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火食气,艾灸也有副作用,不可滥用

中医书友会第2477期

I作者导读:呃逆的基本病机为胃气上逆,膈气不利。本病初起多实,久病多虚。多由寒、热、郁、痰或正气亏虚所导致。本例患者为夏季过度艾灸所致,病情较为复杂,诸症繁多,临床辨证及治疗都较为棘手,今介绍本例患者的辨治经验,以飨读者。也提醒大家艾灸适者可施,不可滥用。

黄连汤治疗艾灸后呃逆1例

作者/周家程 指导老师/王东旭

患者孙某,女,42岁。因呃逆伴心悸间作半年余,于2019年3月4日初诊。患者去年夏季艾灸两月后,出现反复呃逆频频,伴心悸间作、胸闷心慌。自述心中有如坠坠不安,闷闷不乐。傍晚时段自觉手足心发烫,口唇发干起皮,上唇肿胀,五心烦热,进食冷饮时腹中冷痛,呃逆加剧。

患者半年来医院就诊,查血常规、13-C尿素呼气试验、空腹血糖、心肌酶谱、甲功、24h动态心电图、胃镜、甲状腺彩超等均未见明显异常,乳腺彩超示:1.双侧乳腺增生。2.左侧乳腺导管扩张,BI-RADS 2类。经口服倍他乐克及中药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于我科求诊。刻下:二便常,夜寐不安,入睡后干咳。舌质淡嫩,舌尖红,脉滑。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

患者因夏季艾灸过度,反受“火毒”之邪,耗伤心脾之阳

诊为:呃逆,寒热错杂证。

处方:黄连汤加减。

姜半夏9g、黄连3g、焦栀子9g、桂枝6g、茯苓30g、炙甘草6g、大枣9g、瓜蒌皮10g、枳壳10g、桔梗6g、仙鹤草30g、杏仁6g、柏子仁10g、酸枣仁10g、生龙骨(先煎)15g、生牡蛎(先煎)15g、厚朴9g。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日二服。

2019年3月11日复诊,患者呃逆症状已大缓,仍感胸闷心悸,闷闷不乐,睡眠改善,但仍于傍晚起自觉发热,入夜尤甚。乏力纳差,口燥鼻干,鼻道灼痛,口唇起皮可撕开。舌质嫩,舌尖红,苔微腻,脉弦滑。处方:3月4日方加太子参10g、淡豆豉9g、桑叶15g、枇杷叶10g。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日二服。

2019年3月18日三诊:患者诸症大缓,呃逆症状已消失,睡眠改善,入夜发热症状已消失。仍感咽喉部干燥不适,余无明显不适,食欲改善,二便常。舌质嫩,舌尖微红,苔薄白,脉弦。3月11日方加春柴胡9g、白芍6g。7剂,水煎服,一日一剂,日二服。

讨论

患者因听信艾灸馆对于中医“春夏养阳”预防保健理论作用的夸大宣传,于2018年夏季持续于艾灸馆进行艾灸保健两月余。因患者素体本虚,而艾性纯阳,“火与元气不两立”,壮火食气,火热之邪耗伤心脾阳气,损伤人体元气,以致阳气浮散于外。

“阳不足者,阴往从之。”体内心脾阳气不足,阴邪往从,阴阳相搏于内,形成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证。

加之前医以“腹中冷痛”而误用丁香、附子、炮姜、吴茱萸等辛甘大热之品,阳气因过度耗散而浮盛格拒于外,入夜阳气收敛而不能入阴,故而发热甚。心阳不足,阴火上冲,发为心悸,似奔豚状。脾阳不足,胃失和降,冲气上逆,发为呃逆。患者上热下寒,火不归元,阴阳搏结于内发为腹痛,进食冷饮后加重。病程日久,患者焦虑难安,闷闷不乐,肝气郁结,郁而化火,邪热更甚,煎灼上焦清窍,口燥唇焦。

法当收敛浮盛之阳,调和体内阴阳,以使阴阳升降有序,五脏调和。

《伤寒论》云:“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黄连汤平调寒热,和胃降逆。可治上热下寒,呕吐腹痛。又云:“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汤可去阴通阳,以治胸阳不展,气上冲胸。

正如《伤寒论方解》所言:“太阳经,经医误投泻下剂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等证未解,既未成痞,亦未结胸,心下不痞硬,按之亦不痛,但觉气上冲胸,胸满而微闷,脉紧躁而并居寸口,关尺部在相形之下反觉不鼓指。”茯苓杏仁甘草汤为金匮方,可舒展胸阳,治胸中气塞,短气。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曾以定心汤治疗心悸一例,今取定心汤之义,以方中三药,酸枣仁保其气、柏子仁养其血、生龙牡安其神。

桂枝亦可平冲降逆与仙鹤草配伍,为临床上治疗心悸怔忡常用之对药。并用栀子厚朴汤以治“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本方以黄连汤为主方,合用桂枝去芍药汤和茯苓杏仁甘草汤,共奏调和内外阴阳之功。方中用黄连、生栀子上清胸中之热,桂枝行气,上温心阳,下温中焦之寒,半夏、厚朴和胃降逆,使寒热和调,中焦得和,阴阳升降复常,痛呕自愈。用茯苓、瓜蒌皮、枳壳、桔梗、杏仁理气宽胸,舒展胸中阳气。酸枣仁、柏子仁、生龙牡、仙鹤草安神定悸,收敛浮阳。炙甘草、大枣顾护胃气,调和诸药。二诊呃逆已缓,上下阴阳相顺,但阴液已伤,故加用太子参、桑叶、枇杷叶、淡豆豉以清燥救阴。

三诊已大痊,效不更方,原方加柴芍疏肝养血,原方续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