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国人读“没啥用的书”,中国人爱读发财、股票的书?
鲁晓芙,财经作家,旅居欧洲,以荷比卢为基地,从事全欧洲投资并购业务。
中国经济已经国际化了,不了解欧洲,有时候,你就不了解中国。
欢迎关注:鲁晓芙看欧洲。 合作请联系微信:Xiaofu_Lu
在中国书店逛逛,销量排行榜的都是股票,创业等等发财致富的书,或者考注会、律师的书,非常有用;
而在法国,大家读的最多的是小说、哲学、美术等没啥用的书。
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法国,到处是手捧着厚厚一本书、专心致志地在阅读的男女老少。
中国人只读「有用」的书
中国人不是不阅读,但在中国谈及读书时,广义上来说,几近等同读教科书,但教科书使得读书的内容,指向单一化,凡是与考试无关的书都不读。如果从幼儿园开始,就培养学生如此的读书习惯,可以想象,终其一生,读书的前提在于──这本书对我有没有用?
学生会问:「这本书考试会考吗?既然不考,我干嘛读它?」社会人士则问:「这本书跟我的工作,有没有直接的关联?既然对我的专业能力,没有提升的作用,或者无法令我感到轻松,我为何要花时间阅读?更何况,扣除家庭与工作之余,剩下的时间已经无几。」
怀抱着如此的心态来从事阅读,凡是对考试、工作、专长无益或者无关的书,不碰也不读,要不就是流于短小轻薄的浅阅读,久而久之,知识的涵养与见识,都流于单一浅薄,面对问题时的思考与解决办法,都趋于同质性,因为只读自己一直以来深信,这才是所谓「有用的书」,或者不必花费脑筋,就可于两小时内读完的书。
▲中国地铁少有人阅读,多数都在滑手机。
所以,中国人对于阅读,功利是目的,却不是出自于求知的热情。一个不以热情为核心的阅读,不是自动自发地探索,反而流于现在流行什么,我也跟着读什么。别人怎么做,我也跟着做。就算阅读了,也没有办法做到反观自照、明心见性,建立或者推翻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反而因吸取大量自己无法消化的知识而无所适从,这样囫囵吞枣而得到的知识,往往流于教条。
此外,以个人成就为动机的阅读,一旦达到个人目标以后,还有阅读的动力吗?以个人的成功为目的的阅读,造就的又是什么样的社会?
在法国,还有专门偷古董书的文明小偷
反观法国人对于阅读的态度,则建立于从五、六岁起,就培养儿童阅读的良好习惯。尤其是学校,自小就重视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与历史、自然科学与地理学。并且透过古典戏剧、绘画以及电影教育,来刺激儿童对外在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向外探索未知事物的表现力及创造力。
记得我在法国与朋友们见面时,交谈之间,总会提起此话题:「最近你读什么书?那本书最有趣?」我们甚至会从包内取出现在正在阅读的那本书,相互较劲,看谁的学问更胜一筹?
我与法国朋友之间相互赠送的,也往往是书。
而每拜访一位法国朋友的家,给我印象最深的,往往是那些从入口玄关处,便可见罗列在两侧的书架。法国人更偏好在客厅内,以书架代替展示柜,并且,摆放书的地方,还不仅止于此,就连睡觉的卧房里、卫生间里也摆满了书。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连法国的贼,都是专门偷古董书的文明小偷。
法国祖父母遗留给孩子们、孙子们的遗产,也是书,并且将他们认为珍贵的书,以精装皮给保护起来。这也成为法国人家庭中最自豪的珍藏。
「阅读」,是为了自现实生活中喘息
在法国生活,我不会因为在公共场所如地铁、公交车、高铁上阅读,而被当成是异类,因为,放眼望去,我的眼前到处是手捧着厚厚一本书在专心致志地阅读的男女老少。
我曾问过我的一位朋友:「在法国,有人不阅读的吗?」朋友如是回应:「当然有。我们称之为没有文化的人。比如:农夫、做小生意的个体户或者年轻人。」
但根据我的长期观察,在法国的公共空间内低头滑手机的,多为有色人种。
▲相较于西方阅读风气的盛行,中国人似乎更偏爱滑手机。
我曾就车厢上法国人阅读什么主题与类型的书来研究,发现法国人特别热爱阅读他们称之为「没用的书」。他们如此说:「『阅读』,是为了让我得以自现实生活中喘息。我的工作已经够『实用主义』至上了。如果再让我读那些实用主义的书,我会觉得生命干涸,人生乏善可陈。」
我问他们:「什么样的书对你们是『无用之书』?」他们回答:「戏剧、诗、小说、历史,尤其是跟我们当今人类生存有关的历史,得以让我更了解这个世界。」
如果依照中国人对于阅读的要求来看,法国人因为阅读了大量「无用的书」,所以成为无用的人。结果却与我们的实用主义至上刚好相反。法国人因为大量阅读这些无用的书,成为世界上最有创意与品味,也最懂得生活,并且拥有生命的激情而自豪的民族。
中国人终其一生阅读有用的书,致力于让自己成为有用的人,结果,绝大部份的实验结果却告诉我们:阅读有用之书,最后成为无用且欠缺想象力之人。
世界的奥妙,或许就在于,我们以为的有用,原来是一无是处。而我们深信的无用,原来才是真正的大用。
如此想来,老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已经明白清楚地告诫世人:「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编辑:鹤立高岗 格式: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