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之立冬|人间忽晚,山河已冬。
太阳到达黄经225度
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摄影:任淡如
宋 牧溪 六柿图
这种事真没有甚么道理可讲。
今年因为疫情的缘故,着实是不知精力衰多少、但觉年来懒上山。
天平山的叶子想来还没有红,花山的叶子已经黄绿兼半了。
摄影:任淡如、孩儿妈、任淡如、严梅
这样的黄绿交织,看起来也很美。
这也是金樱子熟的时候。往年这时候,都会走一趟林白线。一路都是金樱子。象个金黄的枋棰,两头尖尖的,中间鼓起来,红褐金黄的皮,一看就是蜜丝丝的样子。
果子外皮上有很多倒钩形的尖刺,熟了以后变软,可是还是一根根枯黄地竖在那里,得把这些刺磨一磨,不然不能入口。
也是在这样刺梨熟、叶子黄的晚秋,退居金陵的王安石生出无限感慨,说“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那是他很有名的《桂枝香 金陵怀古》。
《桂枝香》是好词。但有时候,我更喜欢他的“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
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东归燕从海上去,南来雁向沙头落。楚台风,庾楼月,宛如昨。
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他情担阁。可惜风流总闲却。当初谩留华表语,而今误我秦楼约。梦阑时,酒醒后,思量著。
——王安石《千秋岁引 秋景》
那时候,熙宁变法已经完全失败。
因为变法,拗相公王安石不可避免地成了后世议论最多也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
但他的确是个人物。他敢说,敢做,敢当,少年时随父宦游南北各地,二十六岁写出《河北民》,年轻时立下的“矫世变俗”之志,到死未易——读书人最最重视的生前名誉,身后是非,在他都如浮云,即使众叛亲离,背负千万骂名,这位拗相公大概也毫不在乎。
他所在乎的,是积贫积弱的大宋如何能强壮强盛,所以他变法,下猛药,然而变法竟然全面失败。
生前最后一年,新法接连被废,退居金陵的王安石闻讯均默然无语。直到废除免役法,他才愕然:“也罢到这个么?创立此法,我和先帝讨论了两年之久,实在是已经考虑得很完善了呀!”
罪臣耶?功臣耶?奸佞耶?名士耶?
至今无结论。
王安石变法是在神宗朝,变法全面废除是哲宗朝,哲宗以后就是金兵南下的徽宗朝。靖康之耻,离变法不过五六十年。若以季节论,王安石眼看着凋零的,大约已是立冬时节的北宋。
摄影:任淡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说:
立冬是十月份的节气了。冬,就是说一年终了,到了万物收藏的时候。
立冬,十月节。立字解见前。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立冬有三候。
摄影:任淡如
初候的时候,野外的水开始结冰,但只是冰水初凝,并不坚厚。
初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二候的时候,地面开始由松软变得坚硬板结,但还没有硬到要裂开。
二候,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三候的时候,野鸡入淮河化为蜃。又有人说,蜃就是大蛤,野鸡是蛇化的……当然这都是上古传说里记载的。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不记得哪里看到过,说叶子落的时候,有人捡了来堆在屋子里,以后慢慢地用来写字。
很多叶子大而且平,大概真可以用来写字。
若是落了的叶子小而且精致,不如……就用来做花草笺吧。
古人造纸,用到现在其实也还是老法子,先把破竹子、烂布头、碎树皮等等沤烂了,捶打成纸浆,加水稀释以后捞起晾干,晒成纸张。
但是沤烂捶打的古法我不会,若会,估计也没有那么大力气。取现成的纸浆来做独一份的花草笺,也很有趣。
摄影:任淡如
这是造花草笺用的干花草和捞纸帘。
步骤这样:
一,把纸浆撕碎、加水、大力搅碎,成一锅微微混浊、淡白色的纸浆糊糊。
二、捞纸帘沉到纸浆糊糊里,平端着出水,让纸浆在捞纸帘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
三、在湿纸上撒上喜欢的干花、干叶子,再在上面薄薄地浇一层纸浆糊糊。
四、自然晒干或晾干就好了,揭下,就是一张花草笺。
一张一张做得了,缝好,便是个笺本。
要入冬了。
在以后越来越冷的晚间,就这样在自己做的笺本上写些字,记些话,也挺好。
▼
作者:任淡如
本文为菊斋原创文章。欢迎个人扩散、转发,公号转载请联系我们开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