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传——江南风烟里的海宁查家

提到浙江海宁,我们总是会想起“人杰地灵”这四个字。这是一个盛产名人的地方,其自然环境也是美不胜收。其中,作为海宁三大中心镇之一的袁花镇则是全国首批绿化造林“百佳”乡镇,同时被评为海宁市首家省级卫生城镇。而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小镇上,活跃着一个历经几朝几代却风韵犹存的传奇家族— 江南查氏。

被称为“海宁第一望族”的查家,其命运的跌宕起伏在战火当中被淋漓尽致地演绎了出来。元朝末年,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由朱元璋带领的队伍与元军形成了对峙局面,百姓陷于颠沛流离之中。查氏祖籍在徽州六县中的婺源县(今江西婺源县),传至第17代孙查士睿,同样是饱受战乱之苦,母亲病故,查士睿竟无钱安葬。就在家人愁云惨淡之际,一位风水先生指点查士睿,村口的河边便是一块风水宝地,若是他母亲葬在那里, 能保后世兴旺。

“鱼归大海,岂能困于山中?”徽州战乱四起,查家已经贫困交加, 查士睿思虑再三,决定携妇将雏,举家迁往富庶江浙。走出这个徽州,或许能够求个安稳;走出这座大山,或许可以求个温饱。经过几番辗转,查士睿带领家人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查家兴盛的源地— 龙山(今海宁市袁花镇)。

或许真的应了光泽后世的预言,自明清以来,查家金榜题名中进士者有20人,具有入仕资格的举人76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官宦家族。清康熙年间,查氏家族进入鼎盛时期,门中子弟考取进士,入职翰林的大有人在,一时之间查家便有了“一门十进士,兄弟五翰林”的美誉。而成为名门望族的查家也颇受皇恩隆宠,康熙皇帝曾亲笔御赐“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的楹联,一应御赐匾额更是充斥着整个查家。海宁查家的尊荣名望,于当时的天下竟是独步一时。

查慎行

雍正年间,查家三兄弟—查慎行、查嗣瑧、查嗣庭都充任翰林, 查家又是一片大好前途。然而物极必反,荣盛如查家似乎也难逃盛极转衰的规律,不过话说回来,“时势造英雄”,或许正是接下来的遭遇,使得查家在数次惊魂甫定之后,逐渐打消了对于官场仕途的渴望,进而弃政从文,这才有了查家泽被后世的影响。

查家兴衰的转折始于两起朝政案件,其中一起便是震惊全国的“江西科场案”。这起案件的背景是雍正皇帝自登基以来开设的第三次科举考试, 查嗣庭以内阁身份被派去江西做乡试正主考。当时一共出了四道考题, 分别为取自《论语》的“ 君子不以言举人, 不以人废言”;取自

《易经》的“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取自《易经》的“其旨远,其辞文”;取自《诗经》的“百室盈止,妇子宁止”。这原本并无不妥之处, 然而一些“有心”之人却偏偏借此大做文章,称此四题前有“正”,后有“止”,分明是影射“雍正”的“正”被砍了头。时雍正皇帝刚“篡位” 不久,正是大力铲除异己,稳固皇权的阶段,听到这样的说法,自然起了疑心。再加上《历代年号论》的作者汪景祺曾言“正”字有一止之象。意思是说凡带有“正”字的年号“皆非吉兆”。同时还列举出了历史上“正隆”“正大”“至正”“正统”“正德”等没有得享延祚的皇帝所用的年号。这在雍正看来,实属近乎诅咒的“悖逆之言”,而汪景祺自然免不了获罪而死。此时查嗣庭的考题竟与“一止之象”用意相同,雍正盛怒之下判处查嗣庭大逆之罪,致其后来病死狱中,查家上下多受牵连,斩首流放者不计其数,荣盛之门顿时堕入低谷。

查慎行因年事已高被释放出狱,然而遭此变故,门中子弟早已所剩无几,查慎行面对如此惨状,最终忧惧而死,时年78岁。这一年是雍正五年

(1727年),“江西科场案”不仅使得海宁查家遭遇重创,整个江西地区都被敕令停止乡试、会试三年。

白驹过隙,转眼又过了百余年,时至光绪年间,查家传承到了查文清的手中。查文清是光绪十二年(1886年)的进士,也是查氏家族的最后一位进士,时任丹阳知县,其为官公正廉明,颇受百姓爱戴。查文清原本以为,查家可以重拾祖上遗业,进入官场,仕途顺利,然而一次与朝廷义愤填膺的对抗,使海宁查家再也没有涉足政坛。这便是影响查家命运的第二次案件—“丹阳惨案”。

