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治疗风寒感冒的第一要药

小编导读

翻开中医学教材里的《中药学》和《方剂学》,开篇都会见到一味中药的名字——麻黄。作为《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被收载的药物,它还是医圣张仲景应用于多张方剂中的主力药物,有“治疗感冒的第一要药”之称。如果回归《本经》视角看经方对于麻黄的应用,会有什么样的领悟呢?来文中一起重新认识下这味重磅中药。

麻黄

(药用部位:草质茎质地:轻)

《神农本草经》: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一名龙沙。

《伤寒杂病论》:应用麻黄的常用经方如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点击加载图片

升降(阴阳盛衰):

升(阴盛)

“麻黄:味苦,温”,麻黄属于“升类”,用于治疗“阴盛”的实寒证(含风寒)。

味苦为降,为什么味苦性温的麻黄却属于“升类”呢?

众所周知,麻黄是一味力量很强的发汗药,其治疗方向是向上、向外升散,其治法属于升法。后世也根据麻黄的功效,将麻黄的性味归结为辛温,实际上,如果仅从功效来反推药物的性味,从而认识一味中药,这样做既不客观,也不全面。

《神农本草经》客观地记录了麻黄的性味是苦温,而非辛温。也就是说,古人根据真实的口尝,麻黄的味既非辛,也非甘、酸、咸、淡,按照五味进行区分,麻黄的味就是苦。仅从味的角度考量,苦味属于降法,而发汗属于升法,麻黄既是客观的苦味,又有真实的发汗作用,原因何在呢?

我们观察麻黄这味药,地上部分很大,而地下的根却很小,可见这个植物更多地吸收了太阳的能量,即动气的能量很多,就是气厚。有两个因素决定了麻黄动气能量作用于人体的方向,一个是药用部位,一个是质地。

麻黄的药用部位是地上部分的草质茎,地上部分整体是一个向上升发的状态。此外,麻黄的质地很轻,麻黄煎煮时会一直浮在水面上。因此,麻黄动气能量的方向是向上、向外动气升发的能量。

麻黄的质地很轻而性温,均提示这味药的动气的能量很多,就是气厚;我们再口尝麻黄,并没有多少苦味。因此,麻黄总体是气厚而味薄,偏性很大,主要是动气的能量来发挥效用,而其中很薄的味,对麻黄整体升降的影响很小。所以,味苦而性温的麻黄属于“升类”。

我们都有这样的常识,在日常疏通马桶的时候,并非是一味地向下“按压”,而是先向上“吸”,再向下“按压”,这样疏通的效果反而是更好的。

同样的道理,麻黄正是由于气很厚,所以向上、向外升发的力量很强,但麻黄并非如桂枝一样一味地向上、向外升发,而是在很强的升发之力中仍兼有很薄的苦味敛降能量,所谓升中有降,所以其发汗的力量最强。

因此,麻黄的治疗作用属于升法,治疗的病机是阴盛。

点击加载图片

此外,我们观察麻黄,药用的部分基本就是很轻的中空的“吸管状”,所以麻黄具有“疏通”的功效,除了能够把人体上部的邪气散出去以外,还擅长将人体最深部(比如中焦、下焦)的邪气(比如实寒、水饮)“吸”出来并散出去,这是麻黄这味药的特性,也是辛温的桂枝所不具备的。

通过认识麻黄,我们也能够发现,仅仅通过具体的性味,很难将所有药物的特点准确地表述,而将药物的性味与药用部位、质地和特性结合起来,我们对药物的认识才更加客观和准确。

临床中所用的麻黄有生麻黄与炙麻黄之分,经方中所用的麻黄均为生麻黄。炙麻黄是将蜂蜜与生麻黄一起拌炒制作而成,蜂蜜味甘,会缓和麻黄的升发之力,兼以炒制也会减少麻黄的动气能量,因此,炙麻黄的升发之力要缓于生麻黄,药力会弱,也温和一些。

绝大部分应用麻黄的经方,原文均强调在煎煮时需要先煮麻黄并去上沫。生麻黄经过相对较长时间的煎煮,就会减其峻烈的气,作用于人体后就会相对温和。如果生麻黄的用量较大时,仍需按照原文要求先煮,如果用量很小,或者是用炙麻黄时,与其他药物同煮即可。陈年且量大的生麻黄,提前煎煮时出现的上沫,应去除。如果是量小、新鲜的生麻黄,提前煎煮也并无上沫。

病机(病性病位):

实寒、水饮;上中下焦

具有很强的升发力量,这是麻黄唯一的功效,其所有治症都是这一个功效发挥作用的外在表现。

麻黄能够向上向外升散邪气,所以麻黄能够治疗正邪交争于表的“中风伤寒头痛,温疟”。

麻黄能够向上、向外“发表”,所以能够达到“出汗”的治疗结果,也正是这个功效,所以能够“除寒热”。

正邪交争,正气欲向上向外驱邪,所以会出现气机向上的“咳逆上气”,而限于人体正气能力有限而难以驱邪外出,这时就可以用麻黄帮助人体正气驱邪,邪去则“咳逆上气”自然平复。

麻黄由于气厚,动气的能力很强,并且既能作用于人体的表,也能作用于人体的深部,因此,对于即使是人体深部的“癥坚积聚”的治疗,需要升法治疗时,就有应用麻黄这味药的机会。

经方中也经常应用麻黄的功效治疗属于“阴盛”的水饮证。

经方药学重磅新书

关于麻黄的经方有哪些?

