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人主编的《中国客家对联大典》已先后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出版了三卷了。第四卷·台港澳侨卷已付梓,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本书收录的是: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和侨居海外各国的客家人各类楹联,或不是客家人撰写有关客家元素的优秀楹联。还有一些是前三卷遗漏的“遗珠”,台、港、澳、侨地区的名人名联。本书收录的楹联主要还是台湾的。台湾客家姓氏祠堂楹联占了很大部分,因为台湾的2300多万同胞中,有1690多个姓氏。这些同胞,从历史世居先民到后来迁徙者,主要由三部分人组成:即“福佬人”、“客家人”和高山族人。而最早落籍台湾的始祖,无一例外都源自中国大陆。其中岛上的客家人,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客家人中,又大部分是从粤东地区和闽西客家迁徙去的。由于客家人特别重视祠堂文化,所以台湾客家地区的祠堂、家庙等都保护得很好。从这里可以看出,台湾同胞,时刻都惦念着祖先,永不忘记自已也是炎黄子孙,割不断的中华民族血脉。台湾正式纳入祖国版图,有着曲折而辛酸的历史。据人类学家的考证:台湾最早的居民是约7000年前进入岛上的南岛语系居民,为中国大陆古代百越语系的一支。而最早发现台湾、有文字记载的,是三国时的东吴。第二次是隋大业三年(607),当年隋炀帝杨广曾连续两次派遣朱宽到流球招抚,均被拒绝。于是杨广又在610年派遣陈棱、张镇州率兵万人登陆流求(即台湾),也未成功。据三国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记载:“此夷各号为王,分划土地,社会经济十分落后。人民各自别异,人皆髡头,穿耳,女人不穿耳。” 因为这里农业还很不发达,不适合屯兵,所以大陆军队难以在此长期驻扎。又据《台湾通志·人民志》记载:宋代,澎湖列岛开始被纳入了中国版图。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汪大猷知泉州,谓当时海中有“沙洲数万亩,号平湖”,也就是澎湖列岛。而澎湖列岛经常被海盗劫掠,于是汪大猷便派兵守卫防备,后来汪大猷亲自登岛,建营扎寨驻守,因此,汪大猷也成为了汪姓入台第一人。《宋书》·《赵汝适·诸番志》亦载:“流求国条谓:泉州有海岛,曰澎湖,隶晋江县……”。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元世祖派兵征伐日本,遭遇台风,官兵漂散,幸而“梦”见“妈祖”救众,登陆平湖屿(即澎湖)。宋元时期,而这时澎湖虽已入中国版图,台湾岛亦依然还未纳入。但这时台湾已和大陆的联系显著加深,许多大陆的居民开始迁徙到台湾,台湾的经济开始迅速进步发展。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曾经登陆台湾岛,并记录了台湾的经济状况:“人多长寿……”至元二十八年(1291),杨祥、吴志斗带兵前往流求(台湾)招降,但未到达台湾。元朝两次招抚台湾虽都宣告失败。但元朝却在福建正式设立了机构,设立了“澎湖巡检司”。明朝建立后,又继承了澎湖巡检司的设置。明朝,台湾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台湾被称为“小琉球国”,而“大琉球国”即为今天的琉球群岛。太祖朱元璋认为:“诸蛮夷小国,阻山越海,僻在一隅,彼不为中国患者,朕决不伐之”。故将“小琉球国(台湾),列为15个不征之国之一。朱元璋认为这些海上国家无法威胁大陆,因而也不想出兵征讨伐。故明朝历代皇帝均遵太祖遗训,从未出兵讨伐。可明朝不重视的地方,却有其他人窥视其地。明末,荷兰人试图占领澎湖,以作为远东地区的贸易据点。在澎湖之战中,福建巡抚商周祚曾对荷兰人进行了交涉,并告诉荷兰人在澎湖的东边有无主之地——台湾岛。随后,荷兰人在1624年开始登陆台湾。同时,西班牙势力也登陆了台湾,后来被荷兰击败。此时,以郑芝龙为首的海上武装集团势力崛起,他们也将台湾岛作为自己的基地。1628年,郑芝龙招纳福建灾民数万移民台湾,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规模的移民台湾的活动。此后,郑芝龙在台湾地区不断发展,甚至仿照明朝建立了官僚制度。因此,台湾能够纳入中国的领土,郑芝龙功不可没。明朝后期,台湾成为了西方殖民者和中国东南海盗所争夺的地方。郑芝龙降清以后,台湾被荷兰人独占。1661年,郑成功在大陆遭到了失败,于是便决定打下台湾作为基地。他在给荷兰台湾殖民总督的信中说,“然台湾者,早为中国人所经营,中国之土地也。……今予既来索,则地当归我。”之后,郑成功以巨大的伤亡代价,赶走了荷兰人,这件事被后世记载为:“郑成功收复台湾”。所以至今天在台湾岛内,郑成功祠宇庙像,处均有设,郑成功亦是台湾人民第一崇敬之民族英雄。清朝,曾经多次要求台湾的郑氏政权投降,并允许台湾作为藩属国,不用剃发。但是郑氏每次都以不同的理由拒绝,甚至还参与到三藩之乱中。在康熙皇荡平三藩之乱后,留给台湾郑氏政权的就只有一条路了。1683年,康熙帝派遣施琅进攻台湾,最终郑氏投降。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其下设台湾县、凤山县与诸罗县。