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江自驾游Day6:怒江老姆登,聆听深山教堂里的天籁之音
今天的路程300余公里,其中还有100多公里的杭瑞高速,仍然要跑7个小时。根据常用百度地图的经验,今天的路程肯定还是盘山路。而且山区的高速公路期望值也不要太高,坡度很大不说,弯路也特别多,跟平原地区的高速公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杭瑞国家高速公路是中国高速公路网中的一条东西横线,编号为G56,它起于浙江杭州,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终于云南瑞丽。今天要走的一段主要是大理到保山的大保高速,大保高速公路是跨越横断山脉的第一条高速公路,线路主要布设于"V"字形峡谷之中,沿线多属地质松散的"滇西红层",路基最大挖深达135米,由于滑坡原因,最高边坡达268米。
曾经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被誉为马背上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在抗日战争期间一度是中国出海的唯一国际通道,大保高速公路是大开发中的国际大通道。不同时期的3条国际大通道,将云南交通史浓缩在横断山的崇山之间。
沿着大保高速公路,能看到三三两两的房子坐落在山腰,看附近没有农田也没有放牧的样子,这些农户是靠什么生活呢?
早先一直不知道云南还有穆斯林,了解后才知道云南回族先民分几个历史时期来自阿拉伯、波斯、中亚、西亚和我国的西北、中原、江南等地。据昆明南城清真寺碑刻、《新唐书》、《云南通志》、《元代云南史地丛考》等史籍记载:回族先民,即阿拉伯、波斯等地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商人进入云南最早始于唐代。
通往怒江的支流山沟,很多地方为了防止塌方都把山劈开修建的山路!
怒江还没有看到呢,就看到了这巨大的广告牌子!酒文化真是无处不在啊!
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流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千米,云南段长650千米;总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千米,中国部分13.78万平方千米;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千米,占云南省面积8.7%。怒江六库也成为了中国唯一一条没有建造水电站的河流。
这里是从进入六库、丙中洛、独龙江的一个检查站,有边防武警战士驻守检查。
本来是要到六库游玩一天之后再去独龙江或者丙中洛的,结果进了六库之后才发现这只是个县城,没有啥好玩的!六库镇地处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和泸水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地跨高黎贡山东麓至碧罗雪山西麓的两岸,它东与老窝镇相邻,西与缅甸接壤,北接鲁掌镇,南至上江镇。全镇总面积375.94平方公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最高海拔3100米,最低海拔800米。
登埂温泉是有名的澡堂会会址,这里距六库12公里,海拔950米。一百多年来,傈僳族人民按照传统风俗习惯,每年春节初二至初六都在这里“春浴”,又名澡堂会。澡塘会是泸水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明朝永历二年就已具有一定规模,是保存和延续傈僳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嘻嘻,正月初一去的时候见到大批人马堵在路边,估计就是所谓的澡堂会了,但是着急赶路去老姆登村就没去细看,没想到回来返程的路上却是大饱眼福,等着我放图哈!
镇境内居住着傈僳族、怒族、普米族、独龙族、白族、藏族、汉族、彝族、纳西族、傣族、回族、景颇族12个民族,以傈僳族为主体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2%,形成一个少数民族大杂居乡镇。这是少数民族兄弟们在街头上的射弩比赛,50余米外的靶心只有鸡蛋大小,那命中率真是让人瞠目结舌啊!
当地傈僳族和怒族男孩基本都会玩,这可是他们祖先狩猎的工具!据说以前这箭头上是要抹上毒药的,见血封喉啊,那狗熊之类的断是逃不过这利箭的。
兽皮做的箭囊,三笑锅忍不住去人家屁股上摸一摸!
大年初一看篮球比赛,开赛之前一段讲话直接把偶们讲蒙圈了,听不懂啊!
看完射弩比赛和篮球开幕式,继续向前赶路,没想到路边还有个超级大的洞穴,这又是什么呢?
“瓦拉亚窟”为傈僳语,意为“蝙蝠溶洞”,3个天然洞口将多个大型溶洞连接成溶洞群。3个天然洞口中,有2个分布在芭蕉河景区,可与瓦拉亚窟溶洞相通相连。
现在这洞内没有开发,自然是个探秘的好去处,可惜没有装备也没有胆子使劲走进去看看!
洞内还有不少傈僳族祖先雕刻的痕迹,走了几十米就不敢继续了,赶紧跑了出来!
公路一直在江边向北深入,这弯弯曲曲的道路在摩托车手的眼里仿佛都不是事儿,那速度简直要起飞了!
这滚滚怒江水,掉里面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冬天枯水期水量真不多!
二师兄是发现美人鱼了吧,拍的这个起劲儿啊!
江边的这个驿站不错,要是途径此处可以安顿下来,环境挺好!
中途休息,小雪在这欺负绊绊么,哈哈!
