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安门史话》连载(61)

地安门外大街传统商业街

当年,出了地安门就等于是出了皇城,那就是人间俗世,商贸驿站,南来北往的商人,热闹非凡。直至“文革”前地安门外大街还有许多老店铺,如马凯餐厅、合义斋饭馆、老桥满涮肉、鹿鸣园饭馆,怡乐也、中山理发馆、照相馆、聚盛和、宫和奎食品店,泰林肉铺,大众菜店等。以后又有了天津狗不理包子、稻香村糕点、瑞蚨祥绸布店等著名商家。

鼓楼前的照相馆

三代人久居地安门,60多岁的张春回忆说,地安门的人气从来就没有下来过。上世纪70年代都是国营买卖,这条街(指地安门外大街)理发馆从南到北就两家,路东的一乐也,档次高一些,路西在白米斜街把口也有一家,什么时候去剃头,都是先拿号等着。再有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有些店铺退出了历史舞台。早先鼓楼前面有个小门脸专修钢笔,早就没有了。别说钢笔了,以后都是无纸化办公了。还有就是地安门前面有家黑白铁铺,做烟筒,简易炉子,白铁壶。再有就是家具店,那个年代,你要是没有结婚证明,连个大衣柜,双人床都甭想买,一律凭票供应。

地安门外大街的理发馆

对于“疏解”和“腾退”,作为普通百姓来说,除去离开了几辈人居住的地安门,余下的绝对是想都不敢想的大好事。邱华家是祖辈留下的一个小院子,大小有四间平房。在此次疏解政策中,经过评估、商议、谈判,达成在五环附近安置三套两居室,还有百十万货币补偿。如此全家人开会,一致认为守着这几间破平房,每年都要贴补些修房的费用,而且住着不舒适。已经60岁的大闺女说,这辈子买楼房是甭想了,不如借此搬家走人。

有专家指出,在京城应该留有土著居民,对老北京文化要有传承和影响。如果都疏解到郊区外,那城市里就变得你钱包掉了。

早年间鼓楼前的马凯餐厅

在2014年试点项目中,包括地安门百货商场、万年停车场以及联合大学前海校区。项目完成后道路两侧恢复明清风格沿街商铺的建筑形式,地上空间引入高端精品酒店和开放性国际交流会所,地下空间植入时尚品牌旗舰店,同时创设什刹海文化展演中心,将这里打造成一个“品味古今休憩购物区”。

同时,位于鼓楼西南角,毗邻中轴线北端起点钟鼓楼区域北侧为已拆除空地,南侧为大石碑胡同26个平房院。项目将以“均衡的中轴、重塑的景观、开放的空间、串联的街区”为规划理念,融入城市绿地公园、地下机械停车和公共卫生间等公共设施,尝试下沉式胡同的建设理念,引入“中国茶道院”等特色博物馆,使游人能够在该片区感受到与传统历史文化的互动式体验。

地安门外大街

有专家撰文,地安门传统商业街是北京最古老的传统商业街之一,作为北京旧城传统中轴线的一部分,在北京城市历史发展与城市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安门传统商业街是北京城市商业发展的缩影和载体,反映古城历史和商业文化传统的延续和发展。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街道空间,具有浓郁的商业文化氛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街区商业有待振兴,周边环境需要整治,地安门传统商业街保护与利用等问题亟待解决。(待续)

(0)

相关推荐

  • 关于中轴线的断想

    中轴线,眼下是一个时髦一点的词儿,北京启动了中轴线申遗,一旦成功,"中轴线"将更加值钱.中轴线的一般显示,应该为"路",或者人们用肉眼看不到而心里有的一条&qu ...

  • 画说北京丨消失的地安门

    1750年,<乾隆京城全图>上的地安门图 地安门元称厚载门,明代称北安门,清顺治八年改称地安门,俗称后门,位于中轴线上,基本上是元大都萧墙厚载红门的位置,因明北京城中轴线略有东移,宫城建筑 ...

  • 《有关理发的点滴记忆》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照片来自网络 恬静的理发师 仓雁彬 前些日子看了<鼓楼静语>里有关钟鼓楼的视频,视频大部分展示的是九十年 ...

  • 《达人谈艺》连载 61

    吾作"画中游笔记",不觉已近五载.至前日(庚寅冬至)为止,计已作至第六百七十三篇,所涉己画达八百六十余幅(至发本帖时止,此文已得1098篇,所涉画作两千余幅).以一画者,年在五旬之 ...

  • 《达人谈艺》连载 64

    江南达者 童山雷·此组文字得自本世纪十年代之后·艺者"在野",且茕独一人,全不介入艺界那等说不清道不明之瓜葛中,却也是好.吾既处此孤寂凄清之境久矣.索索寞寞把玩手中之艺,虽无他人相 ...

  • 《 达人谈艺》连载 22

    艺术于人而言或无标准,于我言之,其若圣诫长置于彼.固然,此亦为数十年间逐渐形成且定型者.既成且定,已无违悖之理,--虽非全然"固步自封".断不吸取外部些须营养.思之,艺者似必须有此 ...

  • 《 达人谈艺》连载 23

    非写实途径绘画中,所谓"美丑"之标准认定,亦值得探究.国画山水.花鸟中大量以表面符合自然美以邀宠于世俗之作可谓不胜枚举,此暂不论.单看其人物画,所展示之妍媸感,亦发人深思.如仕女, ...

  • 《 达人谈艺》连载 24

    若言及诗画异同,话题却广.余今仅以自家闲常间为诗为画点滴体会论之.凡余心有深切.庞杂.隐恻且复形态本身趋于流动变幻之感悟,必令其凝炼为诗:心处浩渺.静澄.闲适境地且复所觉又为形色朗然者,则必诉诸笔墨令 ...

  • 《达人谈艺》连载 25

    吟咏之际,尤其作长篇古风时,"诗心"堪称纵横捭阖.其汹涌"意潮",必猛泛于"神河"两岸:或曰如一莫可名状之异物,频频"闪跳&quo ...

  • 《 达人谈艺》连载 26

    吾每尝谓:起名刻意用冷僻字,是为"无文化"之表现.或曰:众人皆不识之字彼独识而用之,是有文化也,何反为无?殊不知症结恰在于此.盖查翻字典之事,人尽可为,欲在字典内选取一个把&quo ...

  • 《 达人谈艺》连载 27

    名实二字,古来争议多多.以余意,实固为其存在根本,然今信息社会,名须首重.试想,人不知尔名,尔无论为物为人为事,则与不在此世何异?旧言"酒好不怕巷子深",前提却必须是人家知道深巷中 ...

  • 《 达人谈艺》连载 28

    各类作品陈之于前,如何挑选,实关挑选人自身之素质.专业眼光只是一方面,暂休说了.而种种或显或晦之因素极易干扰此等选择过程,亦是不容忽视之事.卢梭谓:"自然生成物皆是好的,到人手中便弄糟了&q ...

  • 《 达人谈艺》连载 29

    今世流行"情商"之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情"字之重,当曷可小觑.吾一向以为,人生必得有情,且当为绝纯至粹之激情.无此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