这标志着台湾正式纳入了清朝的管辖,也标志着台湾正式纳入到中国中央王朝的版图中。清朝后期,又在台湾设置了台湾省。此后,虽然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强占台湾,但最终没有被国际社会承认,二战之后,台湾归还中国。可见,清朝对台湾的行政管理,是台湾主权归属于中国的法理依据来源,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据考,在新石器时代,香港就已经有人类在活动了。秦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14年,也就是秦始皇二十三年,秦始皇命任嚣和赵佗率军平定百越,设立南海郡,把香港一带纳入秦代领土中。此后,香港便是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成为南海郡。东晋咸和六年之前(331),香港隶属东莞郡宝安县。后又将南海郡东部重归东莞郡,下辖六个县。其中包括宝安县,也包括今天的香港地区和深圳市、东莞市,县城就在今天的深圳南头。隋朝废东莞郡,将其辖地又重新并入广州府南海郡,宝安县也隶属南海郡,香港仍归宝安县管辖。唐朝至德二年(757),宝安县改为东莞县,香港隶属东莞县管辖。宋元时期,内陆人口大量迁徙至香港,促进了香港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明万历年间,又从东莞县划出部分地方成立了新安县,也就是后来的香港地区。明神宗万历年(1573),一直到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1841),香港一直属广州府新安县管辖。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发生中英鸦片战争,清廷战败,割让香港给英国。咸丰十年(1860),又割让租借九龙半岛给英国。光绪二十四年(1898),新界亦被英国强行租借,香港地区遂全部归英国人管理。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英国强占香港,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租借香港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条例》,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1941年12月25日,二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二战以后,香港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也是亚洲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1982年至1984年,中英两国就落实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1984年12月19日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决定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方承诺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将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享受外交及国防以外所有事务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模式、法律和社会制度,五十年不变。澳门,位于珠江三角洲口的一个海湾,原名蠔镜澳、濠镜澳、壕镜,隶属广东香山县,又称香山澳,由于其南面水域有四个小岛组成的十字水路,故又称十字门。1535年,市舶司由高州电白县移至壕镜澳,后简称澳门。葡萄牙正式租借澳门,鸦片战争后渐成为葡萄牙的。葡澳政府殖民时期称为澳门政府,和澳门回归后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简称一样。自1999年12月20日起,澳门的殖民时代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当时亦是葡萄牙的海外省。葡萄牙政变后,承认澳门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直到主权移交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葡萄牙人于屯门海战(今香港西部)失败后,转移居留今日澳门一带,于明朝万历十年(1583),成立澳门议事会,进行自治管理,但每年付500两白银予明朝政府为地租银。到1616年,卡拉斯科被任命为澳督,但并没有到任。直至1623年,后任澳督马斯卡雷尼亚斯正式到澳门到任就职。在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让租借香港后,葡萄牙派代表与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谈判,要求豁免地租银,并由葡萄牙军队驻防澳门半岛。1845年,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容许外国商船停泊进行贸易活动。