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泪长城墙子岭

一、1638年清军绕道青山口、墙子岭入关

长城青山关位于河北迁西县北部,处于长城的战略中心位置,明朝末期是蓟镇总兵府所在地。长城墙子岭关位于密云东80里处,是守卫京师的屏障。

由于袁崇焕把守的宁远城固若金汤,屡次重创清军,皇太极(1592-1643年)只好调整战略部署,决心绕道进攻内陆。天聪二年(1628年,崇祯元年)皇太极迫使察哈尔蒙古退出西喇木伦河流域,这为后金军绕开山海关,从北部入侵内陆创造了条件。

天聪三年(1629年,崇祯二年),后金军首次分路从龙井关、大安口等处突入塞内,直趋北京,不久被袁崇焕援军击退。天聪八年(1634年,崇祯七年),皇太极号令后金军从长城得胜堡、上方堡突入长城,奔袭宣府、大同。在50余日内攻陷明朝大小城堡50余座,杀掠无数。崇德元年(1636年,崇祯九年)八月,清军突入居庸关,绕北京劫掠一周后班师,所获人畜财物用了4天时间才全部通过长城关口。

前三次的成功,让皇太极更加膨胀,他想尝试一下深入明朝腹地会是怎样。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二十二日,皇太极派岳托(1599-1638年,礼亲王代善长子)为扬武大将军,贝勒杜度(努尔哈赤之孙)为副帅,统帅右翼军;睿亲王多尔衮(1612—1650年)统左翼军,两路大军共12万人,从长城墙子岭和青山关毁墙突破。这是清军第四次入关。明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鲁宗文战败而死,中官郑希诏逃走。清军长驱直入,兵屯于离京城三十多公里的牛栏山。

二十四日,京师戒严。这时候的清军已攻陷昌平、平谷、宝坻等地,京师震动。二十日,崇祯帝下诏调在陕西征剿李自成的总督洪承畴率军入京勤王,陕西巡抚孙传庭为兵部侍郎督援军同行。

清军一路烧杀抢掠,后兵分两路,沿太行山和大运河南下,在攻克河北南部的广平、大名等。十二月十二日,明朝大将卢象升在钜鹿战死,时年39岁。

崇祯十二年(1639)正月,清军由京畿南下攻入山东。兵部尚书杨嗣昌误判德州是清军南下的必经之地,传令山东巡抚颜继祖率兵扼守,于是造成济南空虚,只有乡兵和莱州援兵1200人守城。这时清军绕开德州,经临清,渡会通河,直插济南城下。清军围城60天,明军拒城死战。正月初二,城破巷战死者无数。德王朱由枢(?-1642年,死于塞外)、奉国将军朱恩赏被俘。随后,清军“屠济南,尸积十三余万。”

退兵。崇祯十二年(1639)二月,清亲王多尔衮率军饱掠后北返,放火焚烧济南城,整个济南被焚掠一空。

三月初九,清军从青山口出关,退回辽东。是役,清军入关劫掠长达半年,深入二千里,攻占一府、三州、五十五县,二关;杀明总督二人、杀守备以上将吏百余人;俘获人口四十六万二千三百余人、黄金四千余两、白银九十七万余两。

崇祯治罪。崇祯十二年(1639)三月,清军退兵。此役明军失陷城镇六十余处,损失空前。崇祯皇帝下令处罚人罪人员。对此战不服军令、临阵退逃、贻误战机、拥兵观望将领进行了严厉处罚,蓟镇总监中官郑希诏,分监中官孙茂霖,顺天巡抚陈祖苞,保定巡抚张其平,山东巡抚颜继祖,蓟镇总兵吴国俊、陈国威,山东巡抚倪宠,援剿总兵祖宽、李重镇等共三十六人被斩首。

加征练饷。崇祯十二年(1639)六月二十三日,为抵御清兵入侵,明朝廷决定抽练各镇精兵,复加征“练饷”。练饷七百三十万两白银,合“辽饷”、“剿饷”、练饷共增赋一千六百七十万两,百姓负担更加沉重,民不聊生,使农民起义军队伍更加扩大。

