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带你走黄河》---40【西阳村—匼河古会】

大山带你走黄河

黄河向南流到风陵渡,折而向东,归于正道,浩浩荡荡向东而去。大河转向的地方,也是人杰地灵之地。我曾多次走过这里,耳濡目染许多有关这块土地或曾经发生在这里的精彩,试图寻找一种隐形于这些精彩故事背后的密码,人类文明的久远程度与文明程度有着怎样的关系?又是如何呈现给我们?

再一次行走,选择了初春,也选择了从风陵渡开始。风陵渡,传说因风后陵在此而得名。黄帝与炎帝战于“涿鹿之野”,炎帝驱使大雾困黄帝之军,黄帝贤臣风后制造“指南车”,突出重围。风后却战死于此,黄帝把他安葬于渡口。

这里又是河东、河南、关中咽喉要道,多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过曹操伐韩遂、马超,西魏宇文泰破高欢等著名战役。

战火燃烧过的痕迹早已随风而去,而炎黄文明却由此开始。现在的芮城县风陵渡镇南端匼河村一带,二月二那天,有延续了近两千年的“匼河古会”一直神奇传承。

据资料记载:“村民们会在当天祭祀五岳之首的“黄飞虎”神。祭祀队伍浩浩荡荡,有手执饰有龙图案的鸾驾仪仗队;有抬着两座置有泰山神神龛的轿子队伍;有扮演泰山神‘黄飞虎’的骑着牛者;有扮演成粗犷强悍的天神、地祗、武将、文臣及八仙、俗神的;有赤身裸体,腰系土布裤衩,身背铡刀、冰块、石磨,肩扛粗大的房檩,手执铜锣,大展阳刚之气的。古会活动显示了由娱神到娱神兼娱人,再到庆节娱人的演进轨迹。”

说到匼河,我们有必要了解另一个名词“匼河文化”,它是华北旧石器两大传统之一的“匼河—丁村系”的重要代表。其地质时代属中更新世早期,与蓝田猿人文化和丁村文化较为接近,可以认为匼河文化上承蓝田猿人文化,并发展为旧石器中期的丁村文化,在文化发展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性质。因为这一文明发掘于匼河,所以称之为“匼河文化”,其实,这一文化属于“史前时代”,是否与“匼河古会”有直接的联系,我们无从考证,但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知道这里有着悠久的人类发展轨迹。

我们从风陵渡镇穿行而过,很快便到达匼河古村,多次打听,我们只是找到了一座供奉着泰山爷“黄飞虎”的小庙(建于一座黄土坡下的两眼土窑),只有一位妇人守候着,早些时候的老庙现在已是一所小学了。我们进庙祭拜后,再次向妇人打听着古会的信息,却得知今年匼河村的古会只有一台蒲剧的演出。许是看出了我们的失望,妇人热情地告知,相隔一公里的西阳村会有“匼河古会”。西阳村是一个隶属于匼河的村庄,也是古会的参与者。

第二天,我们早早寻去,刚到西阳村口,墙上的一幅告示、到处忙碌的人们让我们瞬间兴奋起来。正如资料记载一样,这里也有一座古庙,古庙的院里早已站满了来自四乡八邻的古会追随者,她们的祭拜仪式很快便在庄严的民乐中有序开始,所有的人都一脸肃穆,献上贡品后虔诚行礼,口中念念有词。

随着太阳的升起,村里热闹起来,好像突然之间街道上便挤满了人,个个穿红挂绿,欢声笑语,整个村庄瞬间便陷入欢乐的海洋。我没有丝毫的准备,很快便被一张张率真的笑容所感染,我笑了。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毫无来由的笑,笑的毫不掩饰、肆无忌惮。我已忘记多久没有这样笑过,直到笑出了眼泪。