1851年和1864年分别侵占了凼仔和路环两岛。1887年,清政府与葡萄牙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同意葡萄牙永居管理澳门。但未经中国同意葡萄牙永不得将澳门让与他国。1928年4月《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期满后,国民政府于同年12月与葡萄牙重签《中葡友好通商条约》,澳葡政府仍维持对澳门的占领和管理。1955年,葡萄牙宣布澳门为海外省;1974年宣布放弃所有海外,同时宣布澳门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国领土”。直至1987年3月26日,中国与葡萄牙达成协议,并草签了《中葡联合声明》,声明“澳门地区是中国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1988年1月15日,《中葡联合声明》正式生效。1999年12月20日,澳葡政府把管理权交还给中国。《中国客家对联大典》前三卷出版后,我们又收到了不少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联家学者,寄来大量的古近代有名的联作。特别是收到由台湾几位客籍教授寄来台湾、香港出版的《台湾各姓祠堂巡礼》、《台湾百家姓与大陆姓氏源流》等珍贵文献资料。此后,我又亲自去香港、澳门各大图书馆,并在港澳学者联友帮助下,得到了港、澳、台等地大量客家楹联文献。为此,我们决定编辑出版第四卷,并把这“第四卷”定名为《中国客家对联大典·台港澳侨卷》。据了解,台湾地区除苗栗、桃园、屏东、和新竹是纯客家人聚居的县以外,其它全台的市、县都有许多客家人。所以,入编本卷的客家对联,除姓氏祠堂楹联可说是纯粹的客家楹联外,还有宗教廨宇联也是主要客家人聚居地的楹联。港、澳地区其它类别的,如名胜景观、行业商肆等对联便无法准确分清那些是客家人的。但我想,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能收录进去,读者也一定会欢迎的。客家人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一个民系。几百年前,尤其是在雍正十一年(1733),嘉应设州,成为粤东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粤东、闽西、赣南的客家人从祖国东南沿海的两条黄金水道,韩江和闽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除渡海到台湾以外,还从这两条水道大批迁徙、“过番”下南洋,走向全世界。他们在向世界传播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同时,也给祖国和家乡带回西方工业文明和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给海峡两岸带来了经济的繁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客家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吃苦耐劳,开基创业,耕读传家。传承了古老的汉文化,以儒家忠孝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指导,历千年薪火,代代相传。无论走到海角天涯,都有一个永不泯灭的“乡愁”。在聚居地建设宗祠或会馆,里面都会镌刻或悬挂着一副副对联,这两行文字,承载着客家人的传统:慎终追远、缅怀祖德、念故溯源、褒扬公益,表达了客家人的诚挚的思乡爱国的情感。近年来,从全部客家楹联文献的组稿,到《中国客家对联大典》前三卷出版,组稿、编辑、校点直至筹资出版,几乎由我自己完成。为了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也为客家文化做点事情。可惜的是,但看到很多优秀楹联已在历史的沧桑中湮没!这些祖国的文化瑰宝,如再不及时抢救,我们将愧对祖先。所幸我们这批同道不懈努力,并在两岸四地、侨居各国客籍文化界的楹联家和学者帮助下,我决定亲自编纂这部《中国客家对联大典》(第四卷·港澳台侨卷)。将他们热情寄来和新收录两岸四地的,这些濒临流失的优秀楹联文化瑰宝结集出版,更加完善地反映客家人真正的精神文化。《中国客家对联大典》已出至第四卷。愿以后有更多的热心人,为祖国的传统文化事业、为“客家文化”,“拾获”更多“宝珠”。更祈盼《中国客家对联大典》还有第五卷、第六卷……。
作者:陈平(阳春三月于三白书院 )
作者简介:陈平,广东梅州人, 笔名三白,自号三白山翁。作家、职业画家。自幼喜爱古典文学,尤喜诗联、通音律。曾受聘中国楹联学会任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华南分院院长;现任林风眠画院院长、梅州市楹联学会会长。有专著《陈平国画集》、《陈平诗文集》、《楹联文化小识》、《中国古典诗词名句集韵》、《寻梦牡丹亭·散文随笔集》、《黄遵宪诗词楹联赏析》;主编《中国楹联集成·梅州卷》、《中国客家对联大典·三卷》、《梅州历代名联辑注·两卷》、《客天下楹联集锦》、《中国客家姓氏祠堂楹联上、下卷》等著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