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粗糙元代建筑风格——永乐宫

永乐宫内分三道轴线,在500米的中轴线上自前至后排列着山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除山门为清代建筑外,其余四座均为元代原物。它们在建筑结构和形制上,不仅继使用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而且还大胆地作了一些革新和创造,为后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是我国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下面直接上图了。

1、永乐宫山门,为清代所建,硬山顶灰瓦,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四椽。两个外间分别开有小门。

2、山门左边的众妙之门。

3、山门右边的道义之门,这些都是为了配合永乐宫壁画,目的在于揭示教义和感召人心。

4、永乐宫的匾额,为书法家郑林先生于1963年提写。

5、木制的文保碑,非常有时代感,不像现在的文保碑基本千人一面,没有特色。

6、永乐宫南边的宫墙和国宝碑,同样是字体各异,很有时代感。

7、国宝碑正面。

8、过山门后有一桥,桥后是一条直路通向后面的永乐宫主体,这条路穿过的这个地方是古魏国城池的城墙遗址。远处的夯土还高出地面许多。

9、真正的永乐宫山门,也称为龙虎殿,无极之门。元构,单檐庑殿顶,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六椽,柱子之间有阑额,上有普拍枋,柱头上位柱头铺作,两柱间加一朵补间铺作。柱头和补间铺作都是单杪单昂五铺作,转角铺作为单抄双下昂六铺作。整体感觉敦厚稳重。正脊两段有吻兽。

10、无极之门侧面。檐角上翘,出檐深远。

11、无极之门立面

12、转角细节,可以看到阑额和普拍枋在转角出出头。这个也是元朝以后的典型做法,拱眼璧上有彩绘。

13、转角细节,檐角的琉璃构建力士。以及可以看到普拍枋和阑额出头后构成的T形。拱眼璧上的彩绘清晰可见,亦是非常精美。

14、无极之门台基转角处的小兽,在蓟县独乐寺的山门上也见到一样的小兽。

15、彻上露明造,前后各三椽。

16、元代的门匾。无极之门。

17、元代的大朝重建大纯阳万寿宫之碑。落款处明确显示为中统三年(1262年)。

18、永乐宫最大的殿堂,无极之殿。也叫三清殿,供奉道教的三清——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八椽,单檐庑殿顶。正面五间辟门,最外两间砌墙。屋脊都用彩色琉璃瓦装饰,正脊上有琉璃砖雕和巨大的吻兽。殿内保存着巨幅的壁画朝元图,可惜室内光线昏暗,再就是工作人员严防死守不让拍照,但身临其中还是会被巨大的壁画所震撼。当时去的时候正好看到有工作人员在进行数字化扫描整个壁画。

19、殿前的石狮。

20、无极之殿正面的拱眼璧、阑额和檐下都用浮雕和镂空的手法创作的龙进行装饰,华丽异常。

21、转角铺作和檐角。

22、大殿侧面。

23、无极之殿横匾。

24、唯一从外面拍到无极之殿的中央藻井,繁芜华丽。

25、屋脊上鸱吻。

26、正脊上的琉璃砖雕和鸱吻。

27、大殿背面正中的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可以看到拱眼璧非常精美,阑额上的镂空的木雕。

28、大殿背面。

29、大殿东北角。

30、檐角的细节。

31、无极之殿后为纯阳之殿,供奉道教祖师吕洞宾,地位仅次于前面的三清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八椽。殿前有平台和无极之殿相连,殿内亦是不让拍照。

32、转角铺作双抄三下昂,阑额和普拍枋出头,拱眼璧有彩绘。

33、纯阳之殿横匾。

34、纯阳之殿背后。相比无极之殿,显得朴素了不少。

35、纯阳之殿侧面,能看到歇山上巨大的悬鱼,角度不好没法拍全。

36、纯阳之殿。

37、最后一座殿堂,重阳之殿,供奉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和他的七个弟子,也就是全真七子的殿堂,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是整个四座元代建筑中最小的一座,装饰也最朴素,除正脊的吻兽外,屋脊和屋瓦都是灰瓦。殿前也有平台和前面的纯阳之殿相连,殿内的壁画是王重阳的一些事迹,也是不允许拍照。

38、重阳之殿横匾。比无极之门和无极之殿的牌匾看着差了好多。

39、重阳之殿的背后,斗拱单抄单下昂。

来源澡雪精神的博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