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木桶土蜂蜜,连秦岭一白也掉进坑里了!
今年的木桶土蜂蜜产量,只有去年一半左右。
七八月份的雨水较多,好在九月份天气晴朗有所弥补。怎奈国庆假期阴雨不定十来天,开箱取蜜时状况很惨。
经常割蜜的西山地区,今年很多家庭颗粒无收。他们看着蜂箱里的大量空脾,剩余的蜂蜜勉强充当越冬口粮。
人定胜天,对天然蜂蜜来说几乎很难。
蜂群越冬问题,最开始的科普文章已有说明。
《国产蜂蜜还能不能吃——白糖篇》也有详述,从花期转场、阴雨天气、取蜜不当、越冬饲喂方面进行普及。
白糖几乎成为养蜂业无法避免的问题,这也是国内大环境特性所决定的,关乎身家性命很难单纯用道德评判。
吃白糖的蜂群,自然不如吃蜂蜜花粉的。
厚道些的蜂农,会自留底膛蜜去喂蜂群。
根源,是活框规模性的问题。
木桶土蜂是捎带散养的,而且在野外分布凌乱。每家百十斤的产量都很难卖出去,鲜有费工费钱的倒贴情况。
正因为规模散碎难以盈利,所以沦为留守老人的顺手活。他们对待蜂群的感情,和规模化蜂场近乎两种行业。
类似于传统手工,年轻人往往不愿接力。
今年在西山地区,秦岭一白只取到二百多斤蜜。
木桶土蜂完全取决于气候状况,蜂蜜整体品相比去年略低。加上那段时间气温较低,过滤的难度也有所增加。
《蜂蜜上层有些小黑渣,到底还能不能吃》有说明,捣碎巢蜜用细网过滤出液体蜜,关键步骤在于外界温度。
蜂蜜在温度低时会变浓稠,巢脾碎屑很容易堵塞网孔。写那篇文章时还给新手支招,结果自己今年就着道了。
遭遇气候不稳定,人力作用其实很微薄。
此前说过加工厂的做法,先将原蜜装进大罐里预融,受热变稀后进行过滤浓缩,最后的成品外观会非常漂亮。
秦岭一白没有相关设备,只有一台手动挤压的压蜜机。更何况区区几百斤蜂蜜,管路残留至少要损耗数十斤。
就像那篇文章中所说,吃巢蜜为的就是嚼蜂渣,一口下去能嚼出好几个口香糖,巢和蜜都是蜂群酿造的物质
只有木桶土蜂完全自然筑巢,过滤蜂蜜后留下的蜂渣会被熬成蜂蜡,除了用来招蜂以外会被加工成活框巢础。
尽管理由万万千,瓶装蜜里的小黑渣有碍观瞻。
去年十月份取的老蜜,今年八月份提前卖完。
很多老客户耐心等待新蜜,赶上这样的年景也很无奈。秦岭一白忙着带娃有些疏漏,个别蜂蜜里残留小黑渣。
按照以前的经验闷头操作,过滤到桶里的光线比较阴暗,装好瓶对着窗户拍照片时,才发现残留黑渣的问题。
蜂蜜在桶里静置数日,小黑渣逐渐漂浮到最上层。
所以开始灌瓶的黑渣较多,挑出来留着自己吃或送亲戚。用勺子灌装时搅散的小黑渣,就跟着蜂蜜混进瓶里。
看着个别悬浮的小黑渣,木已成舟都没办法返工。秦岭一白发朋友圈说明情况,收货不满意由我负责退货运费。
尽管没有一个人退货,但是心里还是有些内疚。
蜂蜜品相略差,这是老天的事。
没有彻底过滤,这是我的失误。
唯一补救办法:静置数日等待黑渣浮上来,用勺子刮掉上面浅浅一层。
写出近百篇蜂蜜文章,却被自己的粗心大意打脸。
第一批土蜂蜜做巢蜜没影响,挑选出来黑渣略多的瓶装蜜,其他的已经全部发完,深深感谢大家理解包容。
西山地区收获惨淡,后续土蜂蜜在陇县周边。宝鸡北面单向近两小时车程,气候雨水影响没有西山那么大。
今年的气温比往年偏低些,国庆期间又遭遇十来天阴雨。从陇县割回来的蜂蜜,比之前西山的更不好过滤。
不用马后炮补救了,直接开空调提升温度。
第二批蜂蜜解决掉黑渣问题,代价是成本直接上涨。我希望蜂蜜和文章能够精品对等,身心安处是吾乡吧。
对于西山的父老乡亲,祝愿他们明年能大丰收,我留下话:如果有其他好品质山货,我抽空过去现款收货。
新蜂蜜已经开始结晶,新一场轮回也开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