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多则为水!张仲景所创利水第一方
湿多则为水!张仲景所创利水第一方,
湿为万病之源,湿多则为水,水液积聚不散,便为一潭死水。死水则会生有害物质,影响气血津液运行,引起身体不适或疼痛。
五苓散是汉代张仲景所创的利水方,被后人赞誉为千古利水第一方,具有温阳化气利水之功。用以治疗气化不利所致蓄水诸证。
本方原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气化不利一般和阳虚有关,阳虚就像太阳光照不够,地面上阴寒一片,水湿不能蒸腾,引起代谢障碍而生各种病症。与肺、脾、肾尤其是脾阳的温煦有关。
若是脾阳虚,上不能输送水谷津液以养肺,下又不能助肾以制水,便会痰湿内生,或者水湿停滞。
若脾、肺、肾均阳虚,互相之间不能帮衬,水液难以蒸腾气化,于是就积聚形成了有害之水。
早期的医家们非常注重水饮为患的问题,对水饮证诸多症状的把握可谓细致入微,这些从对五苓散及其类方所治病症的精准描述中可见一斑。在这类证候的描述中,除了最有标志性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外,医家们还将诸如脐下动悸(心慌)、目眩、短气而咳等众多复杂、貌似零散的症状,与水湿泛滥联系起来。
这与现代临床中由于血管压力增大、血容量增加等导致的脏器充血、水肿等,具有症状上的高度一致性,对此类疾病的诊治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只是在“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养阴派”理论出现之后,对利水伤阴的恐惧才使得利水法的发展有所抑制,致使五苓散类方剂临床运用的路子越走越窄,诚为一种遗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