二、清军三破雄关墙子岭 一举定都北京城

明代后期,朝政腐败,女真族人建立的满清政权崛起于关东,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两代励精图治下势力大盛,不断向腐朽的明朝发动进攻,大明江山摇摇欲坠。

随着清军在关外战场接连胜利,皇太极把目光对准了北京,大有一举问鼎中原之势,他制定了较为正确的战略部署,即要拿下北京,必须从其边路突进,在1629年、1636年皇太极即用此战略两打北京,大肆劫掠而归。

1638年皇太极开始第三次攻打北京城,这次皇太极把目光对准了密云东部重要关口--墙子岭。

墙子岭位于密云县城东80里,为易守难攻的雄关险隘,关上筑石城,皆由千斤以上巨石构筑而成,城高二丈五尺,宽一丈三尺,城楼为砖石结构,坚固无比,关口北面是悬崖峭壁,悬崖上有1里多长的长城,城墙上架有直径一尺长丈余的大铁炮,关前2里的山顶上有烽火台,可望见数十里外的敌人,一有敌情,立即点燃狼烟发出信号。由此可见,墙子岭是守卫京师的一道坚固屏障,被誉为"墙子雄关"。

正因为墙子岭在军事上的扼京师东大门的险要位置,所以皇太极志在必得,他命清军分两路,其中右翼由大将岳托、杜度率领的清军,9月25日,从密云县墙子岭入关,击败明军,与右路清军会师于通州,横扫京郊,京师戒严。清军大胜而归。

1642年,清军再至墙子岭,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清军,明蓟辽总督吴阿衡率军拼死血战,无奈大明朝气数将尽,兵无战心,将无斗志,吴阿衡战死沙场,墙子岭再次被清军踩在了脚下,清军饱劫多日后出关。

1644年,明王朝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清军趁势南下,在多尔衮的率领下,开始了最后的一击。该年五月,清军三破墙子岭,一举定都北京,拉开了一统华夏的序幕。

历史记载

脊南北走向的长城,有突向东方伸出半里长的一支触角,上面设有长约一丈的数门铁铸大炮,对着迎面的关外大路,是攻城敌兵的致命对头,再前半里处矗立着一座烽火塾台,就像带着望远镜的哨兵遥望着远方。远方二道河村、五道河村河川窄处,横锁着和长城一样高宽厚的石墙,名拦马墙,只留单骑能通过的道口,以防敌人大队骑兵之冲击,一旦敌来,烽火台上狼烟突起,守关将士可有备无患,关内清水河北岸,还有把守小关门的北堡子小城,与雄关能相互支援 。

面迎关口处约半里地名东大沙子东头,曾于五十年代出土过六尺长的铜铸大炮,那里可能是一道防线,给万一闯进口来之敌以迎头痛击。"雄关漫道真如铁",古人周密的军事设施,令人敬佩。 关口之外就是两军交锋的战场,传说故事很多:

1、肉岗沟

关口外有西沟,传说闯王败兵至此,双军展开激战很多逃难百姓,正在沟中躲避,在混战当中伤亡,尸积如岗,故名肉岗沟。

2、炮打安营寨

据传说闯王败兵到南峪安营扎寨,青龙山上大铁炮开火了,误中于西崖子上,轰下大堆乱石于崖下,后人故名此处为乱石碴,而南峪寨即为当地人称为闯王安营扎寨的安营寨了。

3、将军坟

距关口约五里的二道河村旁,有一座庞大的古坟,傲然矗立,古木森林,寒风凛凛,传说古代两军交战,在此有一将军战死,战士每人一兜土,将他掩埋,顷刻就成这座大坟,但不知将军何名,后人故称"将军坟",而今乱石碴,将军坟,已随新中国的交通建设平为公路,而故事却流传至今。

