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自行车记忆

自行车记忆

我家住在正红乡庞庄村,这里北邻大洼,西接糜滩的三村交界处,既无通衢大道,又无舟楫之河,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是兔子不拉屎的穷乡僻壤。“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与外界连接的是不起眼的乡间小道,高低不平,蜿蜒曲折,路面宽一尺有余,且沟沟坎坎,车辆行走不便。不是人们特意为难自己,自我封闭,而是那个落后年代落下的特有印记。对当地发展缺少统筹规划,惜地如金的农户,岂能轻易让土地不长粮食而变成路呢。没有路,交通就是一句空话。所以搬运货物只能肩挑背扛,没有一件像样的交通工具,那是自然而然的了。连再普通不过的代步工具自行车也成稀罕物,特别是对尚未走出村庄的孩子来说,见过自行车的也是屈指可数的了。

第一次见到自行车,那是在我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离家不远,二三里路,校名为“常年小学",据说是用烈士万常年的名字命名的。下午四五点钟,我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往家走,只见家门口族拥着一帮人,有长者有年轻人,他们围成一圈,指指点点。出于好奇,我紧跑几步,钻进人群。一看是辆很破旧的自行车,前后轱辘裸露在外,挡灰板荡然无存;龙头上刹车把不见踪影,给我的印象就是几根铁管连成的架子,与想象中的秀美自行车太大落差。“李乡长,这车买多少钱?”围观的人打听问价。“二十几块。你看值不值?”父亲嘿嘿一笑,边介绍价格边询问意见。父亲建囯初期任天台乡乡长,现已调至供销社系统,乡邻还是老称呼不变,以示亲热。在一个个笑容可掬的面容上读出一份真诚,并无媚意和讥讽。父亲单位离家十几里,节衣缩食咬牙买了这辆自行车。此车虽然破旧,但毕竞减轻了步行跋涉之累,乡邻们在羡慕之余,还不停地啧啧称赞!因为在经济困顿的年代,买辆二三十元的自行车也不是容易的事!

看到自行车被大家赞赏有加,我对这辆旧自行车的负面情绪一扫而空,有点虚荣的内心突然萌动起来,自豪的神情溢在脸上。自行车是钢铁造成的,钢铁就意味着强大,那是无坚不摧的材料,斧头菜刀,锄头铁锹,哪一件不是锐噐,拥有它,就拥有强大。面对平时有一把水果刀就能炫耀一番的伙伴,我也享有吹嘘的资本了。于是看一看,摸一摸,上下打量,似乎要把这辆自行车的构造看得透透彻彻,藏到心里,像藏宝者遇到神奇宝贝一样认真把玩。

第二天我迟迟不肯上学,妈妈催几遍了,我还是背着书包围着自行车转来转去。妈妈似乎看透我的心事,问:你是不是想坐爸爸自行车上学?我羞涩地点点头。

“坐车不要晃动,晃动车行不稳;脚要外扬,不能被轱辘卡住。”交待完注意事项,父亲带着我出发了!我洋洋得意,如沐春风,享受美好,尽力寻找脚不落地的腾飞感觉,莫名的兴奋激动贯穿全身!孩子的欲望就那么简单,满足了就心花怒放,不爱唱歌的我,居然哼起不成调的歌子来了。

正在我自我陶醉的时候,猝不及防遇到了一个小意外。只听嗞一声脚刹前胎的声音,快速前行的自行车嘎然而止,前面一条引水小沟挡住去路,我敏捷地翻身下车。父亲查看发现,急刹车导致车链掉落,赶忙应急处置。东张西望找来一枝树棍拨拉半天未能复位,只得用手摆弄链条,链条复位了,收获了满手油污,此时上课铃声在不远处传来,我顾不得和父亲说声再见,背着书包一阵狂奔,在气喘吁吁中落座听课。这就是我和自行车接触留下的第一印象,虽不完美,但却深刻!