笑声将整个村庄沸腾,眨眼间,人们移形换影,24个方队已有序排列,隐隐的鼓点传来,仿佛故意表达着人们难抑的兴奋。一位老者,手擎东岳大帝的旗幡,威风凛凛,站在队伍的最前面,满脸的皱纹中露出笑意连连。他已是93岁高龄,是村里年龄最长的老者。在稍后的队伍中,我又看到了年仅5岁的儿童,他们更是笑声清脆。

这是一个仅有2000余人的村庄,竟然可以有24个方队,我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也怀疑自己的判断,问过几位乡人,得到的答案是,除了襁褓中的婴儿,除了不方便出行的病人,这就是全村人参与的一场狂欢。

每个人即是表演者又是观众,舞者是欢乐的,洋溢着满面的笑;观者是喜悦的,爆发着开怀的喜。我忽然便明白,古会之所以传承两千余年兴盛不衰,正是这样全民参与的形式而决定,而这种形式地存在,无疑是这里独有的民风所致。

我回忆走过的时空,灿烂的笑容遇过很多,但这样众多的笑脸同时绽放却很是少见。我思考了很久,以为这样的行为恰恰反映了一种文化自信。回顾历史,只有自信的朝代,自信的文化才是全民同乐的盛世。从“汉、唐”到“宋”,我们感知了那种文化自信的辉煌。匼河人有这样的底蕴,也有这样的自信,让远古的祈福活动不再是庙堂之上的神秘跪拜与战战兢兢,而演变成了一种全民参与、人神共娱的狂欢。

欢乐的队伍继续在村里流动,无论大街还是小巷,他们走过每一家门口,把欢乐的笑声送进每一个庭院,让那些不能出来参与的人听到,融进这笑的海洋。汉子们仰天大笑,敲响了震天的威风锣鼓;老人们会心微笑,击响了远古韵味的背锣;女人们嫣然巧笑,惹动了轻柔的春日暖阳;孩子们纯真大笑,追逐着温馨的幸福梦想。

队伍最后走进了广场,古会在一位71岁高龄舞狮者的矫健身姿中推向高潮。这就是“匼河古会”,一个真正的大河之畔的狂欢节。她从远古走来,带着6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底蕴;她从大河的滚滚黄砂中走来,跳跃着黄河文明的乐章。匼河的汉子和婆姨们用她们热爱生活的心笑播着快乐和希望。

虽然没有寻到本文开头所描述的那样一个“匼河古会”,却感受到了率真的、毫不掩饰的笑的海洋,我应该可以微笑着离开,在以后的生活中开始笑对人生,不再需求的太多,不再无度的索取,回到生命本真的样子。

END

相关链接

《大山带你走黄河》---35【秋天的村庄】

《大山带你走黄河》---37【壶口瀑布】

《大山带你走黄河》---33【石家湾】

《大山带你走黄河》---32【黄河那道湾】

《大山带你走黄河》---31【三交】

(0)

相关推荐

  • 【地名文化】想了解涉县村名趣闻?看这一篇就够了!

    涉县村名拾趣 涉县地处太行山,村镇聚落地方特色显著,(更乐)"太行巨村".(原曲后山)"五里十仨村".(河南店镇神头乡)"十八个岭后二十四个宽嶂&qu ...

  • 「写作坊·美文」王娟娟|西阳河畔

    作家新 干线 西阳河衅 我喜欢夏天,太阳在下班时,还在普照大地,与夜色还有一段时间.我可以利用这个空隙,完成在垣曲境内的小旅行. 前几日,在"晴天小屋-百度贴吧"微信群,看到有朋友 ...

  • 朋友,告诉你,这里是白水......

    有词赞曰: 渭北白水   千年名邑 字纸陶酒   源于斯地 四圣智慧   千秋功绩 ...... 凡有河流经过的地方,大多有人类繁衍居住.洛河.白水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白水人.很早很早以前,黄帝时期这 ...