4、圣泉水

雄关口处的青龙山,据墙子路真武庙碑文中记载,古时曾有泉,其水饮之能去病,一方百姓常去焚香叩拜,饮水治病称之为"圣泉水",即今青龙山北支去泉水河村之脉,山下有一清泉,常年畅流不息,大旱不涸,流到青龙山关口处,与清水河汇合西流,泉水河村名即源于此,后人在泉上建一座小龙王庙以纪念之,至今尚存。

5、一水流二关

南峪寨口内,下梁会梁东的溪水,自南峪寨口门流出,向北一转弯又流入墙子雄关口内,因此得名"一水流二关"之景。

6、水关

长城自青龙山直下,横锁清水河上,有三座水洞以通流水和人的来往,有的洞门可启可闭,有人把守。不幸 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清水河发大水,随水冲来大柴,塞住洞口,因而水关被冲毁令人痛惜(据说是二道河村一家大垛柴)。

7、官楼

即官员住的大敌楼。位于清水河南岸,长阔各二十米,南二层,每面有四个箭窗,各有四拱道,内可容多人,非常壮丽。可惜毁于十年浩劫中。

8、高尖楼

位于泉水河村东北,因其位置最高而名高尖楼。1943年,八路军干部李茂春被日寇特务包围牺牲于其上,据说特务登梯多方攻楼均被击下,最后特务施诡计,假装离去,茂春探头观望被特务击中,英雄的名字,永留人间。

9、铁铸大炮

长城上的铁铸大炮六、七尊,均于1942年被日寇运去墙子路又劫去炼铁。

10、王小庙顶

是雄关的南山,上有长城。传说古代一放牛郎"王小",在此山修炼成仙。他做饭的是个金锅,曾有人看见挖过,越挖越下陷,永远也挖不出,现在也不知金锅何在,后人在顶上曾修一小庙,故名王小庙顶。其山形似凤凰展翅,又名凤凰山,与青龙山隔河对峙,相映成趣。

三、举大义阿衡一军抗清,寻尸骨小妾十年守墓

引子

哈姆雷特有段经典独白,已成为永恒的话题:“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究竟哪样更高贵?去忍受那狂暴的命运无情地摧残,还是挺身去反抗那无边的烦恼,把它扫一个干净?”记者姚伟文图

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在一些重要关头,必然要面对生与死的抉择。

陈丹青最近接受采访时说,对中国人来讲,活着是最大的信仰,活下去最要紧。中国盛行“机会主义文化”,“中国人是不讲原则的。这是中国人最不好的地方,也是中国人最好的地方。”

其实,中国文化还有另一面。中国人不只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也信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句俗话,有着深厚的儒家背景。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从孔孟的话看,儒家一直致力于与乡愿、与功利主义作斗争。真正的儒家,拒绝圆滑和钻营,不会无原则无底线;他们追求行为方正,超越个人欲望,坚守原则和信念,不会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而是奉行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

当国家危难之际,吴阿衡奋勇抵抗清军入侵,力竭被俘,宁死不屈。这种人生选择,在传统文化背景中受到高度尊重,不但明政府给予“忠毅”谥号褒扬,清政府也将其事迹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而清初学者彭而述为他撰写的墓志铭,开篇即写道:“天地有正气,钟于人曰浩然,与日星河岳并垂不朽。所以维持世道,表率一代者,端籍是矣。”将他作为可以“表率一代”的楷模。

但吴阿衡死后,却曾蒙受一段不白之冤,甚至现在仍有一些关于他的不实之词流传。明末清初,是一段纷繁复杂、风云突变的岁月,明清交战,官军与起义军交战,先是李自成攻占北京,随后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在此背景下,很多人、很多事难以厘清,难免有诸多流言和误传。

吴阿衡能从不白之冤中洗脱出来,与一个人很有关系。此人在战后前去寻找他的尸骨,并移柩北京,上书明政府“请恤恩典,荫如例”,并因此使朝廷下令由工部为吴阿衡治丧。

此人是吴阿衡的“妾”,但也可说是他的一位红颜知己,她不仅战场寻夫,还在大动乱中守墓十年,并最终让吴阿衡归葬故乡。

战后寻夫为君洗冤

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由多尔衮和岳托率领,分左右两路大举南侵,突破墙子岭和青山口,会师通州,横扫京郊,继而南下山东,大肆劫掠。