后来我到獐沟读初中了,学校离家十二三里路,回家总坐着父亲的自行车,有时父亲没空我就得步行,徒步耗时费力,于是学骑自行车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当时担心视车如宝的父亲会不会愿意将他那心爱的宝贝被我摔打?在犹疑中迎来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完成了作业,我忐忑地跟父亲提出学骑自行车的要求,父亲打量了我几眼,迟疑片刻,说你一米四几的个头,怎么学呢?看态度,父亲并不反对,只是担心,我的疑虑消除了,悬在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下一步是怎么学?几经商议决定:一是后书包架上绑一根扁担,跌倒时有个支撑;二是腿长度不够,便用偷拐。就是说不坐在座凳上,左脚踏在脚踏上,右脚从大杠三角支架中伸过去,用半循环方式前行。说干就干,来到獐沟油米加工厂的空旷场地上,几番周折,累得满头大汗,但学得并不顺利,偷拐重心不稳,容易摔倒。此时来闲聊的栾叔见状,自告奋勇当教练。他重新调整训练方案,先把书包架上扁担卸掉,然后他坐在车书包架上,用两腿做支撑,确保不摔倒;再卸下座凳,让我直接坐在座凳底座上,腿长不够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是练习。行进中,车辆不稳,左右摇晃,我紧盯前轮,努力调整方向,车子好像跟我作对似的,还是向一侧倒去,栾叔腿一撑,车又复位。我正在寻思问题症结,栾叔在关键处画龙点睛,说抬头远处看,眼盯前轮会花眼,影响方向把握。我切记要领,反复揣摩练习。一会,大汗淋漓、汗流浃背,但效果明显。这是我对学自行车的记忆。

骑车上路,还要一个过程,其中尚需反复练习。对初学者恨不得一步到位,能在马路上驾轻就熟,任意驰骋,那急不可耐的心情无法压抑。记得一天放学回家,见父亲不在,赶忙拖出自行车,到马路上一试身手,脚踏几步,上车了,还算顺利,自我感觉良好,心想,我要骑车上路,你们总是担心,其实不过如此,怕什么?我为自已的勇气和能力点赞!正在自我陶醉,有点飘飘然的当儿,来到三岔路口,对面一辆车急驶而来,侧面两三个小孩正在追逐皮闹横冲直撞风一样卷过来,眼看就要撞人,左避右让慌不择路,结果车子还是倒了,摔了个嘴啃泥。可幸的是,未酿成事故。“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件事情的教训和启示始终萦绕在心,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敢想敢干是必须的,但自我认知和真实状况相差甚远,未经实践检验的感觉是不靠谱的。

及至自己买自行车那是工作多少年后的事情。我对自行车情深意笃,关爱有加,把它视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不仅买车需节衣缩食几年,特别珍贵,而且它陪伴我出行,见证我的历程。父亲晚年时,一直在老家生活,特别是患直肠癌时,已是八十多岁高龄,手术治疗风险大,医生建议保守治疗,于是居住在老家的二姐承担了照料父亲的义务。而我则不停往返奔波在单位与老家的路上。我记得一年冬天的星期六,大雪纷飞,积雪遮路,我从东坎向庞庄进发,回老家看望父亲。在湿滑的灌溉渠总堆上,摔了一跤,甩出一丈多,几处擦伤,小腿也被划破,虽有些懊恼,但想到父亲期待儿女回家探望的眼神,一切都已释然。当我踏雪进门时,父亲在病床上抬起头,暗淡的目光突然明亮起来,“这么大雪,怎么还回来呢?”关心中流露不舍,愠怒中饱含亲情。

几十年来,自行车一直陪伴着我,见证我成长,强化亲情。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家乡也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发展了,百姓致富了,道路也通畅了,人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我也从摩托车、电瓶车到汽车不断翻新,但对自行车从未选择放弃,不仅是最后一公里的现实需要,而且珍藏着我对自行车的特殊情结!

自行车记忆,深沉!我爱自行车!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李兵,笔名,木子文武。江苏滨海人,1949年出生,大专文化,部队转业干部,长期从事宣传教育工作,爱好诗词、文学!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

  • 怀念父亲武止戈 || ​作者 武卫兵

    怀念父亲武止戈 作者    |    武卫兵 作者武卫兵,中医内科主治医师,中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会宁县职教中心.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祖母坟前的墓碑><父亲为父老乡亲写祭文> ...

