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生活》-119【麦杆画】
麦秆画,顾名思义便知是用麦秆作画,它和剪纸、布贴同属于剪贴艺术。这种工艺是随小麦传入我国而开始,那么小麦又是何时传入我国呢?据战国《穆天子传》记述,周穆王时,新疆、青海一带部落馈赠的食品中就有麦。 商周时期,麦子已由西亚进入黄河中下游地区。《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麦子已是中原地区司空见惯的农作物。
溯源追根,先人们的茶余饭后已经开始追求生活之美,懂得利用麦秆作画装饰自己的居住之地,从视觉开始探寻艺术之美。据秦怀王墓出土的麦秆画,我们看到了两千多年前麦秆画的鲜明色泽,古朴本色。麦秆画因小麦而生,在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历代传播。它虽然来自民间,古时却是皇家贡品,居于高堂。后随着人口迁徙,匠人们在国内各地开花散叶,形成了南北共有的民间手工艺术。尤以潮州、河南、河北、山西为代表,形成了各有所长的艺术风格,将这种民间瑰宝传承发扬。
随着探访的脚步走进石楼县,白文平老师让我们开始真正了解麦秆画。白老师说:“麦秆画从隋唐时代开始,工序稳定到熏、蒸、漂、刮、推、烫、剪、刻、编、绘等,充分利用麦秆本身的光泽、纹彩和质感,进行剪裁和粘贴而成。后期加入了染色技艺。在制作出的人物、花鸟、动物等图案上巧妙点染,让画作更加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白老师将墙角堆放的麦秆一一精选,将工作台清理有序,随着他的解说与演示,我们对于复杂的制作工序渐渐清晰。1、构思:和所有的画家一样,完成作品的前提需要好的构思。麦秆画的题材丰富,涵盖人物、人体、建筑、风景、花卉、花鸟、卡通、动物、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艺术风格可兼现代与仿古。这样的过程需要艺人融合古典与时尚元素,将所见所闻与麦秆画的特色制作技能完美结合,提炼生活并升华。构思吸收了中国画、版画、剪纸、漆画以及油画等诸多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天趣合一,恰到妙处的意境,给人一种反朴归真的艺术享受。
2、选材:从地里采取粗壮、匀称、有一定长度的麦秆,割下麦秆要加倍小心,稍有破损或颜色不对都不能采取,要跟处理易碎品一样轻拿轻放。然后裁选第一节在阴凉处晾干,直到流失掉水分的麦秆呈现浅黄色,泛出自然的光泽。
3、软化:将阴干的麦秆剥掉皱巴巴的外衣,压在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熏蒸。浸泡、熏蒸都是为了软化麦秆,温水浸泡后把麦秆放到锅里,熏蒸十分钟左右,也可在80℃以上的水中煮十分钟,目的都是让麦秆不再脆弱,蒸汽、高温会让麦秆增加韧性,有利于下一步的破蔑。
4、染色:根据需求,将部分麦秆用植物颜料加温浸泡,让彩色分子充分融入到麦秆中,渗入麦秆的每一寸肌理,这样就可以固化色彩,达到不褪色、不掉色,获取五彩纷陈的效果。5、破蔑:用剪刀和裁纸刀豁开麦秆,下刀要准,保持刀口平整,线条流畅。手上拿捏力度要合适,不可以在麦秆上留下指甲印或其他痕迹。
6、刮制:使用刀片将麦秆背部的粗糙物质去除,仔细清理掉里面的内膜。7、薰烫:古法用烙铁,现在改电熨斗。温度升高后在每一条豁开的麦秆条上游走一遍,让翘头的麦秆服帖平整。接着再用电烙铁根据作品需要烙烫,留下深浅不一的烙痕,温度与手法的结合让麦秆表面形成深浅不一的色差,给作品平添一份古韵,一丝生气,一份灵动。
8、剪丝、黏丝、剪型:根据构思,将平整好的麦秆粘贴成片,然后剪丝、剪型。作品中有羽毛类的,需要剪丝,先用剪刀剪碎,然后拿镊子一根一根对接、黏粘。有的羽毛加起来有几千根,尤其是小鸟腹部、颈部或者翅膀底下的羽毛,需要一根根细丝从外至里、从下往上一层层粘贴,直到羽翼丰满。这一步尤其考验艺人的耐心、细心,一幅大的作品往往需要几个月来完成。此时的工作台铺满了大小不一的麦秆片、丝,杂乱无章,只有艺人可以看的懂其中奥妙。
9、贴图:用剪好的型片,依据构思逐一粘贴,如一片叶、一朵花、一枝桠,都要完整、有序。再用不干胶粘贴在底布上,画作便跃然而出。10、装裱:和所有的画作一样,麦秆画也需要装裱,作画艺人会吸收融合国画的装裱技术,比如把浅黄与淡咖啡色,搭配以墨黑底色,灿然成锦又不落凡俗,格调质朴又神韵悠然。
一颗玲珑心,一双灵巧手,佐以耐心、毅力以及审美能力,利用麦秆的线条,质感,色彩,将普通的麦秆神奇地变幻为画,写意出大自然的无限柔美,寄托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脱俗典雅的情趣。
我久久凝视着画面,任思绪随线条、色块流动。画面中那些麦秆散发着清雅的韵味、淡淡的乡土气息,如一首美妙的乐曲让人沉醉其中。窗外有凉风吹入,我仿佛看到了荷叶颤动、荷花飘零。眼前这所有的一切恰好拂去了尘世间的喧嚣,让人忘却了烦恼。
收回远去的心思,细数点滴过往,人生何尝不是一幅麦秆画,只有合理利用、倾尽所有、珍惜相遇、懂得取舍,以一笔诗情,一剪光影,任山高水长、红尘漫漫,在烟火与诗意的融合处,寻得方寸美好,告慰似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