吴阿衡即在这场战争中死难。关于吴阿衡之死,有传言说,他是“酒醉不能起,被杀”。说当时监军太监邓希诏过生日,总兵吴国俊拉着吴阿衡去祝寿,两个人都喝高了,因此导致指挥不力,被清军突破墙子岭。

这种说法无疑是当初的不实传言,而今人不加考辨,在网络上轻率引用。

墙子岭位于北京密云东80里,被视为守卫京师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岭上筑石城,城高二丈五尺,宽一丈三尺,城楼为砖石结构,坚固无比。关前二里的山顶上有烽火台,可望见数十里外的敌人,一有敌情,立即点燃狼烟发出信号。作为蓟辽总督,吴阿衡的驻地在墙子岭内的密云,即便他真的曾经酒醉,也不至于仓促间被清兵突袭杀死。酒醉被杀的说法,不管说的、传的,都没过大脑。

事实上,清军突破墙子岭用了数天时间。他们在名将岳托率领下,“蚁附而上”,双方血拼数日,总兵吴国俊畏惧逃跑,前来支援的吴阿衡孤军被困,力竭被俘,不屈而死。

《明史》对吴阿衡的事记述不多,但足以说明他是英勇殉国的。《明史?庄烈帝(崇祯皇帝)》说,“辛巳,大清兵入墙子岭,总督蓟辽兵部侍郎吴阿衡死之”。《明史?卢象升》则说:“九月,大清兵入墙子岭、青山口,杀总督吴阿衡,毁正关,至营城石匣,驻于牛兰。”有人在雍正年间《密云县志》上,找到了明末赵万域的《墙子路吊吴总制鲁参将》,作为证据为吴阿衡辩诬:

“墙子孤城当要路,官军免送书杨树。峰台日夜传炮旗,经略吴公总军务……日惨惨兮月不明,与土存亡敢受生。关已毁兮军无援,剖肝露胆赤心见。国破身死死如归,不肯求活存真面……几姓封王几姓侯,慨叹成仁万古休。”

1638年,当明军主力自西北驰援京师,清军大掠之后退走,而邓希诏、吴国俊等被处死,吴阿衡则由工部治丧、表彰。1644年,南明福王为鼓舞人心、力挽残局,给一批忠烈之臣补谥号,给吴阿衡的谥号是“忠毅”二字。如果吴阿衡是醉酒被杀,既不会有赵万域的吊文,更不会有这个谥号。“忠毅”二字,足以为吴阿衡正名。今日论者当用心考辨,人云亦云,会令英烈再度蒙冤。

关于吴阿衡的不实之词,源自当时明朝全社会的慌乱。在清军横扫京郊之时,各种流言四起,令人真伪莫辨。而此时,一位弱女子挺身而出,前往战场找到吴阿衡遗骸,发现“膝盖骨刮去,齿击碎,摇落强半,舌不存矣”。惨烈之状,足以令任何流言戛然而止。她将吴阿衡遗骸带回北京城,有质疑吴阿衡的大臣,借着换棺材的机会“欲以验虚实”。开棺之时,遗骸展露,全场震骇,无人能说出话,有人描述当时的气氛:“天地为之饮恨,鬼神为之泣血。”那些曾质疑吴阿衡的人,见到遗骸,也是“人人恸悼”,无限悲伤。

一个弱女子,几乎以一己之力,澄清流言,为吴阿衡正了名,让他赢得了应有的尊重。

“剪发为尼” 矢志守墓

这位女子是吴阿衡的妾,姓张,睢阳(今商丘)人。

吴阿衡倜傥不羁,性格奢侈,一生娶了不少老婆,张氏是他纳的最后一个妾。此女柔婉慧悟,更兼粗通文墨,“能窥书传大略”,为人“醇谨不佻”,因此深得吴阿衡“怜爱”。两人情趣相投,在当时的背景下,张氏堪称吴阿衡的“红颜知己”。

