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在欲海里尽情狂欢:娱乐至死,正在掏空年轻一代
最近一部短片神奇地火了。
草台班子拍摄,团队是编导专业学生,演技捉急,特效五毛。
却在B站收获了超400万播放量,日排行榜第二。
全片9分钟,未必精彩绝伦,却绝对发人深省。
尤其是在网红遍地、直播泛滥的今天,这部短片更值得你我一看。
《病人》
刚毕业的大学生王非同,因为执意要当老师,被父亲送去看医生。
父亲说,现在当老师,能赚多少钱?
一定是有病。
医生不置可否,只建议他去趟“娱乐镇”。
娱乐镇,一个虚幻的,却真实存在于你我身边的地方。
一个网红之都。
新闻在大声宣扬网红经济;熙熙攘攘的街头,人人都举着手机直播。
课堂上,小朋友说他的梦想是当网红,是赚钱,偶像是当下最火的主播diao哥,老粑。
王非同试图辩驳,却被学生拍成了恶搞视频放上网,火了。
谩骂声铺天盖地袭来,与之相随的还有无比庞大的流量。
王非同无意间成了他最不愿意成为的人——
网红。
他只好慌忙逃离。
回到诊断室,王非同绝望地向医生承认:
“我有病。我真的有病。”
医生却摇摇头:“现在,你没病了。”
影片到此戛然而止。
王非同真的有病吗?
答案本身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我都应该清醒认识到:这个世界正在不知不觉中,被娱乐化侵蚀。
正如《娱乐至死》中的预言:
“一切的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人文精神。我们的政治、体育、宗教、新闻、教育、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结果就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短视频,游戏,综艺,网剧,热搜……我们的消遣方式前所未有的繁多复杂。
多少人不断为此消费,在娱乐中尽情狂欢。
却没有意识到,娱乐时代早已扭曲他们的生活。
让年轻人变得浮躁、焦虑、思考力退化,进入“娱乐至死”的境地。
娱乐至死,一切皆可娱乐
娱乐时代里,所有的严肃和思考都将被消融。
什么都可以拿来被调侃,什么都能成为娱乐手段。
最近有个热点话题,叫“家暴妆”。
顾名思义,“家暴妆”就是化妆成被家暴的样子。
最开始,是从外网兴起“入狱妆”的风潮
随后很多网红接力,一位网红po出“家暴妆”,文案特别让人不适:我被家暴了,依然很美。
当然这位网红被喷得体无完肤。
但这股风传到了中国,却引起网红们的争相模仿。
微博上,关于“家暴妆”的阅读和讨论度高达几十万,很多人跟风晒照。
而小红书上,关于“家暴妆”的笔记高达5000多条,关于“淤青妆”的笔记,也有1000多条。
有人开起了家暴妆教学,手把手教你怎么化出完美的家暴妆。
甚至还有嘻嘻哈哈说着:朋友们都以为我被家暴了,哈哈哈。
模仿被家暴,他们觉得好玩。
这让那些真正受困于家暴的女性怎么想?
再者。
家暴妆风靡之后,又会不会引申出来更多猎奇的妆容?
强奸妆、吸毒妆、虐童妆......
或者,还会有更过分的?
早前在疫情正严峻时,还真有人化起了“新冠病毒妆”。
你没看错,连疫情都能拿来调侃。
这就是娱乐至死的典型病症:万事万物皆可娱乐。
从明星热点。
到传统文化。
5·17北京故宫不雅照事件
从英雄人物。
到沉重历史。
什么都能被编成段子,什么都能用哈哈一笑带过。
《吐槽大会》里池子说,“我高中老师说,你就靠臭贫,将来能当饭吃吗?事实证明我能。
当时哄堂大笑,没有人质疑这句话。
因为所有人心里明白:段子是当今时代的刚需。
暴力成了段子,灾难成了段子,英雄成了段子。
思考就变得可笑,严肃就变得滑稽,理智就变得荒诞。
就像赫胥黎在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中所描绘的:
人们生活在未来一个“美好”乌托邦里,那里没有痛苦,人们可以纵情声色,大部分时间都在琢磨着怎么娱乐和做爱。
就算偶尔感到迷惑,也只需吞一颗精神毒品——嗦麻,就可以轻松解决。
但同时,也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失去了自我,失去了爱……
现如今,网络就像是当代人的“嗦麻”。
我们从中逃避一切现实苦楚,用廉价的快乐麻痹自己。
于是:
朋友圈里为一个逝去作家点蜡烛的很多,读过本人作品的很少;
曾经至关重要的公共话语的讨论变成了电视杂耍;
明星八卦长期霸占热点头条,各种形式的综艺变着花样来争夺流量。
于是:
你认知世界的手段,从书本变成了短视频和微博;
你昼夜不停地刷着手机,汲取肤浅的快乐和感动;
你没有表情包没法聊天,不说段子没法社交,不吐槽不想张嘴……
过度娱乐化的世界里,你的生活被段子切割得支离破碎。
你接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你的时间被越填越满。
但,请抿心自问:
你到底从中收获了什么?