  • 记忆里的老屋

    又一次在梦里回到老家的老屋.<周公解梦>上说:应该是想家了.可是,老家的老屋早在20多年前就拆掉了,现在即使回到老家,也见不到了.  小时候,老家的院子有两重.原本是父亲和四叔.五叔共同的 ...

  • 【河南】《智泉流韵》特邀作家艾平原创散文《差 别》

    艾平,笔名中尉,平顶山市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2001年开始发表文章,在<散文选刊><平顶山日报><京九文学><作家报><小品文选刊>< ...

  • 【来稿选粹】郝建波|​​​​贫困村老家的那些不断永别的父辈们

    新锐散文 情怀温度 情感,思想, 角度,视野 贫困村老家的那些不断永别的父辈们 老家在三峡秭归高山区,出外谋生十几年.中年时定居宜昌城区,朝九晚五,间或有长假期,时常回秭归山区老家,去看母亲,去看故土 ...

  • 乡情散文:记忆中的故乡

    文:下雪 遥远如梦的故乡啊.故乡--寺沟村,很平静地呆在一方,却让人眷念不舍-- 这里的住户全姓"毕",都始于周时毕高公那个遥远的祖先:这里有过祠堂,有过许多庙宇,也有过私塾,还有 ...

  • 黑土散文:记忆深处的味道——酱瓜子 | 宁玮 主播 | 巍子

    长风文艺 ▼点击收听▼   我的母亲,不是大家闺秀,只能算作小家碧玉吧! 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她居然也读到了高小毕业,能看报,能算账,实属不易. 从我记事起,她就一天到晚没日没夜地操劳,为家庭操劳, ...

  • 当代散文|记忆中的老屋

    文/侯凌肖 忆往昔岁月,融入我血脉记忆的是故乡,而对故乡最深刻记忆的又是旧宅的老屋. 记得小时候,围着张庄村有一条村寨河,宽阔而破败的土岗上栽种着槐树.柳树和白杨树.那时,村里人表述各家在村庄居住方位 ...

  • 散文:记忆中七十年代过儿童节

    散文:记忆中七十年代过儿童节 文:杨晓光 六一儿童节是全世界小朋友们的节日,当然也是我们这代人在少年儿童时代,梦寐以求的节日.当年我在昌黎县晒甲坨四村小学上学,每到儿童节,我们都要排着整齐的队列,到公 ...

  • 散文《记忆中的米贝烂泥印象》 张珑辉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六月六日,在县文联主席张家流的带领下,县作家协会13人前往新晃侗族自治县米贝苗乡烂泥村参加"晒袍节"活 ...

  • 散文||春节记忆【征文】

    春节记忆 --母亲做的年夜饭 冯淮南||北京 每到春节,总是盼望着妈妈做的年夜饭. 妈妈是芜湖市南陵县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参加治淮来到蚌埠,在蚌埠生活多年,在原来做南方烹调手艺的基础上,融合了蚌埠年 ...

  • 徐小东 散文 年画记忆

           小时候,辞旧迎新,欢度春节的美好时光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年画.  那时国家尚处于计划经济时期,乡下老百姓家里住的大多是简陋的平房,光秃秃的土墙看起来黑乎乎的,上面有坑的地方有许多蝇虎为过 ...

  • 编委.金牌作家:朱合民||散文《记忆中的父亲》敬请欣赏(第26期)

    记忆中的父亲 作者:朱合民 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已经40多年了.岁月悠悠,许多事情已经记不清了,然而随着父亲节的来临,父亲的身影又清晰地在我脑海中浮现:我的父亲中等个头,还算魁梧,国字脸,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

  • 系列散文:记忆里的乐趣之五——投老鸦窝 | 远旺昆 主播 | 素君

    长风文艺 长风文化传媒shangjingfj 记忆里的乐趣 之五投老鸦窝 远旺昆 儿时的乐趣像甘醇的美酒,醉的不只是人更是心! 现在想来如思酒醉前的饭局,记忆有些糢糊. 但对玩投老鸦窝却又印象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