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语感于学生的关键在于关注学材的语言风格

教学启示备忘录

作为学习的载体,孩子们日复一日受到教材语言风格的熏陶。教材的语言风格多种多样,一是因为文体多样,二是育人功能多样性。实际上,作者的语言风格对孩子语言的理解起着重要的影响,阅读为什么影响孩子的思维结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不同作者思维、心境、环境统一于一册书,自有了黄金屋与颜如玉,孩子们的熏陶便有了丰富性。

而孩子作文内容的简单空虚,往往不是通过简单的教学或者阅读可以立即解决的。它的本质原因是课内外阅读与习作没有建立系统的联结,没有有效地利用已有的来学新、创新。比如我们看到的单元习作,都是单独设计并没有太多联系课文写法,联系某个作者的表达情感方法。回顾所见的写作学习设计,往往多是通过对这一篇作文的支架设计,来教学生写好这一篇作文。这样的问题就造成了孩子只会写好这一篇,而这一类、这一类似的或者是这类相反的就不得其法了。所以,作文还是要在阅读中得法,得语感,得思想,得风格,继而练习自己的情感、思想,学着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就是为什么写作文是“写话、习作、写作”的不同层次性表述了。

(学生考场作文一篇)

这个孩子的作文,并没有新鲜感的词句,也没有多余的修辞,更没有加上古诗、谚语来点缀,考场作文也没有教师给予的支架辅助。文章只是简单完整地阐述了事情过程,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这有些冰心《吹肥皂泡》的语言风格,简单清新的过程表述,悠然而出的感受体会,可能是三年级习作的较高水平。除此之外,似乎像《漏》啊之类课文的叙述完整性也有所体现。我认为,这也许就叫语感,语感肯定不首先是华丽的辞藻之类,而属于普通平淡和真实。

温故而知新,这里的新不但是新知识,还有新体会,新发现。对于语言风格的新发现需要反复朗读,反复朗读中教师要善于解读文本的语言风格,叙事手法,传递观点和情感的技巧,这在孩子作文简单空虚问题的解决上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传递的是修辞、用典、辞藻、凤头豹尾,孩子只能依样画葫芦的本事,创作的只能是赝品。而传递语言风格的理解,才是授之以渔,才是传染语感于学生。我认为,对文本解读过程中的语言风格关注,是解决孩子写作空洞问题,形成语感长期发展的关键。

今天的思考如上,欢迎批评,谢谢!

END

载上孩子,骑上课本,共同自由前行!
满载收获,载满心情,看尽繁华盛景!
学习路上,一二酸楚,笔录百味心情!
翻翻过往,咀嚼回忆,人生无处不赢!

随卞说说,不求质量,随想随记!

欢迎分享!欢迎批评!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思维导图草根研究者;

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

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方式;

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