这些景区都是免费滴,沿着怒江上游往北走距六库50公里,怒江逐渐显露它壮观的气势。距六库50公里的地方,峡谷陡然变窄,两岸峰峦耸峙,峭壁如削,峡长10公里,最狭窄处仅10米。江中怪石林立,湍急的水流猛烈的撞击在碓石上,发出震耳的轰鸣。傈僳语称这里为“腊玛登”,意思是老虎跳。
峡谷北端有隔界河,南端有都堵洛河从群山中奔涌而出,激流翻滚着雪白的浪花,把雪峰清碧透彻的雪水汇入了怒江滚滚浊流,为老虎跳峡谷的景色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据说在民国年间抓壮丁时,壮丁还从老虎跳的江东跳到江西呢!
这个大吊桥不错,貌似可以过小型农用车辆,但是,还是晃晃的,小雪故意使劲摇晃吓唬她老娘!
江边拍个靓照!
呦呵,这大狗可爱的,歪着脑袋也在欣赏江水。
老大这闲置好久的相机也掏了出来开始咔嚓了!
溯江而上,亚碧罗停车区游玩拍照!
看看这旺盛的花花,爬满了墙头!
路边的桃花也开啦。
福贡县属高山峡谷地貌,地势北高南低,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形成一个从北向南狭长的“V”字型谷地。
这边境小城貌似还在与毒品做斗争。
沿路边的指示牌,顺着一条乡道顺山而上,去探寻原碧江县遗址——知子罗。晚上在老姆登村住宿,顺便参观老姆登基督教堂,听当地著名的唱诗。当地客栈很多,顺便哪家都行。
怕小路不对头,停车问问村边大哥,这条路实在不像是通往老州政府的要道!
看样子这路面是刚硬化不久,随着海拔的上升路边的树木也随之变化!
这个海拔是松树,继续盘旋而上!
这半截有塌方的地方岩石裸露。
快接近老姆登的地方停车往下拍新村落,这错车很困难啊!
这应该是新建的安置房了,挺有民族特色!
这洗头的大姐,留着旁边的大哥光着膀子晒太阳,干嘛不使唤一下让他帮忙呢!
到了老姆登激发我好奇心的第一件事,就是这席子做的墙壁了,他们的老房子都是直接用席子圈起来的,现在新房子是包在砖混墙壁的外面,这就是不同地域民居的特点吧。
二师兄这一定非要找个住在客栈能看到江的地方,根据我多年摄影观察地形的经验,此举根本就是痴心妄想啊,网上说推开窗就能看到什么什么的估计都是瞎掰呼。
你猜猜这屋顶的瓦片是什么材质的?竟然是天然贡山页岩,那石头天生就是一片一片的!
怒族的特色墙绘,展示了他们的民族服饰和生产劳动特点!
我们住在村长家,居高临下看山谷,这光线美极了!
出门右转就是村委会,大门口就是这些绘画!
看看这绘画中的墙壁,地当中的炭火,描绘的情景非常写实!
村中的小哥俩沿着小路出来遛弯,看见我还走起了模特步!
带着小雪出去走走,这时候是光线最美的时刻,到处溜达溜达看看小村才是最棒的!
这松果也能当成篱笆墙,有点意思!
这就是丙察察的起点?说是就是把, 反正沿着这条路就去了丙中洛,再去就是西藏了!
地上不知名的小花,冬天里也照样热热闹闹地开放了!
这就是老姆登的教堂,恰逢周末,晚上有唱诗的呢!
在怒江峡谷沿岸,只要有村落的地方,我们都可以找到以前法国传教士建造的教堂,并且至今仍在被村民们使用来做礼拜。虽然在峡谷里,居住着怒族、傈僳族、白族、汉族、藏族等,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对基督教的信仰却是一致的,只有极少数的人保持着原始的信仰,如傈僳族的东巴教和藏族的藏传佛教。
教堂旁边有个小小的池塘,沿着池塘继续往北走走!
小雪看到蜜蜂掉头往回跑,这丫头最害怕的就是小虫子了!
路边都是茶园,这里的高山茶叶品质很好,村民自己烤制的好茶才卖200多,经过包装贩卖之后就贵了!
老姆登下方有个观景台,可以俯瞰江水!
走哪都要跳一段这毛病是改不了了!
跑了一上午路,在这里走走是再惬意不过了!
走进怒族人家,瞧瞧人家这小院落!
这间屋子是他们的厨房,大姐邀请我们进去坐坐!
看到了吧,这草席就是厨房的墙壁,在很早以前没有砖瓦的时候他们的屋子就是这样!
厨房里的锅灶在哪?
这就是灶,没有烟囱,生火的时候一家的烟!好在房子四处通风,随着缝隙都飘到屋外了!
