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的临床应用

                 温经芎芍草归人,
                 胶桂丹皮二两均,
                 半夏半升麦倍用,
                  姜萸三两对君陈。
—:手足发热案
师某,女,54岁,2021年6月9日就诊
手足发热口渴五年余,患者平素手心足心发热,身困乏力,尤其每至傍晚及夜里手心发热严重不能入睡,第二天早起眼屎多,甚是痛苦,少腹凉,腿软,白天瞌睡,大便干,两到三天一次。糖尿病十余年,脉沉弦略细,舌质淡红苔白。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合人参白虎汤加减
人参15克柴胡45克黄芩15克桂枝15克干姜10克天花粉20克生牡蛎10克甘草20克黄附片15克生石膏90克生地30克七付水煎服(去滓再煎)
2021年6月16日复诊,喝药三天疗效满意,口不渴手足心发热也减轻,后四天见效不大。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白,手足发热,乏力,腿软,少腹凉便秘。询问病史,现有两个孩子,年轻时流产三次。
方药:党参10克吴茱萸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牡丹皮10克干姜10克半夏15克麦门冬30克甘草15克阿胶10克大枣15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七付水煎服
6月24日复诊,手足发热明显减轻,少腹不感到凉,眼屎基本没有,大便通畅,白天也有精神了,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白。效不更方又开七付巩固治疗。
按:首诊看患者似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也有白虎加人参汤证“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少腹凉加附子。但效果不佳,二诊仔细询问,有流产史,符合温经汤方证。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手掌烦热,少腹里急,口唇干燥(口渴)曾经半产(流产三次)。白芍倍桂枝有小建中汤之意,吴茱萸味苦辣,用大枣15枚既健脾又是药的口感好。合半夏泻心汤增加清上暖下作用。
二:多囊卵巢的治疗
陈某娟,女,27岁,郑州市金水区人,2021年5月30日就诊。
婚后三年不孕,近半年来月经量少错后,曾到市级医院检查多囊卵巢综合征。形体肥胖,平素少腹凉,口干渴,脉沉细,舌质淡红苔白腻舌底有瘀络。末次月经5月28日—6月4日量可,
方药:温经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
党参20克吴茱萸15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丹皮10干姜10克半夏15克麦冬30克甘草10克白术15克茯苓10克泽泻30克大枣15个十四付水煎服。
今天打电话,已怀孕。
按:少腹凉,口干渴,温经汤证,形体肥胖,苔白腻,说明湿气重,月经错后,说明血虚而寒滞合当归芍药散增强温通除湿的作用。温经散寒,通滞调经,健脾化痰,利水通经,阴阳和谐,自然怀孕。
三:黄褐斑
赵某,女,38岁,2021年5月29日就诊
白带多,略黄,面色恍白,有黄褐斑,头晕乏力,平素少腹冰凉,容易上火,夜眠差,以上症状有一年余,末次月经5.30—6.4日量可,来时少腹凉严重,有少量血块。
方药:党参15克吴茱萸2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白芍20克丹皮10克干姜10克半夏15克麦冬30克甘草10克阿胶9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大枣15枚七付水煎服
6月15日二诊,白带有所减轻,头晕乏力基本消失,晚上睡觉能达到六七个小时,仍感觉少腹凉,脉弦细,舌质淡红苔白滑边不齐。
方药:党参15克吴茱萸2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桂枝15克白芍30克丹皮10克干姜10克半夏15克麦冬30克炙甘草10克白术15克茯苓10克泽泻15克大枣15枚七付水煎服。
6月23日三诊,黄褐斑明显减轻,色泽淡了不少,面色略红润,少腹部不感觉凉,有精神,临近月经,调方治疗,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白。
方药:党参10克吴茱萸15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丹皮10克干姜10克半夏15克麦冬30克炙甘草10克白术15克莪术15克益母草20克大枣15枚水煎服。
四:温经汤合黄连阿胶汤治疗宫寒失眠证
赵某,女,38岁,2021年5月12日初诊。
患者面色恍白,手足烦热,夜卧不宁(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有三四年了,平时容易上火,精神萎靡不振,月经错前7、8天左右。来月经时少腹凉痛。脉弦细,舌质淡红苔薄白。
方药:温经汤合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党参20吴茱萸15当归15川芎10桂枝15白芍30牡丹皮10干姜10半夏20麦冬20炙甘草10阿胶9黄芩15黄连10大枣15枚掰开
分析:面色恍白,手足烦热,少腹凉符合温经汤证,“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手足烦热是指手足热而心中烦躁,精神萎靡不振,属于少阴病的但欲寐,平时容易上火是因为少阴虚火上亢的表现,故用黄连阿胶汤。
上方连续服用七剂后,晚上能睡七八个小时,白天有精神了许多,没有上火,少腹部也不觉得凉了。最称奇的是5.20日说怀孕了。
     温经汤临床运用二十多年,以前有时效佳有时无效,也有的患者反映药苦难以下咽,也有的患者服药后上火,也有的患者喝药后腹泻严重。
       怎样才能把握好温经汤证呢?
       首先只要是宫寒明显,吴茱萸一定按原方比例三两,别的药是二两,其次半夏和麦冬的比例是1:2。第三温经汤里没有大枣,而加大枣通常15枚到25枚(掰)。即能健脾补气生津又能改变吴茱萸,干姜的苦辣味。容易上火合黄芩黄连,容易腹泻加健脾利湿药。
(0)

