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太极拳、剑、刀的特点及异同之处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

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杨式太极拳动作轻柔缓慢,没有高难度动作,属有氧运动,易学,易记,易练,适应的社会层次广泛,不论男女老幼,体弱,体强,甚至慢性疾病患者,均可以练。本文通过对杨式太极拳、剑、刀特点以及异同之处的分析,希望可以为学习杨式太极拳的爱好者提供帮助,在今后的太极拳教学和训练过程中,更好地习练。

和美太极

103式杨氏太极拳

49式表演比赛套路(带口令)

杨氏太极刀

67式传统杨氏太极剑

首先,来比较一下杨式太极拳、剑、刀的特点。

拳:柔和缓慢,虚实分明,圆活连贯,速度均匀、上下相随,精神贯注,呼吸自然。拳架风格舒展大方,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

剑:剑法清晰,动作规整,舒展圆活,连绵不断,快慢相间,体用兼备。

刀:一气呵成,连绵不断。速度较快,快慢相间。发劲迅猛,跳跃闪展、有柔有刚,神态威严。

从特点上我们就不难看出拳、剑、刀的一些异同之处。

其次,杨式太极拳、剑、刀的主要相同之处。

1、杨式剑、刀和杨式拳属同一拳系,剑和刀的名称、练法与拳式相同,例如玉女穿梭,右分脚、打虎式、上步七星、退步跨虎等。

2、对身形身法的要求,三者相同,如头向上虚领,下颌内收。颈要松竖,沉肩坠肘,舒指坐腕,身躯中正安舒等。

3、虚实分明,落步平稳、轻灵,迈步似猫行。

4、腰为主宰、运转灵活。拳是以身带手,剑是以身运剑,刀是以身运刀。拳、剑、刀都要圆活连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都要做到外三合、内三合。

5、刀谚曰:“手足肩背与刀俱转。”剑也一样,无论手、剑、刀、眼、身、步都是上下相随,做到意到、气到、劲到。

6、杨式太极拳手法、太极剑剑法和太极刀刀法清晰,用法明确,体用兼备,健身与技击两大功能相结合,在这一点上拳、剑、刀三者相同。

第三,杨式太极拳、剑、刀的主要不同之处。

1、从套路角度来看,刀、剑和杨式太极拳虽属一个拳系,动作要领,包括一些动作,都和太极拳是一致的。但是、太极拳是徒手运动,技法主要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而杨式太极剑法是劈、刺、斩、撩、截、击、挑、扫、穿、撵、推、点、崩、削、抹、割、剪等;还有防御性剑法、包括拦、圈、搅、带、抽、架、云、勒、压、格、挂、拨、提、切等;杨式太极刀法主要有砍、劈、扎、按、截、撩、推、拉、抹、托、带、挑、格、挡、缠头和裹脑等。

2、杨式太极拳虽然有八法,然而拳势较多达85式。太极剑虽然只有51式,但是,剑法较多;太极刀更短,仅有13式、且少有重复。另外,有一半刀法如截、撩、推、抹,带、挑、格等与剑法相同。

3、杨式太极拳在整个套路中只有“摆莲”一个发力动作,没有跳跃闪展的动作:在杨式太极剑和杨式太极刀套路中,仍保留了不少迅猛发劲和跳跃闪展的动作。如太极剑里有“灵猫扑鼠、狮子摇头、迎风掸尘、大鹏展翅”等;太极刀里有“腾挪闪展意气扬、二起脚打虎式、左右分水龙门跳”等。

4、杨式太极刀的运动速度较快,太极剑次之、太极拳最慢。

5、太极拳要求速度均匀(除极个别动作如摆莲),太极剑和太极刀则要求快慢相间,富有节奏。

6、杨式太极拳劲力内含,柔中寓刚;太极剑和太极刀因动作较快,发劲动作较多,因此在整个套路中有柔有刚,刚比拳多、且较显于外,其运动量也比太极拳大、如果连打2~3遍,3~6分钟):就会气喘嘘嘘。所以拳友应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量力而行,避免出现喘大气、恶心、心慌、头晕等现象发生,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拳友特别要注意。最好是每天先练拳,后练剑和刀。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剑法、刀法都是太极拳劲法在剑术和刀术上的体现。

太极拳又称为“十三势”,系指“五行”“八卦”。五行是金、木、水、火、土,比喻太极拳的五种步法,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八卦是乾、坤、坎、离、巽、震、兑、艮,比喻太极拳的八种手法,分别为掤、捋、挤、按、采、捌、肘、靠。传统太极武术系列,如拳、剑、刀、杆等都是附会八卦五行的八五之数,讲究十三法、所以太极剑也叫十三剑、太极刀也叫十三刀。总之,杨式太极剑、刀与杨式太极拳虽有不少相同之处、但太极剑要练出如杨澄甫先师所讲的“剑气如虹、剑行似龙、剑神合一、玄妙无穷”,太极刀要练出“神态威严、刀如猛虎、十三刀如一刀”的风格特点,的确比练好太极拳更难。不仅拳、剑、刀三者相同之处容易混淆(有些拳友往往把太极剑和太极刀练得拳味有余、而剑气、刀韵不足),尤其是刀、剑与拳不同的特点,所谓“剑走青,刀走黑”,即青者,轻,剑轻快敏捷,纵跳闪展,逢坚避刃,遇隙削钢,凭借剑法的轻巧,灵活运用身法的躲闪变化来战胜对方:刀走黑,即黑者,狠、刀舞动起来刀光闪闪、风声飕飕,如猛虎一般,具有勇猛、气势逼人、刚劲有力的'狠“的特点。杨澄浦先师曾在他的遗著《太极拳之练习谈》中说过“太极拳之程序,先练拳架,再次则器械”。拳谚亦云“未学拳,莫学刀”。赵幼斌老师说:“打好太极拳的基础,是练好太极剑的重要条件。”可见要打出杨式太极剑与太极刀各自的风格特点,一、必须先练好拳:二、要清楚拳、剑、刀的异同之处;三、分清拳、剑,刀的不同处是练好拳、剑、刀各自特点及其风采的关键。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