19世纪40年代,中国进入“五口通商”时期,一些宗教教义在沿海地区逐渐传入中国,传教士大多打着传播教义的幌子,实则是作为帝国主义侵略中华的急先锋。60年代,中法签订《北京条约》,法国传教士得以在华租买田地,建造教堂。由此,教会势力便如同洪水猛兽般侵入了中国内陆。大小教堂在长江流域星罗棋布,有些传教士大肆收纳信徒,并鼓动他们欺压民众,拐骗残害妇女儿童。

教堂之中设有“育婴堂”,是专门为收养弃婴或是失去父母的幼儿开设的。光绪十七年(1891年),江苏丹阳县民众在教会墓地中发现了70余具婴儿的尸骨,经查证,育婴堂内竟无一活婴。面对这一惨状,百姓激愤扼腕,怒火之下,众人群起点燃了火把,把这座天主教堂烧成了灰烬。

丹阳惨案发生之后, 相邻的县镇民众纷纷响应,一场反洋教斗争在烧教堂、驱教士、反洋教的口号与行动之下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反洋教斗争迅速震惊全国,被朝廷称之为“辛卯教案”,而迫于外国列强的压力,清政府只能派遣官兵进行镇压,并且派遣官员调查此案,敕令查文清找出此案的领头元凶。

面对惨案,查文清激愤难当,表示即便面临朝廷压力,也要拼尽全力为民众讨回公道。时任镇江知府的王仁堪素有“直言敢谏,清流风骨”之誉,查文清便义愤填膺地向他复述了整个惨案的情况,随后二人同赴惨案现场。在惨状面前,二人一方面为死者感到悲愤,一方面也为民族的危亡而担忧,哀痛之下,竟然相对流涕。

邻县官员在朝廷的压力之下, 已经抓捕了一些“暴动民众”,而查文清则公然“抗旨违令”,并未逮捕一人。丹阳百姓明白,查文清为了替他们开罪顶着巨大的压力,为了保住这位为民请命的好官,两位丹阳县的壮士自称是领头之人,甘愿入狱领罪。面对这一状况,查文清与王仁堪各自在桌上写了一个字,查文清写了一个“放”,王仁堪写了一个“走”, 既然心照不宣,那就决心为民请命!于是,查文清趁着夜色将两位义士释放,嘱咐二人远走高飞。第二天查文清又秘密通知参与本案的几十人,即刻外出避祸,暂避风声。而他自己却将一应“失职”、“纵使罪犯逃逸” 的罪名揽了下来。

面对这样的局面,朝廷当中有很多正义的官员纷纷出面为查文清请命,请求朝廷从宽处理,最后朝廷的判决是“甄别参革”,革去查文清的官职,也算是给列强一个交代。查文清这个丹阳知县,只做了短短5年。

革职赋闲的查文清在海宁过起了隐居的日子,“无官一身轻”,查文清开始读书以自娱,并且置办了一座义庄,以此来造福乡里。他编写了一部《海宁查氏诗钞》,有数百卷之多,对查家的后世子孙产生了不俗的影响。

1915年,中国进入民国时期,日英两国与袁世凯就《二十一条》展开商谈,国人爱国热情高涨,国内反对呼声日渐走高,民族气氛形成了剑拔弩张的局面。然而这样紧张的气氛却并没有影响海宁的查家,因为此时的查家正在办喜事,查文清的儿子查枢卿与海宁硖石镇的名门望族徐家的女儿徐禄缔结连理。而这位徐禄便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堂妹。

婚后夫妻恩爱、琴瑟和谐,徐禄为查家添了五子二女。婚后第十年,夫妻迎来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这个孩子便是金庸。

“江西科场案”与“丹阳惨案”使得海宁查家从此无缘政治,而弃政从文的查家随着金庸的出生,开始了下一个传奇历程。

本文摘自《金庸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