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朝古都内家门秘闻(六):真形真意(上)

真形真意(上)
中国三大内家拳的通俗说法,是太极形意八卦,这似乎在民国时就已约定俗成,比如我门内家祖师田金峰先生当年开设的太极形意八卦研究社,就以此命名。按理说,田金峰是梁振蒲弟子,第一师承是八卦掌,该把八卦掌放第一位才是,既然命名为太极形意八卦研究社,只能说明是当时潮流使然。
当时来田祖研究社的学子,官贵文化如王飞庭者多习太极,旨在强身健体、追求理趣;而热衷内家实战技法的学人,则以形意八卦为主。
尤其形意拳,以其势法简易、法简效宏,又与少林有莫大渊源,与洛阳本土少林武者衔接较易,时如蔡青云太师、郑万安师爷,据说均以形意拳为主,太极八卦虽然也玩,精力并没放太多。
即便如今本门前辈亦多有以形意为专长者,我之入门时,也曾系因求学形意而来。
一.同师同堂
我接触本门形意拳法,因而认识的第一位师门前辈,其实不是张师,而是师伯余本治老先生。
2002年春,洛阳大学武术协会会长李郅威师兄(吾师张先生门下顶门徒)邀请余师伯来洛大讲座。彼时余师伯方58岁,一头黑发、干练敏捷,而今转眼已经十八年了。
记得当时余师伯讲解的是自己学艺的经历和一些武术要领,整体偏浅显,但够一群白脖(洛阳话:啥都不懂)大学生听了。
会后我奓着胆子请教形意拳,余师伯示范了劈拳和崩拳,他说劈拳的掌要五指圆扣,像勺子,不能舒展手指像铲子;说崩拳拇指和食指成环,像握一个小酒盅。
他的说法新鲜,我没听过。他的拳风简易平直,与网上所见不同。
转年我正式拜入张师门下,开始接触本门罗汉拳、杨氏太极拳,最后终于到了形意拳,张师教劈拳那一场景,十余年来仍历历在目:他一步上前,步幅极大、后脚固定,并非网上所见的跟步打法;而手臂拧转角度之大,也前所未见。
旧时学艺有同师同堂,也有同师不同堂的。比如田祖和李子鸣先生为师兄弟,但李子鸣入门时田祖已然出师,是以八十年代田祖小弟子秦谦进北京见李子鸣,李子鸣承认,知道这位田师兄,但没见过——这就是标准的同师不同堂,也因此本门八卦掌与李子鸣前辈北京一系的梁派八卦,较为不同。而余师伯与张师仅间隔数年入门,两人过从更是有数十年,是标准的同师同堂,何以拳风也有差别?
我练形意拳之初,走了很多弯路,具体来言,就是旁参各家形意拳的要领,以至于除了前脚寸劲的要领是本门之外,架势曾变了好几回,张师慈和,换做其他人眼见徒弟如此胡闹,只怕要动怒了。
我其后见的第二位师门长辈是刘师爷早期弟子韩晓恩师伯,时值我自己瞎琢磨形意拳的时候,他嫌弃我练的拳太绵软,直言“刘老师当年不这么练”。对于同往的师弟王树田,他倒觉得不错,当时树田师弟练的偏刚健。
再其后,张师邀姜书元师伯到访指点我们,我们久闻姜书元师伯是刘师爷晚年定的接班人,能得他指点,自然十分期待,未料姜师伯又是另一种风格。
姜师伯是惜技如金的人,轻易不谈拳,但那次很给张师面子,记得当时示范的有五花掌、栽膀和劈拳,都是刘书炎师爷当年的成名技。
刘书炎师爷
他打五花掌时,一刹那单手打了我三掌,打完我还在愣怔;打栽膀时,比我高半头的他,瞬间缩成一小团,肩膀栽打我小腹。出手脆快冷弹,前辈宗风,属实可敬。
他打劈拳时,拳势启动时很自然,最后劈拳定式时,却如钢条掰弯后猛然弹直一般,劲力运用与张师、余师伯均有不同。
对此,我彻底凌乱了。
张师言“每个人身体条件不同、秉性不同”,是以同师同堂有时也难以形成统一风格,但当时自己学力太浅,无法理解为何会如此,此后开始经历了长期的“品拳”历程——不独刘书炎师爷一脉众师伯,还旁参郑万安师叔祖一系师长拳风。
二.千百老拳
田金峰祖师在洛阳所传,以刘书炎、郑万安两位亲传为最,其中郑万安师叔祖幼年因病损伤听力,在田金峰帐下以简洁速效的形意拳修习为主,其后世徒子徒孙亦多以形意拳见长。
郑万安师叔祖,以形意知名
2008年,我在洛浦公园遇见了郑万安师叔祖一系的传人孙喜军师兄,他是郑万安师爷掌门徒汪泽同师伯的小弟子,对于孙师兄,张师是曾介绍过的,他说“你老汪师伯门下有个小孙,劲力很好”。
初见孙师兄时,我领略了张师所言的“劲力很好”是什么意思,孙师兄示范其定步劈拳,连续打了二三十记,前足在公园地砖地面上,踩出了钢鞭击地般的脆响,身势如猛虎扑食、如怒涛拍岸,如非亲眼所见,实难相信这个朴拙如老农的矮小中年人,能打出如此威猛的架势。
我于郑万安师叔祖一系,先后(时间顺序)亲身见识了赵东尧师伯、孙喜军师兄、徐成旭师兄、周如意师兄、张景汉师兄(郭有才师伯弟子)、成贻伟师兄、汪开俊师兄、杨健师兄、朱雷师兄等多名师长武功,许多人虽是平辈,实则年岁相长我二十岁以上,比如开封成贻伟师兄,是汪泽同师伯早期弟子,年龄甚至比张师还大。
汪泽同师伯(左)壮年时与赵东尧师伯演示八卦掌
这些前辈师长,各有特色,比如赵东尧师伯劲力雄浑老道、孙喜军师兄势头凶猛悍烈、周如意师兄势法豪阔刚健、张景汉师兄劲力整壮扎实、成贻伟师兄手法冷脆连绵、汪开俊师兄枪劲内蕴同辈之中无人能及、杨健师兄沉稳练达奇变横生、朱雷师兄挥洒自如无孔不入……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我是尝百拳而知味——师门各家师长拳风差异的根本原因,就在百拳尝尽的过程中,向我逐渐揭开面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