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耕说字——兵
【兵,甲骨文字典】
兵的甲骨文写法属于会意字。
从斤,从共。
斤在上古社会,指的是斧子,一种短兵器。
共,就是双手,双手拿着斧子,就是兵的本意。
做名词用,指的是兵器,拿着这种兵器的人,就是士兵。
在道德经中,有一句话:
兵者,不祥之器。
兵者,凶器也。
——《国语·越语》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春秋战国时期,
诸侯割据,都想统一天下,战火连天,战争不断。
不管谁赢谁输,受苦的都是老百姓。
所以才有兵者,不祥之器,兵者,凶器也的说法。
而且,在兵荒马乱的历史时期,天灾不断,水火无情。
除了水灾火灾之外,还有一种灾,就是兵灾。
而在甲骨文中,都有对应。
【灾,甲骨文】
这个甲骨文就是火灾的写照。
【灾,甲骨文】
这个是水灾的写法。
灾的繁体字有两个,第一个:災,上面是水,下面是火,水火无情。
灾的第二个繁体字写法:烖。实际上是兵灾和火灾的合体。
【灾,甲骨文】
这个就是兵灾的灾的写法。从戈,在声,或才声。
在古代,人们对兵的态度是显而易见的。
兵都有哪些呢?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酋矛】
这五种都是常规武器,对当时来说。
而死伤最惨重的就是这些持有常规武器的人。
因为将军,长官的兵器杀伤力更大,更容易保全性命。
被这五种兵器刺杀而死,场面肯定也是很血腥的。
【兵,说文解字注】
(兵)械也。械者器之緫名。器曰兵。用器之人亦曰兵。下文云從廾持斤則製字兵與戒同意也。从廾持斤。幷力之皃。補明切。古音在十部。
对兵字的解释,要看说文解字,
对于兵的理解,要看老子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则哀者胜。 老子第六十九章
两军打仗,谁都想取胜,可是取胜不是硬来的。
历史上有多少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可见,打仗需要谋略。
老子不带兵打仗,但是不妨碍老子知道打仗的最高谋略。
那就是以退为进,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哀兵必胜。
老子说的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这自然让我想起了庄子说过的呆若木鸡。
这不是已经到了战争的最高境界了吗?
如果两军打仗,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胜,岂不快哉?
【兵,演变,汉典】
从兵的演变来看,基本上能够清楚反映兵的本意,
不过上面的斤和下面的廾合并了,
后来的乒乓,完全是新造的。
今天的很多拟声词都是新造的。
【不同书体的书法,书法字典】
【金文中兵的写法】
对于士兵来说,带兵打仗的将军至关重要。
将军甚至直接关系到士兵的命运。
败了沦为阶下囚,胜了就是王者。
精兵加上强将,才可能取胜,如果精兵有了,而没有强将,也无济于事。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了武器,有了士兵,就可以保证子民的安全。
更重要的,还要有英明的将军和明君。
最好的两军对垒,就是摆好架势,而不发一弹一炮,也没有伤亡,
而分出结果胜败,
如果真正动武了,就算是赢得了战争,可是对得起死去的士兵和人民吗?
这就是老子说的:
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
更多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