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农村清明上坟“前三后四,左五右六”是什么意思?
农村清明上坟
“前三后四,左五右六”是什么意思?
关山听风
“前三后四,左五右六”是清明节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祭祖扫墓风俗和时间不一致产生的,是一种给人们划定大概时间范围的说法,实际上是民间因春耕生产忙碌,或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时上坟,在祭祖扫墓时间上一种宽容的说法。
古代三个春天节日的融合
历史上以祭祖扫墓为中心的清明节,宋朝时才确定,之前有上巳、清明、寒食三个日期相近的节日,上巳风俗是郊外游春、春浴、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等。清明风俗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是一种春祭习俗,既祈求自然风调雨顺,也祈求祖先保佑,追思先祖,有祭祖之俗,但并不一定扫墓。寒食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民间传说是为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属附会之说,其实在介子推所处时代之前,寒食节早已蔚然成风。自宋元时期,上巳、清明、寒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祭祖扫墓为主要内容的清明节,上巳节消失,寒食从唐朝时的三天缩短为一天,且置于清明节前一天,但其禁火的习俗已逐渐消失。明清皆承前制,清明节习俗沿袭至今。
古代祭祖扫墓习俗
历史上祭祖扫墓并非清明节的专利,古代祭祖扫墓是与丧葬直接相关联的祭祀活动,是丧葬的一种延续。古代民间上坟祭扫、烧纸,初丧时多以七数为期,逢七必祭,以七七为终局。以后逢忌日必祭扫,每年一次,民间不同地域有三年、五年、八年、十年的讲究。今天,此种习俗在我国少数地区依然保存,但大多数地区分成两种统一祭扫,一是上新坟,时间一般在春分节前完成,二是上老坟与祖坟,在清明节期间完成。两者均是每年一次。除此以外,我国有一些地方还有七月、九月、冬至、春节上坟祭扫的习俗,其中有此地方在这些时间上坟祭扫比清明节要隆重得多,有的地方则只有春分前或清明节一次。
民间为了否定过去上坟过于频繁,且每逢去逝之人的忌日都要停工休息,耽误生产,有的地方形成了一种新的风俗,认为上坟过于频繁对家庭不好,成为一种禁忌。
上新坟的“左五右六”之说
我国很多地区至今依然有上新坟的习俗。上新坟的时间就不是清明节,而是以春分为界,大多数又是在惊蛰之后,春分之前,南方人称之为“挂畲”,是为了区分清明时的“挂青”。挂畲不同地方时间不同,少数地区为一年,多数地区为三年。挂畲其实就是丧葬的延续,孝子孝女上坟时依然要戴孝,依然请风水先生或道士,要给新坟添土。一年或三年是一个阶段,结束后每年只挂青而不再挂畲。
上新坟来源古代“新坟不过社”之说,“社”有春秋两社,春社一般在清明节之前。古代以立春后戊日为准,定为第五个戊日,也就是离春分最近的一个戊日。因古代戊日称之为“戊日”或是逢戊,又称“六戊”,按六十甲子的排列顺序,每六十天为一轮,凡是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就叫戊日,即戊字排在前的为戊日。因这种记日子的方法比较复杂,没有一些文化知识的人难弄清,也不好记,而古代平民百姓有文化的很少。于是,就选了一个简单的办法,用离第五个戊日最近的二十四个节气中的春分为界限,更为适用。这样以来,除风水先生外,一般的人都不记戊日,只记春分。
过去上新坟不是随便在春分前挑个日子就行,既然要请风水先生参加,就得按风水先生的那一套行事,上新坟要择吉日。这种风俗直到今天,一些农村依然笃信上新坟的“吉日”。此种所谓的“吉日”,因要依孝子孝女的生辰八字来排,就会有戊日前和戊日后,古代戊日前为左,戊日后为右,“左五右六”加起一共十一天。风水先生一般就在这十一天内挑选“吉日”。后来民间一些人家请不起风水先生,自己定日子上新坟,于是,就以春分为基准,使用“左五右六”的方法,即春分前五天为左五,春分后六天为右六。古人尊左,认为左五为最佳日子,右次之,如果错过了左五的日子上新坟,春分后六天还是可以的上新坟,只是日子次些。因此,民间虽然有“左五右六”,但上新坟一般都选择在春分前几天。
清明祭祖扫墓的“前三后四”
也许是古代清明节是三节融合的缘故,可以说各地的清明风俗多种多样,即使是同一个县,同一个乡镇,其清明的习俗也会各不相同。如,有些地方禁外嫁女上坟,有的地方却要把外嫁接回来上坟。有的地方禁止女人(儿媳孙媳之类)上坟,有的地方上坟女人必须参加,还要到坟头上煮饭吃。有的地方只准家庭或家族人上坟,忌外面的人参加,有的地方则要请外姓的客人来上坟,请的人越多越好。如此等等。
在上坟的时间上,有的地方必须在清明前上完坟,有的地方则宽松得多,清明前后皆可上坟。有的地方一刀切,只能是清明前祭祖扫墓,清明后就不算数了,有的地方讲究“二月清明挂在后,三月清明挂在前”,同时还讲究“前三后四”。
“挂”就是“挂青”,也就是祭祖扫墓。后一种风俗中的“前三后四”,其实是针对“二月清明挂在后,三月清明挂在前”而言的。也就是说,清明节在二月,一般来说清明节以后祭祖扫墓是最好的,但在清明节的前三天也可祭祖扫墓,只是寒食节除外;同样的道理,清明节在三月,一般来说清明节以前祭祖扫墓是最好的,但清明节后的四天也可以祭祖扫墓。
还有一些方则认为“前三后四”是祭祖扫墓最佳时间。有些地方则把“前三后四”“左五右六”联系来讲,认为在“前三”之前的五天,在后“后四”之后的六天均可以祭祖扫墓,或者说在清明节前五天,与清明节后六天都可以祭祖扫墓。我们当然不能说这种说法是错的,地方风俗不同而已。
对“左五右六”误解
有一些人想当然,把“左五右六”说成是祭祖扫墓那时的时间,认为是早晨五点到六点,这就望文生义,错得没有边了。
其实这种说法之错,非常容易鉴别。中国古代人是不用二十四小时数字记时的,也就是说没有五点钟和六点钟之说,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用的是十二个字记时。再说,清晨五点到六点,如果是开车到今天的公墓祭祖扫墓,也许做得到。但在农村,一些在当地居住几百年以上的家族,谁家的老祖坟不是有多处,相差的距离又比较过远,还有的祖上在一定范围内反复迁徙,其祖坟到处有。因此,每逢清时节,像这样的家庭和家族都是早出晚归,要用三四天才把祖坟走完,一天的清晨五点到六点能做些什么呢?
凡是牵涉到历史民俗文化,我们可不能用现在的十进位制秤的两数,等同于是古代十六进位制秤的两数,古代一两的重量与现在一两的重量是不一样的。
本微刊原创文章,均为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微刊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微刊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古苗疆那些事儿”(作者直接授权除外)。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微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谢绝交换,谢绝有偿刊载(入册、入典),谢绝无偿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