相关推荐

  • 有一种手脚冰凉叫肝寒

        六经病通常只有发展到少阴或厥阴,才会出现手脚冰凉,少阴的手脚冰凉在气分,通常用附子干姜温阳袪寒:厥阴的手脚冰凉在血分,应该怎么解决?     方根:桂枝+当归     桂枝辛温,通行十二经脉, ...

  • 马老师治疗妊娠恶心呕吐身冷会诊验案一则 -- 马氏妇科

    王斌斌 会诊一:2019年11月21日.陈某,32岁,因"FET术后,恶心呕吐1月余"于10月23日入院,予中药方半夏泻心汤加味(姜半夏10g.黄芩10g.黄连5g.干姜10g.党 ...

  • ​二十一、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汤主之.原文351.352 [郑论] 按四肢厥,而脉细微欲绝,阴盛阳虚之明验也.此际正宜大剂回阳,兹以当归四逆汤主之,决非确论,余不敢从. [阐释] 本条郑氏认为 ...

  • 许家栋医案

    呕泄 杨男,19岁.食后泛恶,时可呕吐食物半年:大便频数,食冷物则溏泄. 脉弦,舌淡红苔水滑. 时方辨证:脾胃虚弱,肝气乘脾犯胃: 经方辨证:少阳病 方证:小柴胡汤 药症:半夏 处方:小柴胡汤 茯苓, ...

  • 《伤寒论小结之六终极篇》厥阴病篇总结,重在学经方,干货速收藏

    "中医能搞定厥阴病的人,大概五十分之一,全国搞中医的,可能有五十万,中国一共有1636个县,13.6782亿人,平均下来大概一个县6.11个,平均13.6782万人共享一个能治疗厥阴病的中医 ...

  • 【嘴唇干】为哪般?【温经汤】/临床效方【8】

             临床发现,许多女性患者,和你捣鼓病情,啰里啰嗦一大推,就是没说[嘴唇干].有的唇干,用什么唇膏都是白费.          因为她们,大多数没认为这是病.你若要问,几乎都说,这没事吧 ...

  • 【微群经方】邓诗军《温经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温经汤 在内科及妇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大家晚上好,今天有幸在群里面和大家聊一聊温经汤.这个方子近两三年用的很多,所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方子的一些体会. 讲者:邓诗军 福州固生堂杏福中医馆 整理:< ...

  • 解读温经汤及临床应用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温经汤的基本脉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温经汤. 刘 ...

  • 温经汤的临床应用——月经异常、不孕、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

    上一期讲了月经与排卵的关系.正常月经周期是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调节下产生的.雌激素让子宫内膜变厚,孕激素使子宫内膜成熟,月经前,这两种激素水平同时下降,子宫内膜脱落就是月经.所以说月经的问题与这两种 ...

  • 邓诗军《温经汤的临床应用体会》

    原创 邓诗军 经方 2017-08-09 <经方>杂志 第20170809期 温经汤 在内科及妇科的临床应用体会 大家晚上好,今天有幸在群里面和大家聊一聊温经汤.这个方子近两三年用的很多, ...

  • 温经汤临床应用举隅 – 经方派

    作者/毛科明 温经汤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中一张治疗妇人病的经典方. 原文主治"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及" ...

  • 金匮妇人病方的临床运用:温经汤

    温经汤 此方看似复杂,历代诸家于经文亦多争论,但从妇人年五十所下血.带下.暮热等症,当为气血两虚.冲任不固.临床用此,以经来淋漓不断,腹痛腰酸,脉虚苔白,更年期月经紊乱者为宜. 例:苏某,工人,49岁 ...

  • 温经汤临床备要

    温经汤临床备要

  • 从温经汤拆解谈临床思维

    金匮温经汤是一张妇科良方,广泛应用于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以及崩漏的病人,只要符合寒,瘀,虚的病机,均可使用. 今天诊余,薛老师让我们做温经汤的拆解,大家集思广益,最后总结出温经汤含有14张子方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