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地米防过敏?这样搭配出事了

林可霉素 地塞米松=?

来源 | 赛柏蓝-基层医师公社

特约撰稿人 | 兰花草

在临床或基层,很多医师同仁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想法,地塞米松是用来抢救过敏的常用药物。

那么,在输注易过敏药物之时,加入少量的地塞米松,是否就可以有效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或者延缓过敏反应的发生,为抢救过敏反应赢得时间?

实践证明,答案是否定的,而且这样的搭配,不知害死了多少人……

基层常用输液处方,致一人丧命
视频来源:安徽高速之声目击者说
据报道:今年67岁的老刘是江苏高邮人,经亲戚介绍,他到浦东新区秀沿路的一处建筑工地打杂。在这期间,他因为感冒发热口服药物效果不佳,工头赵财给他叫来了附近的医生王军。
王医生简单了解病情之后,在没有给患者测量体温的前提下,直接将利巴韦林注射液5支*0.1g,林可霉素注射液3支*0.6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支,分别冲兑到两瓶250ml的生理盐水之中。
作为有点医学常识的医生,我们大概能够知道,王医生为患者输液的处方应该是5支利巴韦林加一组,另外两种加一组。
然而,就是这个被王医生认为是常用药的输液处方,不仅把老刘送上了不归路,也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患者在输注第二瓶快结束的时候,死亡了……
地塞米松防过敏?别再这样干了
事后面对记者的镜头,王军说,利巴韦林是抗病毒的,林可霉素是消炎的,地塞米松是预防过敏的。
是的,王医生说的没错,这样的搭配确实是基层的常用处方。但是只要深谙药学药理知识的人,一眼就能够看出,这个处方“暗藏杀机”,只是没有立马表现出来。
一、林可霉素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用于临床上多种敏感细菌感染 
包括作为青霉素或者头孢菌素过敏的替代用品,一般成人一次0.6g,每8小时或12小时1次,每0.6g溶于100-200ml输液中,滴注1-2小时。
正因为这一点,才受到许多基层医生的青睐,但事实并非如此。
据有效数据统计,在因林可霉素过敏性休克引起死亡病例中,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占50%。也就是说,有青霉素过敏史的患者,发生林可霉素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的几率也是相当大的。
另外,林可霉素还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且有多个作用部位,对突触前、受体、通道及肌肉均有阻滞作用,尤其是在大剂量快速滴注之时,可发生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心跳呼吸骤停。 
二、与地塞米松合用,可引起低血钾 
林可霉素和地塞米松在基层医疗二者联用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地塞米松属长效糖皮质激素,半衰期5小时,能够保钠排钾,但作用较弱,而单用林可霉素导致低钾血症的机制尚不明确。
搜索相关文献得知,林可霉素联用地塞米松导致低钾血症发生时,大多数存在大剂量使用林可霉素的情况下。
不少基层医生认为,提前将地米加在容易过敏的输液瓶里,可以有效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或者可以为过敏反应的抢救赢得时间。实际上,这种想法是相当危险和错误的。
发生严重过敏反应,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据统计,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大多发生在用药后5分钟内,其中在用药后30分钟内发生的过敏性休克,占80%以上。目前尚没有充分的临床观察证据证实地塞米松能降低药物迟发过敏反应的危险,更不能用于预防过敏。
而且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如果盲目配伍,一旦发生速发性过敏反应或迟发型过敏反应症状,不能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更加严重的过敏反应。
也就是说,在应用容易过敏的药物中加入地米,只会掩盖过敏的初期症状,达不到预防过敏反应的作用。
而上述基层医生王军为老年患者应用了1.8g林可霉素和两支地塞米松注射液,显然这样的搭配也为后面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这给所有基层医生同仁警醒,加地米并不能完全防过敏。
三、地塞米松本身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据《解放军医药杂志》2004(016)003期报道:
女,7岁。因咳嗽、咳痰3天,呼吸困难、喘憋1天,于2000年3月6日8时入院。
查体:一般情况尚可,体重25kg,体温37.6℃,脉搏90/min,呼吸34/min,呼吸时可见明显三凹征;听诊肺部可闻哮鸣音及细小湿啰音;肺部X线胸片检查两肺可见斑片状阴影。
入院诊断:①急性肺炎;②支气管哮喘。入院后给予常规吸氧及止咳祛痰治疗。由于患儿呼吸困难、喘憋明显,故于入院半小时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mg入壶,约10分钟,患儿呼吸困难,喘憋加重且寒战,面色青紫,呼吸60/min,脉搏145/min,血压40/20mmHg,考虑为过敏性休克。
综上所述,地塞米松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完美,所以笔者建议基层医生同仁们:

1. 尽量不要上门输液

2. 不要过分依赖地塞米松

3. 严格遵守用药原则

参考文献:倪伟勇.林可霉素与地塞米松联用致低钾血症死亡一例[J].健康研究,2010,30(3):207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