会去维护他的高大形象。曹操大军追击的时候,刘备走投无路将百姓绑到一起,美其名曰不放弃一人的时候,正是百姓跪求刘备赶紧逃,并说:使君活着,我们才有希望,天下才有希望。

百姓怎么也想不透,如果刘备被曹操击杀,天下乱战能早结束五十年。曹操得了刘姓天下,对待他们肯定不会比之前更坏。但仅仅为忠诚于一个从前的、虚幻的皇朝,就能置恶政于不顾,用国骂的话说,简直就是活该命贱!

相比而言,簇拥在刘备身边的能人异士,诸如卧龙凤雏这类有智慧的人,已然看穿了一切。

尽管刘备与其他诸侯一样为己谋私,但他毕竟能打着报国安民的旗帜,毕竟会尽力维护自己仁德兼具的形象。跟着他创业,多少能落得心安理得:既然天下之士尽皆从娼,刘备立个牌坊那也算是保住了士子的脸面——

从这个角度看诸葛亮的“躹躬尽粹,死而后已”,就凭添许多无奈,物以类聚,能够忽悠到自己的人,观看整个三国,也就刘备与诸葛亮两人而已。

倘若他们真有一丝报国安民之心,那肯定做不出只占一州大小的地盘,就安心称帝,以及干出持弱伐强的逆行之事。

治蜀几十年,货币通胀上百倍,百姓苦不堪言,形如牲畜,结果被魏所灭。从始至终,哪里有过报国与安民?

4、

公元263年,魏国以残军攻入蜀国,蜀人尽弃险隘,城中五万军士不战而降,刘禅被俘虏。司马昭问:安乐公,思蜀否?刘禅如实回答:此间乐,不思也。

司马昭哈哈大笑,以为刘禅憨态可掬。谁也不曾料到,以诡诈对实诚,毕竟是实诚赢得了半世的生机。因为刘禅眼中的歌舞,才有些许太平的意味。

当世人笑刘禅的时候,没有人会思考,天下总是落入诡诈之手,受苦的也总是无辜的百姓。两千年来,这片土地上反复演绎了一个真理:只要皇帝仍在,百姓就没有安生的时刻,哪怕后世多少个所谓的盛世,也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差别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