吴阿衡出任蓟辽总督时,张氏主动请求留在京城,照顾吴的夫人和两个年幼的儿子。这两个孩子“皆非张氏所生,母早死,张氏恩勤如亲生”。吴阿衡的夫人黄氏多病,“张为侍汤药,无倦容。”

清军大举南侵,蓟辽震动,告急文书一天三四传到北京,张氏对黄夫人说:“主人休矣!主人性情刚烈,又身负国家重任,当有蹉跌。郎辈幸在此,可为主人存孤。”

吴阿衡死讯传来,“举家失措”,幸亏张氏镇定,“命健足走探消息,得真耗。乃伏阙上书,愿亲检骸骨归葬,并为吴公请恤恩典,荫如例。”

一个多月后,大乱渐息,张氏身着麻衣,前去寻找吴阿衡下落。几经曲折,她找到吴阿衡一个“常在左右”的老兵,得知吴阿衡遗骸的下落。看到遗骸的惨状,张氏悲痛欲绝,“哭伏地,绝而复苏者再”。最初的悲痛过后,张氏对着遗骸慨叹道:“天乎!君得死所矣!”

她将吴阿衡的尸骨“敛含如礼,载京城西郊古寺旁”。经上报,朝廷“诏工部为公治丧”。张氏的本意,是让吴阿衡归葬故乡方城,但这个时候,李自成已重新崛起,在河南发展壮大,“中州流氛甚炽,所在郡邑,陷没宛叶,大河以南,路绝行人。”她只得将吴阿衡暂时葬在京郊古寺旁。

几年后,李自成攻占北京,张氏为黄夫人及两个儿子准备盘缠,“潜遣归里”。她自己“剪发为尼,黎面垢衫,褴褛百结,自毁为业。椎舂自给,大抵不离墓侧”。靠着给人洗衣服、舂米为生,张氏在墓旁守了8年,连带此前几年,在北京为吴阿衡守墓共约13年。

在艰难困苦中,张氏为何能矢志不移?各种情由,难以详知。除了两人曾有的情感外,遗骸之惨烈带来的震撼,大约带给了她坚守的意志。按照我们的推测,吴阿衡死时,张氏有20多岁,从20多到30多,是人生最好的岁月。她为夫守墓十年,不仅身处和平岁月的我们难以理解,同时代的人也大为赞叹,称其为奇女子,认为身当乱离之世,生计艰难,“婉转峨眉,何处不可偷生?”而她“誓死靡移,坚贞蒙难……张氏之所以报吴公者,诚厚矣!”

张氏的目的,并不是守墓终老,而是让吴阿衡归葬故乡。她一直在寻找这个机会,1651年,她打听到吴阿衡生前好友王铎在北京的住址,遂上门求助。王铎与吴阿衡“交成莫逆”,彼此视为“刎颈之交”,此时是清朝礼部尚书,他会出面助昔日好友归葬吗?

原标题:明将吴阿衡孤军抗清力竭被俘 小妾寻尸骨守墓十年。

四、今人游旧地

墙子路长城位于北京密云大城子镇泉水河村,与河北省兴隆县交界。这段长城比较出名,是因为山上有“V”字型长城和锯齿城墙。

北京地区古代向北穿过燕山山脉的通道有三条:居庸关,古北口和墙子路关。墙子路古称墙子岭,明代归蓟镇管辖,是边关要塞。为了防御北方外族人的进犯,明洪武年间开始在此处修建长城。

历史记载,清军三次入关都是经过这墙子路,最终一举定都北京城,拉开了一统华夏的序幕。

沿着这条残破的长城步道拾级而上,可以看到两侧垛墙上,有刻着“河间营”和“万历十年沈阳营秋防中部造”等古文字的长城砖。

站在山顶敌楼上眺望远方连绵起伏的长城,感慨万千。惊叹古代劳动人民为修建长城付出的智慧和艰辛。

感觉这长城更像一位历经百战的将军,虽然残垣断壁,但是更显得沧桑和雄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