  • 白马津头的畅想   文/郑国联

    唐诗人高适 <夜别韦司士得城字>诗云:"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宋朝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诗中写 到"白马津头春水来,白鱼犹喜似江淮 ...

  • 【河南】《智泉流韵》首席作家王长伟最新原创散文《叶邑古镇话千秋》

    叶邑古镇话千秋 风从叶邑走过,吹散许多传说,只留下叶邑城的故事,被人民牢牢记着.叶邑是个古老的城,风景独特,地理位置优越.澧水环叶邑西北端,烧车河(昆水)绕西南与澧水在叶邑东北处交汇.环山抱水,形成了 ...

  • 《大山带你走黄河》---45【祁家河】

    大山带你走黄河 过了平陆是夏县,地图上如此排列,但是要沿着黄河岸边顺序而行却有些困难.黄河流过夏县的地段很短,仅约12公里,流域都在祁家河乡境内. 第一次行走,是秋季.车过曹川镇,山路正在维修,沿途经 ...

  • 《大山带你走黄河》---21【西湾】

    大山带你走黄河 西湾离碛口镇仅一公里,沿湫水河逆流而上卧虎山下便是.村子临山而建,窑洞渐次登高,最高处可达六层.隔湫水河远望,西湾村宛如天地间一幅古朴的立体实景山水画卷,错落有致,气势宏伟.前临湫水河 ...

  • 《大山带你走黄河》特刊---新书【问俗-黄河的祈福】

    <问俗-黄河的祈福> 一条大河,她叫黄河.千百年的岁月中,她孕育着两岸所有的生灵.她用博大的胸怀,接纳着岸边的世事变迁,倾听着岸边人们的虔诚祈祷.她用亘古不变的涛声,包容着.给予着--世代 ...

  • 《大山带你走黄河》---51【印迹】

    大山带你走黄河 脚步踏入保德境内,继续向南,我们会发现河道的山崖上有很多浮雕岩画.它们一直绵延到临县境内,在百里有余的范围内断续出现,有些甚至偏离河道较远,有上千米之遥:有些在河道边高高的山上,有几十 ...

  • 《大山带你走黄河》---50【龙门】

    大山带你走黄河 从壶口顺流而下约50多公里,两岸高山耸立,如刀削斧砍.黄河被挟持在窄窄的山涧,水流湍急,如不屈的蛟龙被困.这里是石门,被缚成一束的大河,开始不甘的抗争,近5公里的腾挪格斗,终于从龙门喷 ...

  • 《大山带你走黄河》---49【柿子熟了】

    大山带你走黄河 黄河拐入河东地区,我们便可以看到很多柿子树.尤其是深秋或初冬季节,很多柿子树,叶子脱落后,红的.黄的柿子便挂满了枝头,点缀在黄土高原的沟壑中.远山背景下,那些柿子格外醒目,孤绝而耀眼. ...

  • 《大山带你走黄河》---48【蒲州古城与蒲津渡】

    大山带你走黄河 去往蒲津渡之前,必然先路过蒲州古城遗址,古城现存有一些残垣断壁,散落着在夕阳下试图述说曾经的辉煌. 蒲州,从"舜都蒲坂"到唐代中都,这里在清朝之前一直辉煌,地位十分 ...

  • 《大山带你走黄河》---47【永乐宫】

    大山带你走黄河 永乐宫,现址位于芮城县城北3公里处,建筑坐北朝南,宫墙环绕,树木掩映,整体呈现出一种雅静的风格,很是符合道家气质.我信步入院,先沿中轴线从南到北,依次跨过宫门和无极门,拜谒了三清殿.纯 ...

  • 《大山带你走黄河》---46【大禹渡】

    大山带你走黄河 从日出到日落,整整一天,我都在这里.这是一个远古的渡口,一直延续到今天依然活着.有一位传说中治理黄河的大德站在高处,注视着上游的龙门,下游的三门,他也一直活着,活在华夏文明中,活在千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