如何通过脉象快速判断使用特征?

答案就在《神农升降药法》一书中。

之前悦读中医为大家推荐过陈建国老师的经方医学著作《仲景阴阳脉法》,相信大家对于陈老师以“阴阳盛衰”解析脉象的方法一定耳目一新。最近,陈建国老师“阴阳盛衰”理论体系新书《神农升降药法》和《经方脉证图解》正式出版,将为大家从更多方面展现陈建国老师的“经方世界”——

点击加载图片

《神农升降药法》

《神农升降药法》,回归中医的原点,以阴阳理论为指导,总结中药的功效由“气、味、质、部、特”五个元素所决定,提出一味中药其实仅有一个功效,中药纷繁复杂的治症仅仅是这一个功效通过升降治法发挥的治疗作用,因此,领会了中药的这一个功效,就可以把握中药治病的本质,从而达到灵活而准确应用的目标。书中对经方中常用的50味中药进行了详细解读,阐释了《神农本草经》中的相关记载,并且从药物组成的角度,结合升降治法,对相关的经方进行了解析。

本书内容是脉证经方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升降药法”为重点,如果结合“阴阳盛衰”和“阴阳脉法”,可以更高效地指导临床。

点击加载图片

版权声明

(0)

相关推荐

  • 中药虽多,但20种常用药材要牢记!补气助消化,常备不吃亏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选择中药治疗小病,调理身体,而中医用药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对症用药才能让中药发挥出扶正和祛邪两大作用,所以一旦用错药,往往适得其反. 关于一些常见中 ...

  • 麻黄质轻却为什么要先煎?

    麻黄是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中药学>以麻黄开篇,<方剂学>以麻黄汤为首,可见麻黄是中医必须过的一关,麻黄是一味发散风寒药物,可以说发汗的力量在所有中药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因此治疗 ...

  • 怎样学伤寒之我见!

    现在解读<伤寒论>的大家,可谓蔚为大观,据说上百家,学那家好呢?同学们眼花缭乱,诱惑多多.根据以往我的经验,不要盲目学习,捡一家钻研就可以了.比如刘老,胡老都是大家,都行,所谓专才能一.自 ...

  • 这种甜甜的糖果,是治阴虚的良药

    小编导读 饴糖对于大家来说一定不陌生,尤其是年龄稍长的粉丝,麦芽糖是童年里特别甜蜜的记忆.饴糖不仅好吃,而且作为中药也是补虚滋阴的好药,今天是中秋假期第一天,过节了要开开心心,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学习下这 ...

  • 治疗风寒感冒的第一要药

    小编导读 翻开中医学教材里的<中药学>和<方剂学>,开篇都会见到一味中药的名字--麻黄.作为<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被收载的药物,它还是医圣张仲景应用于多张方剂中的主 ...

  • 治疗风寒感冒的第一要药麻黄

    治疗风寒感冒的第一要药 小编导读 翻开中医学教材里的<中药学>和<方剂学>,开篇都会见到一味中药的名字--麻黄.作为<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被收载的药物,它还是医圣张 ...

  • UC头条:血压高了, 吃降压药就行了? 健脾、疏肝、补肾, 从根源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血管疾病,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据研究显示,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9%,其中男性患病比率为51.1 ...

  • UC头条:补气第一药——黄芪, 中老年人, 经常喝点好处多

    熬夜后疲惫.工作后劳累.运动后乏力,除了好好休息,还要好好进补,而它就是常出现在进补方子中有着"补气圣品"之称的黄芪. 点击加载图片 黄芪还是我们家庭中一种常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 ...

  • UC头条:书法自学, 第一步需要干什么? 这里有3句大实话, 您过来听一下

    书法自学,第一步需要干什么?闲话不说,这里有3句大实话,您过来听一下.1. 不要逮着字就临.以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想学书法太简单了.一支笔,一瓶墨,几张毛边纸,腾出来一张桌子,就可以假装学书法了.准备 ...

  • UC头条:股市赚钱第一课: 极端交易

    股市投资者最应该上的一堂课是什么? 是风险课?还是理论基础课?是技术分析课?还是价值投资课?是选股课?还是心态课? 我认为以上都不是,最应该上的一堂课是:了解股市投资的本质. 也就是了解股市运行的核心 ...

  • UC头条:命门火衰, 引火归元要药是哪一味? 有何特长

    一.温补肾阳:排在第三位的是肉桂. 肉桂:为治疗命门火衰,补火助阳,引火归元之要药. 性味归经:辛.甘,热 .归脾.肾.心.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点击加载图片 主治: 1.治疗肾 ...

  • UC头条:心理学: 你第一眼喜欢哪款咖啡杯, 测你怎样做才会打开人生的困局

    点击加载图片 B: 点击加载图片 C: 点击加载图片 D: 点击加载图片 测试答案: A:捂住你的钱袋子,管理好你的个人经济.那么你的人生肯定会好转起来.尽管你头脑聪慧又满腹才华,尽管你内涵丰富又有品 ...

  • UC头条:一个妙方6味药, 补足肝血, 近视眼、远视眼、老花眼都治好!

    自从有了手机,视力下降的人比以往增加了三倍,以年轻人居多.年轻人眼睛视力不行,不要说当空军,连陆军都不行.过去,戴近视镜的人很少,有也都是些文化人,小圆眼镜一戴,看着挺斯文的.现在,戴近视镜的人不分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