听大哥讲他们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半山腰的核桃和山顶的茶园,话里话外透露着满足,应该说他们幸福指数还是很高的。
走出大姐家继续上坡,绕道看看这个美丽的小乡村。
这懒丫头已经不想走了,哼哼唧唧地叫着要回去。
好在一大堆竹子引起了小雪的好奇心,这家伙长得够茂盛的啊!
不走了,跟雪妈分道扬镳,我要回客栈!
新鲜的地方总能调动孩子的兴趣,一个转角发现了一片野花,这态度立马就变了,我不回去了,继续走吧!
村中的小路走起来也是在爬山啊,一长串的台阶真能让人爬到脚软!
太窄了,得手脚并用才敢走!
做为一条狗,看着雪妈和小雪在地上爬行会怎么想?
半山腰几位怒族兄弟抱着啤酒在喝,赶紧凑过去聊聊天。几位哥们非得让我一起喝一个,唉,这实在是消受不起啊,我这胃溃疡好了之后到现在还隐隐作痛,天天不吃饭饿着还好点,稍微吃多了就不舒服。
看他们边喝边玩弩,便也想来试一下,几个哥哥给演示的使用方法就让俺自己来。没想到的是这拉怒放箭还真是个体力活,只得让人家帮忙拉好。最后瞄着靶心放了一箭,差点插在旁边屋子的太阳能上,偏得不是一般的远啊!
大哥说着山里以前狗熊很多,这射弩主要是打猎狗熊之类的。现在不能打了,山里还真有不少狗熊呢,不过这里的狗熊小,不是东北那种上千斤的大家伙!
吃过晚饭和二师兄几个就赶紧跑向了小教堂,里面已经亮起来了!早在1902年,法国传教士决心要跨过碧罗雪山,向深山里的贫苦百姓传递上帝的福音。他们每到一个村庄,便留下一到两个神职人员,以传教和建立教堂,老姆登教堂就是法国传教士建立的,不像西方的教堂那么华丽,没有哥特式的尖塔、彩窗玻璃和优美的壁画,但是这些教堂在怒江大峡谷里已算得上是非常好的建筑了。
这是傈僳族的文字,据说怒族也有自己的文字,正在整理当中。
大家上前围观这少数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难得一见呀!
教堂左右两边男女分坐,不能混在一起。我估计是为了唱诗突出声部的吧!
这孩子叫福振阳,和小雪一样都在2.2班。
热情的大爷给二师兄讲什么呢,听得那样入迷!
二师兄也研究起他们的文字,真很难懂啊!
同龄人,小雪比人家高那么一大截。每次班上小朋友一起出去玩,人家不用买票.......小雪不一会跟人家就聊得火热,其中有一句话小雪很吃惊,福振阳问她“你准备上中学么?”雪说:“这还能不上么?不是所有小朋友都必须要上中学、高中和大学的么?”
弹奏风琴的年轻小伙子很帅气啊!
老姆登村有千人,怒族占95%,这里绝大部分村民信仰基督教。“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在汉语里的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怒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在教堂圣经赞美诗用傈僳文字,学校上学用汉字,在家里交流用怒语。
老姆登教堂1930年建成,最早在上村和下村有两个。1958年的政治运动中被拆毁。直到1979年,两处的教堂合并成一间重建。此后教堂又先后修建三次,先是草木房,继而石棉瓦房,1984年圣诞节前,修建了现在的砖木教堂,朝向由东西改为南北。这是整个福贡地区最大的一间基督教堂。300平方米,能容纳1000人。5万元建筑经费全部来自村民奉献。
晚上7点多,福振阳的妈妈站在了讲台的中央,整个教堂安静了下来,她俯身将双手支在讲台上并低语着什么,不一会唱诗的歌声在教堂里骤然响起,老姆登教堂的唱诗原来是这样的。
对于我这个外道人来说,我完全不知道教徒们在唱着什么,但我可以从那清澈的歌声中听出教徒们对信仰的虔诚,从那高低起伏的歌声中感受到老姆登人对音乐美的追求。
小雪新认识了新的小伙伴,一定要送点礼物给福振阳。经过和妈妈讨论一番,决定把自己过年新买的一件外套和几样零食送给她,可是当我们拿到东西回来时,福振阳已经不知道去哪里玩了。小雪气得一个劲埋怨我们路上走得太慢,一边嘟囔一边掉眼泪,这孩子!
看样子只能等到唱诗结束让福振阳妈妈转交了,小雪抱着衣服和妈妈一起等在门口!
终于结束了,小雪上前找到福振阳妈妈,说明了原委,把她的礼物送给了福振阳的妈妈!
回来的路上,小雪一直说这是她这几天最高兴的时刻,认识了新伙伴,还送出了自己的一点心意,回到客栈不一会就心满意足沉沉睡去了。也不知道这些天或者说这些年小雪究竟在路上收获了什么,人从出生就在一直了解认识这个世界,从人情到社会到自然环境,也许带她出来玩没有辅导班上学到那么多的知识,总还是有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