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丨德州“递运所”:明朝重要物流中转站
“递运”作为中国古代的邮驿方式,它肇始于宋、普及推广于元,到明代发展成为与水马驿、递运所、急递铺并称的邮驿三大机构,且日夜不停地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在巩固封建政权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它是我国邮驿发展史上的一个基础,它的设立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促进了民间交往和文化的融合,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民国《德县志》载:“递运所在小锅市。明洪武间立,隆庆四年裁。”故明朝时,德州城确实有过“递运所”。
明代的驿递机构(如同现邮政机构)由三部分组成,即驿站、递运所、急递铺,这三个机构各司其职:“驿站”主要负责邮传迎送重要军事情报等;“递运所”主要负责输送军需物资及贡品;“急递铺”则主要传递公文。
若将这三者按重要性在明朝中央机构中排序,排在第一的当属“驿站”。但“急递铺”的分布数量众多,仅在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就约有750多处,绝对是个大机构,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北直隶地区急递铺分布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其驿站、递运所的分布数量。其铺兵以昼夜150公里的速度进行传送,日常运营主要依靠铺兵走递。
急递铺与驿站、递运所三者作为驿递机构的分布、机构设置、人员待遇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这与其各自的传递方式有关。
作为明代最重要的驿传机构之一,“递运所”有一整套完备的体系和制度,直至明末,它仍发挥着重要的功效和作用。明初创设“递运所”意在专司文件、物资的传输和运输。明洪武至宣德年间为递运所设置、扩建的时期;明正统以后,健全了全国性的网络。在实际运行中,递运所与驿站的职能分工较模糊,原本驿、递分离的设想没有实现,故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出现问题。
明嘉靖以后,朝廷开始大量裁并递运所,至万历初年,形成了以河南为中心,以供给京师为主要目标的大区域运输网。
递运所的兴废变化,可以说是明王朝国势盛衰起伏的反映。
由于德州毗邻运河,交通方便,驻在德州的各类官衙诸多,故于明初就在此建立了“递运所”。
据民国《德县志》载:德州“递运所在小锅市。明洪武间立,隆庆四年裁。”乾隆《德州志》纪事卷说:永乐五年“置递运所于城西北。”此外,今在小锅市的居民中也有历史传言“某家店就是‘德州递运所’的原址”等。
据相关资料介绍,德州递运所后来移到了“安德水馆驿”的南院。据明嘉靖《德州志》卷二《官治志》记载:德州“递运所,旧在城北三里。明嘉靖三年(1524年),今知州以驿递不相接,艰于答应,移于驿旁,构公舍一所,以为憩息之所,公私称便。匾曰‘递运所’。”民间相传,水馆驿南院曾有“递运房”的叫法。
根据史书推算,德州递运所约自明洪武年间建,明隆庆四年(1570年)裁,在德州运行了近200年,为德州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已载11月10日《德州晚报》)
■作者:马惠彬 ■编辑:王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