你真的,因此而变得更快乐了吗?
娱乐至死,正在剥夺你的底线
娱乐的车轮一路向前。
人们崇拜流量,崇拜金钱。
唯独丢失了底线。
前段时间,网络上大名鼎鼎的“窃格瓦拉”周某人出狱。
他本是一个小偷惯犯,曾因偷电动车入狱四次。
但在2012年,他竟凭着一段入狱前的采访意外走红。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
“进看守所跟回家一样,进了里面去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他的“语录”流传网络,火爆至今。
所以今年他出狱时,大批网红公司开着劳斯莱斯来接。
前前后后有30来家,签约费大概是在200万到300万不等。
一个偷窃惯犯,就这么成了争相抢夺的网红达人。
讽刺不?
幸而最后周某人还是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宁愿回家种田也不当网红。
但在流量与金钱面前,能守住底线的能有多少?
看看大洋对岸的美国人民。
纪录片《美国网红帝国》,讲述了网红们的疯狂历史。
靠卖肉,还只是入门级别。
有的疯狂折腾自己的身体零件。
有的玩起了“撒币”的行为艺术。
然而粉丝的阈值越来越高,网红们发现自己越来越难满足他们。
于是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下限。
你露,我比你露得更多。
你疯狂,我比你更疯狂。
到最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我们这边也没好到哪去。
裤裆塞鞭炮、生嚼八爪鱼。
点鞭炮炸私处。
最极端的一个叫“岛市老八”,在吃过所有猎奇的食物后,他把目标指向了厕所……
事后他马上就后悔了,因为即便挑战了人类底线,依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收益。
最后一次快手直播,他说:别跟我学,没出息。
但他这一生,再也摆脱不掉“吃粑粑”的名号。
荒诞,狂欢,失控。
小学生说:他们最向往的职业是网红。
流量经济、娱乐至死的疯狂碾压之下。
谁又是下一个老八?
娱乐至死,正在废掉你
娱乐至死最可怕的,是麻木了我们的感官。
让大脑失灵,让目光失焦。
现如今,我们有无穷无尽的消遣。
微博,朋友圈,短视频,综艺节目,游戏。
侵占了我们几乎所有的碎片时间。
综艺节目网剧可以开倍速,信息流APP可以无限刷屏。
节目越看越快,信息越刷越多。
无比庞大的信息包围着我们,转化成短暂的刺激。
但人的阈值,是会越来越高的。
当刺激不断涌来,人会变得麻木,丧失一定的感知力。
我曾和你一样,喜欢app右上角的红点点,喜欢小姐姐的长腿红唇,更喜欢八卦明星出轨或是出柜。
但我也渐渐发现,随着小姐姐的腿越来越长,综艺里的梗越来越多,我对各种信息也越来越麻木。
我不断的在社交软件里切换,却不能完整的看完一篇文章,我追了一晚上综艺,却没有笑出过一声。
给你快乐的途径越来越多,快乐的难度就越来越大。
然后你发现自己玩手机的时间越来越久,熬夜越来越晚。
但是玩多久都觉得没意思,干什么都提不起动力。
这正是因为在过度娱乐化的不断刺激中,你的阈值已经被无限拔高。
一步一步,沦为娱乐的附庸。
尽情狂欢,还是远离喧嚣?
人人都在追逐短暂快感,人人都在娱乐至死。
随波逐流,还是警惕慎行?
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时代命题。
我的建议是:娱乐至死的年代,不要让自己过得太轻松。
娱乐会麻痹你,消费会取悦你。在娱乐与消费当中,你可以过得非常“爽”。
但它们对你的人生毫无用处。爽感本身就是毫无用处的。
人的成长,本身就是痛苦。
学习是痛苦的,努力是痛苦的,生活的本质是痛苦的。
就如美国首席大法官说:
“拥有美好人生的一个最好途径,就是不要试图过轻松的人生。”
没有拥抱痛苦的勇气,你永远只能原地踏步。
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当你刷着短视频、娱乐八卦,沉浸在娱乐圈的家长里短,而那些优秀的人正在拼命的学习、工作、思考、奋斗。
这过程当然不轻松,但收获也是成倍增长的。
这人人都在用娱乐麻痹自己的时代,正是你逆袭的好机会。
抓紧机会,向上爬。
你自然能看见最璀璨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