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湖,夕阳下的湖天一色
★旅游地点:宜兴云湖风景区
云湖位于宜兴西南山区,原来叫横山水库,是国家大型水库,集水面积一百五十四平方公里,建成于一九六九年,是宜兴市全生态水源保护地。
和阳羡湖一样,这里的水十分清流透亮。群山环抱中,万亩碧波,绿色覆盖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这个数字表明这里的生态环境有多好。
我们的车停泊在大觉寺门口,对面就是云湖广场,这也是云湖景区的核心地带,是一个融佛文化广场、佛文化商业区、生态停车场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广场。
说起来云湖这个名称,与星云大师还有着莫大的关联。当然建成这个景区的时候,原本要以星云为名,星云大师不同意,去星留云,于是命名为云湖。
阿育王柱非常高大,这座广场的佛文化处处可见,主要是诺大的大觉寺就在门口,想忽视都难。
广场与景区之间有一个大照壁,开两处小门。照壁的作用大约是稍稍阻挡一样美丽的湖光山色,否则一览无余之下总不免有些过于直白。用这样的方式挡一下,正好应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婚约。
照壁后是大大的草坪,迎面可以看到倒映在水面的碧莲亭。这座小亭探入湖中,身姿秀美。
坐在亭中观景,长堤上树影倒垂,阳光暖暖地反射着弧线。张开双臂,仿佛碧波清水都可以揽入怀中。
说到水库,就得说横山地区,那里自古多洪涝,每年的汛期山洪暴发,一条条山涧由南向北汇合而下,来势汹汹,下游的百姓深受其害。
乡间曾有民谣这样说:“七十二涧下西洋,十年到有九年荒,无衣无食泪汪汪,背着箩筐走他乡”。可见每当洪涝灾害时有多严重,都让当地百姓不得不离乡背井了。要知道古时候的人们乡土观念还是相当浓重的,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离开家乡呢?
当年明朝宰相刘伯温在视察这里的灾情的时候也很无奈,认为要想根治这里的水害,除非把山横过来。横山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新中国成立后,宜兴人用了十年的时间,建设成了横山水库。大坝高达41.5米,长达4090米,巍然屹立,终于让横山人民摆脱了水害。
要说水库而成的风景区,在国内也着实不在少数,最出名的就是千岛湖和天目湖。
而云湖还很年轻,风景区的建设还方兴未艾,周边已经建成了度假村,还有佛光祖庭大觉寺,想必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吸引更多的游客。
有一条长堤探入湖中,走到头有铁门禁行,面前这条东西向的大堤原本应该是可以通行的吧。不过在这条不长的堤上,也足可以饱览湖光了。
云湖的中央有座水中的小岛,叫做铜盆山,模样颇像一只神龟,龟头朝着大觉寺的方向,仿佛是一个虔诚的信徒,正在聆听佛法。又像是大觉寺的忠实守护神,庇佑着前来朝圣的信徒和游客。
据说云湖有三奇:大坝、绿水和青山。绿水青山处处看,大坝横亘在云湖的东侧,像是拦路的猛虎一样,把泛滥下游的洪水给死死挡住。
当然,这时候的云湖很安静,连太阳都似乎已经收敛了耀目的光线,变得柔和起来。投在湖面上,如同写下了一首抒情的诗歌。
阳光与湖水轻轻拥吻,湖面倒映出来的青山碧树,还有不时掠过的鹭影,分明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彩画卷。
沿着湖畔往前走,也没有刻意地寻找什么目的地,只是看到有路就往走一段,路到尽头就拐个弯。湖风和缓,天气不那么太炎热,正宜漫步湖滨。有一间长长的水榭,可以临水观湖。
再往前走,植被茂盛,步道很长。路边有个饭庄,经营乌米饭、乌米粥和农家菜之类的,不过今天没有开门营业。
水秀亭是一座比较小巧的四方亭,亭柱上有一副对联,亭子本身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倒是欣赏湖光的好地方。
“云湖夕照”是云湖十景之一,可惜的是今天的天气不算太好。不过我们还是捱到了夕阳西下的时分,在亭中静静等候。
因为云层的阻隔,今天的阳光少有耀眼的时候,不过还是把湖水渐渐地染红。
湖天一色,原来不仅仅是天蓝蓝水蓝蓝,也可以是绯红的天和绯红的水。金光点点撒下,满湖的碎金;绯色弥漫成片,湖面也流光溢彩。这样的妩媚,让人想到了活色生香的美人,正在跣足而舞,曼声而歌。
夕阳渐渐隐没,收起了漫天的光影,天色渐渐地暗了下去,云湖再度褪去了艳色。暮色四合,大山拥抱着的云湖再度沉寂了下来,恬静而安详。掠过水面的鸥鹭留下一抹轻影,自归巢去,我们也到了踏上返程的时间。
自驾游:宜兴云湖风景区
10月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