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小哥干掉北大硕士:再渺小,都有向上的权利

中国最美乡村书店,他用尽后半生去守护↓↓↓

71岁的汪寿昌,从碧山村村主任卸任后,成了一名图书管理员。

这份工作琐碎,繁忙,报酬不高,却让他乐在其中。在这里,他可以与热爱的书籍为伴,手绘地图与明信片,向读者讲述碧山村的历史。

有很多像汪老一样的人,他们虽然平凡,却有不可磨灭的价值。虽然渺小,却从不放弃向上的权利。

01

击败北大硕士,依然被看不起

在前不久结束的《中国诗词大会》决赛上,一个穿着红夹克,其貌不扬的37岁男子,上千首诗词信手拈来,面对劲敌淡定自若,最后一举击败北大硕士彭敏,拿下第三季总冠军。

这位男子叫雷海为,是个外卖小哥。

尽管他以非凡表现,获得全场掌声如潮,网上还是出现了不少酸评论。

“拿了冠军,明天还不是要送外卖?”

“好好做体力劳动,整这些没用的干什么”

去年上海中学生武亦姝获得冠军,一片“才女”称赞。而外卖小哥雷海为获得冠军,就要被贴上“无用”标签。

这样的双标,实在很可笑。

仅因为他穷,是个体力劳动者,就不配谈论“诗和远方”吗?

拿到冠军后,他的生活不会有太大变化,但为梦想付出的巨大坚持,从诗词中得到的自洽与慰藉,是那些键盘侠远不能体会的。

02

再渺小,也有向上的权利

雷海为的父亲,是位小学语文老师,受益于家庭熏陶,他从孩童时代起,就对诗歌情有独钟。

但阴差阳错下,没能完成学业,被迫早早出来打工。

14年里,下过工地,混过饭馆,像所有异乡漂泊者一样辗转。

因偶然在金庸武侠剧里,听到李白的《侠客行》,心中的诗词梦被彻底唤醒。

那时互联网尚不普及,为寻到全诗,他跑遍城市所有书店。没钱买书,就默记下来,回家誊写,再去书店校对。

开始送外卖后,每天工作超12小时,无论多晚下班,都会抽出时间读一读诗。也会在趁等餐间隙,掏出便携版《唐诗三百首》,看一看,背一背。

十年下来,将1000多首诗词熟记于心,不为别的,只因为热爱。

他始终记得父亲教诲:

“他希望我能成为一个有文化涵养的人吧,将山川湖海藏于心中。”

脱下外卖制服,生活中的雷海为

会去在图书馆听音乐会,

登上虎跑后山俯瞰杭州,

去黄龙洞听民乐和越剧,

穿上汉服游西湖,在杭州汉服圈里,他是有名的“令狐冲”。

无论有没有参加诗词大会,他都会在“脚踏实地”与“仰望星空”中,自如穿梭。以诗歌为星辰,照亮渺小的一生。

03

每个认真生活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与雷海为相似的,还有几位中国农妇。

●马慧娟,生在西北边疆,幼年辍学,早早嫁做人妇,为人母。

一部手机,成了她的书桌,在山间田地,在劳作间隙,她摁坏了七部手机,却将眼前所见,心中所想,化成了十几万字的散文著作。

她说:“我不图什么,就是想把抓人心的人和事记录下来。”

━━━━━

●写下惊世骇俗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余秀华,因脑瘫而行动困难,表情不受控制,说话含糊不清。每天只能“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煮饭,按时吃药。”

她住在荒凉乡村,农活之余,就对着电脑,用僵硬的手指,一个键一个键,敲下那些动人心魄的句子。

她说:“在嘈杂的网吧里,没人知道我内心的快乐和安静” “只要我认真地活着,我的诗歌就有认真出来的光泽。”

━━━━━

●范雨素,从农村逃脱家暴丈夫,做了十多年保姆,闲暇时间,全用来读书与写作。一篇《我是范雨素》,字字生动,写尽中国农村妇女的悲欢,让很多专业作家都自叹不如。

她对媒体说,“被追捧是一场生命中偶遇的沙尘暴,尘嚣过后我还是那个默默前行的体力劳动者。”

━━━━━

而网络另一端的很多人,却时刻活在焦虑中。

前几天,《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在朋友圈刷屏,似乎跟主角比起来,每个月拿几千块的工资,努力加班还房贷的人,都变成了被抛弃的失败者。

韩寒在微博上反击道:

要变得有钱,除了努力以外,天赋和机遇也不可或缺,很难总结出一套模板。

拼尽全力,仍然过得普普通通,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

无论是赚钱还是其它精神追求,只要你为之奋斗了,只要今天比昨天多收获了一些、开心了一些,那你就是成功了,你的努力就有意义。

雷海为在拿下诗词大会的冠军后,计划“再过几年跑不动了,就回家做养殖吧。”

像马慧娟,余秀华,范雨素一样,他们始终不卑不亢地生活着,热爱着。接受自己的平凡,也从未放弃过“诗与远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