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作尧II客家老行档——洗磨石钎碗【客都原创】
洗磨石钎碗
文/林作尧
20世纪80年代以前有一种叫洗磨石、钎碗的职业。那时,盛菜饭的菜碗不是现在能在陶瓷上写上印记,只能后天加工,如象岳母刺字一样在中间钎上XX印记作为识别(公共的写上公字,私人的便钎上个人名号)
“洗磨石”不是用水洗,而是地方方言,意即是修理。砻是碾米的工具,石磨是加工米豆类的工具。
石磨和砻的结构基本相同,都分上下两部,不同的是砻的结构以砻齿(硬植木),竹篾、粘土夯实而成,石磨顾名思义是上面和下面都是石头(坚硬的麻条石)制成。
石磨的制作:是将上下两部分石面磨平,将朝内的石面,按分字形,有规则地刻形一个个小指头那么大的斜面凹槽,底部的磨盘中间安上一个硬木磨心,上部石磨顶部开有一个小圆孔,以进米、麦、豆类……
石磨是现代的打桨机,磨粉机。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们在平时及逢年过节,要吃麦(面粉)、发、味、煎圆、年糕、做豆腐及饭店中的包点、副食品。都是用磨石磨成粉才能进行加工。石磨用久时会将石磨内凹槽磨平到时必须将石磨进行修整,修整过程就叫洗磨石(方言)。有些初学洗磨石的师傅会将石磨修成反方向即加工中的米、豆,不能从石磨中出来(叫夹磨),而闹成笑话……
洗磨石、钎碗的工具比较简单,是由一个铁锤和几个钢钎,加上一些钎碗用的黑色颜料即可。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钎碗做印记已可在烧制中完成,石磨的功能和作用也已成为现代的打浆机、磨粉机所取代。如今“洗磨石、钎碗”的手艺,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文:林作尧
作者简介:林作尧,自号桃源洞主(书斋),梅州市城北镇人,原广东梅州市岭东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梅江区(县级区)台联会永远名誉会长,梅县客家学研究会副会长等,主编《西河乡情》、梅州《嘉应客家文化》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