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晋朝是历史上最烂的王朝,史书都不愿记载

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无功掌权,弑君篡位,骄奢淫逸,毫无建树,第一个被外族灭国的国家。晋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晋惠帝时期,八王之乱的十六年,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晋朝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国家失去统一领导。中原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

导致胡人趁虚而入,侵扰中原,烧杀抢掠,胡人行军不带粮,所到之处,以人为食,随便宰杀。老瘦男子谓之“饶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之“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意思是老而瘦的男子不易煮,需要再加些材火;年轻的妇人味道佳,胜过羊肉;小童细皮嫩肉,煮来连骨头都一起烂熟了。

胡人所到之地,汉人遭受灭顶之灾,如同人间地狱,百姓十不存一,史称“永嘉之乱”、“中原陆沉”、“神州陆沉”。在百余年间先后由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部落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政权,又称“五胡乱华”。

司马炎死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整个北方受到游牧民族的骚扰,太康盛世的晋朝瞬速覆灭。

为何司马炎死后,太康盛世的晋朝瞬速覆灭。我们可笼统从两个方向分析:制度(王权衰弱、阶级对立)、族群(族权聚集,汉族减少)

一、用人唯亲的选官制度

西晋沿用了曹魏的“九品中正制”,形成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工具,形成了等级性的士族门阀制度。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

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

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使得西晋朝野上下,真正有权利的都是名门望族,而真正有能力的却没有权利,也不能为国家和社会真正的出到力,从人才方面动摇了西晋的统治根基

二、清谈误国

西晋社会上弥漫着一股清谈虚浮之风。谈玄本是文人雅士的功课。而西晋的很多官僚为了追求所谓的“风度”,整日谈玄论道,故弄玄虚,主要讨论一些脱离实际抽象的东西,甚至极端放纵任性的局面。他们担任了重要官职,却仍然玩世不恭,导致政事荒废。

玄学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是无过错的。但它影响了政府机构的运转,使得社会风气变为空谈,不务实际之风。这对国家的统治与稳定有着极大的影响。明清之际的顾炎武也认为清谈之风使“国亡于上,教沦于下”,这就是清谈误国。

《竹林七贤图》局部

三、最拜金的王朝

在司马炎的纵容和包庇下,整个社会的主流导向形成了有了钱就没有办不成的事。西晋的官僚富豪们不遗余力地追求利益,贪婪地搜刮民财,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最终激起他们的反抗。

孟子曾经说过:“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如果举国上下的人都在争利、逐利,国家就危险了。如果此种现象成为社会时尚,那国家肯定要出问题了。在钱的驱动下,西晋社会问题日趋严重,统治危机日益显现。

四、极度腐朽的西晋统治集团

西晋统治阶级的当权派,司马氏集团中人,相互间只有一种极阴恶的杀夺关系,见利必夺,以杀助夺,愈杀愈猛烈,一直杀到发动十几年的大混战,耗竭了西晋的国力。

杀夺与滥赏,使得统治集团中人得失急骤,生死无常,心情上表现紧张与颓废,躁竞与虚无的相反现象,生活上苟且无耻,纵情享受。

比如王恺石崇斗富,光如厕这个镜头就要十多个丽服藻饰的美女手举沉香汁,还有王恺在大路两旁夹道四十里用紫丝做屏障,石崇用锦帛铺了五十里屏障,还要准备几十株三四尺高的珊瑚树,想想都是浪费啊。

实际上,人们对晋朝的淡忘来自于对它的恨铁不成钢,乱世之后的大一统本应该重塑历史的巅峰,而它却成为了外来部落蚕食中原土地的契机,使中原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长达数百年,它的懦弱与无能才能是人们淡忘它的真正原因。

对于历史而言,司马炎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佼佼者,更像是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幸运儿,也是这份幸运让他没能好好珍惜眼前的大好河山,反而用一种错误的统治手段,亲自将冉冉升起的晋朝推向了深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