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鼻头”的酒糟鼻:一温一凉两种方药,为什么都有效?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新经方实验录》,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芎䓖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生姜二两牡丹皮二两(去心) 甘草二两 半夏半斤 麦门冬一升(去心)

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张仲景

温经汤原文

- 医  案  一-

三十七案 温经汤证

徐某君案,女,38岁,辽宁省沈阳市人,2014年8月28日就诊。

主诉:酒糟鼻12年。

患者为沈阳人,亦是西医医务人员,10多年前调至北京某医疗机构工作,现经亲友介绍前来求治。

自诉大约在二十五六岁时,无诱因出现鼻头发红,毛细血管扩张,整个鼻头鼻翼充血,有时出现小疹子,其他亦无任何不适。睡眠、食欲情况皆正常,月经正常。曾经多方面西医检查,未检出螨虫、真菌等。10多年来,患者历经中、西医多方治疗,基本无效。4年前(34岁)足月顺产一婴,最近4年月经不太正常:月经量极少,有黑色血块。行经时间准确,无痛经,无胸胁不适感。经期怕冷,小腹部有轻微冷胀感,偶有口腔溃疡。

察:患者皮肤白皙,体态适中,精神面貌尚可,面部皮肤无异常。整个鼻子、鼻尖、鼻翼部色红暗,毛细血管明显扩张,未见丘疹,其他(-)。查前医中药处方,亦多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类方。

诊脉沉细缓,舌苔薄白,舌质淡。

此太阴证,温经汤主之。

疏方:吴茱萸10克,潞党参15克,嫩桂枝15克,白芍药15克,当归片10克,制附子15克,干姜块10克,白茯苓25克,大红枣6个,炙甘草15克。

五剂。

嘱:每月经期过后服用五剂,小火煎一小时以上,取煎液600ml,温分三服,于餐后一小时服,忌过食寒凉食品。

此患者一诊后再无消息,约五个月后的次年1月24日复诊

患者诉:回去后按医嘱共服三个月(15剂)中药,在服药10剂后病情明显好转,去年10月份鼻部红色甚至基本消失。月经情况亦有好转,月经量增加,已无血块,但经量似仍不足。中药近两个月未再服,鼻尖处又现二三粒丘疹,其他无异常。

察患者鼻部色泽已是基本正常,和周边皮肤无异,无毛细血管充血现象。

鼻尖部有二三粒散在小疹子,色稍红。

诊脉沉细,舌苔薄白,舌质淡红。

疏方:吴茱萸10克,潞党参15克,嫩桂枝15克,白芍药15克,当归片6克,制附子10克,干姜块10克,白茯苓25克,大红枣6个,炙甘草15克,阿胶珠6克。

五剂。

煎服法同前。

该患者未再复诊,日后从其亲友处得知患者已痊愈。

评:此案病人从其病史及家兄中药有效情况看,似乎符合西医瑰痤疮(又称之为红斑痤疮)的诊断。患者病史虽达12年之久,但病情不是太重,未导致不可恢复的皮损。玫瑰痤疮西医病因未明,亦无明确治疗手段。西医临床多以抗生素、维生素B类及调节神经药物治疗,可以临床缓解症状,但多不能有满意效果。

家兄尝言:中医诊疾不分内外妇儿科。此案也一如家兄其他病案,并未从皮肤外症入手,只从阴阳上寻根。此患者脉沉细,又素有怕冷,月经量少。阳虚之象甚是明显,为何10年寻医竟无一医识得?余每每恭展仲景先师《伤寒论》,通读原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研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但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未尝亦不感叹当今之医士每况愈下,与仲景先师之教导已是相去甚远矣。

一诊中患者经血有黑色血块,处方未用阿胶,因系虑其碍阳。二诊已无血块,但经量乃少,故复加阿胶生阴血,亦不可不知。

- 医  案 二 -

黄某某,男,43岁,泰州电解化工厂职工。
初诊:1986年8月12日,体胖颧红,鼻子下端绛紫色,皮肤粗糙不平,如杨梅状。自诉局部有热灼感,微有痒痛,舌质红绛,苔厚腻,脉弦微数,询之平时并不饮酒,溲黄,便不成形。
方药:黄柏15、知母10、大生地15、玄参15、苦参15、紫草10、丹皮10、焦山楂10、泽泻10、细木通6、甘草10,五剂。
另外用药:黄柏15、苍术15、硫磺粉10、苦参15、蛇床子15、百部15、雄黄粉10,煎水熏洗,一日数次。
二诊:1986年8月17日,症状全部消失,大便亦已成形,效不更方,嘱其再服五剂,外用药亦同前,以巩固疗效,求其根治。后方三月,一切正常。
【按语】此例内服处方方根是知柏地黄汤,外用处方方根是二妙散。王老师认为此病病机是湿热血热兼蒸之象,治宜清热凉血,另外用搽杀虫制剂。
以“升降和”纵观处方,大队清利湿热,凉血养阴右降之品,凸显处方主题是右降,只有甘草一味锁定中焦。外用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本案摘自《王抑非医案》

经方薪传之肾着汤

人生若如初见

扫码图书看的见    相见亦相念

中医学苑书友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