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经济引擎”诞生!香港划定300平方公里融合深圳 深圳没能扩容东莞、惠州,反而迎来了最具发展想象...

深圳没能扩容东莞、惠州,反而迎来了最具发展想象空间的都市圈——深港都市圈。

前天(10月6日),香港发布《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其中和深圳密切相关的有这几个部分:

1、划定元朗及北区,包括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马洲、文锦渡和新界北新市镇六个新发展区,为接壤深圳的北部经济带,共300平方公里。

2、北部都会区可额外开拓600平方公里,增加约92万个住宅单位,提供约65万个职位。

3、增设4条连通深圳的铁路,北环线由新田站至深圳新皇岗口岸;北环线由古洞站至文锦渡再到粉岭;东铁线延伸过境至罗湖建新站;港深西部铁路由洪水桥连接至深圳前海。

4、建立“双城三圈”,即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的空间结构。

5、将新田和落马洲片区定位为香港未来的硅谷—新天科技城。

所以这份发展策略体现两个特点,一是规划用地面积非常大手笔,二是深度融合深圳,打造第二个“经济引擎”。

这是深圳距离前海扩容“大礼包”后的又一“超级礼包”,意味着临深未来将会诞生第二个超级“CBD”。

1

规划用地非常“大手笔”

“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可以说是香港回归二十多年,最重磅的规划,规格之高,目标之宏大,前所未有。

深圳叠加香港的经济以及人口,总人口达到2500万(2020年),GDP达到49921.29亿元(2020年),超过北京、上海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顶级的都市圈。

这次香港规划发展,划定的北部都会区包含了元朗和北区两个行政区,面积总共300平方公里。

从地图上看,香港设定的北部经济带非常贴合深圳,这就意味着香港临深的北部以及深圳南部未来能够完全打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港合作。

这对于总面积只有110平方公里的香港来说,算得上是一次“大手笔”的圈地划拨。

向来香港都有缺地的说法,填海造地的历史超过170年。

截止至2016年,香港约有7000公顷的土地是透过填海取得,占香港已发展土地面积25%。

如今拿出300平方公里来和深圳融合,相当于拿了东莞的虎门和厚街或者3个珠海横琴岛为“北部都会区”的发展做贡献

可见,这次发展规划,一向以土地紧缺的香港用地划拨多么慷慨大方,多么的有决心了。

2

深度融合深圳,创造第二个“经济引擎”

这次是香港主动融入深圳,其中和深圳紧密相关的有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发展空间的概念。

“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双城三圈”。

“双城”是指香港、深圳,“三圈”是指“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

“三圈”各自承担的功能不同,定位极其明显。

“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是商务核心区,主要负责发展金融、服务、科技、物流,对接的是深圳对接深圳的蛇口、南山、前海和宝安。

“港深紧密互动圈”是创科产业的核心区,主要负责发展科技创新、金融科技、科研教育以及人才培养,对接的是罗湖和福田市中心区。

“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是生态走廊以及保育的重点区域,主要负责优化保护区和保育工作,建立生态走廊。

这就相当于把“前海深港合作区”,一步到位扩至“双城三圈”高度联合的城市发展体系。

所以未来两市交接的地带,将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壮观的城市天际线。

另一方面是轨道交通的联通。

这次“北部都会区”的发展策略,建议将4条轨道交通,接连深圳。

北环线由新田站至深圳新皇岗口岸;

北环线由古洞站至文锦渡再到粉岭;

东铁线延伸过境至罗湖建新站;

港深西部铁路由洪水桥连接至深圳前海。

正所谓,“路通财通”,这几条轨道一旦接连起来,将会加速两岸居民的活动往来。

现在东铁已经通到罗湖,可以从罗湖站通关直接乘坐深圳地铁一号线。

还有就是设立科创中心。

按照规划,香港的另一个重点目标就是在新田和落马洲构建香港未来的硅谷——新田科技城。

到时候,整个新田科技城的占地面积超过11平方公里,可以提供14.8万个职位。

除此以外,《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中多次提到各区未来供应的住宅单位。

比如流浮山及尖鼻咀一带,可新增约47000至52 00 个住宅单位,流浮山至白泥一带,有潜力供应约15500 至17500个住宅单位等等。

据发展策略规划,北部都会区规划未来10年会兴建33万套公营住房和10万套商品房(私营房屋)。

整个北部都会区发展完成后,加上元朗区和北区现有的39万个住宅单位,总住宅单位将达到90.5万个到92.6万个,可以容纳250万人居住。

现在香港人口747.42万,未来相当于划定约30%的人群到北部都会区生活以及发展。

如果未来目标达成,则意味着北部都会区,不管是人口还是资金量,都会超过北京和上海,成为香港名副其实的“第二经济引擎”。

同时也意味着,人口、经济、科技、就业以及住房的增加任务,都将由新区来承担。

这种味道,这种配方和当年的深圳非常相似。

不过,目前区域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也不少。

北部都会区是香港的临深片区,以往这片区域,没有怎么开发,算是香港的边缘地带,交通不够便利,周边存在不少连片的农田渔业区、殡葬区。

比如通往洪水桥的火车轨道建设,目前洪水桥相关地区才做工地平整,火车站建设完成需要等到2030年才建成。

再比如米铺至新田一带的鱼塘和农田、沙岭以及和合石的坟场。

2013年香港就讨论在新界北沙岭兴建一座超级殡葬城,2017年获得18.5亿(港元)拨款,殡葬城建成后可以容纳20万骨灰盒,距离罗湖大约300米。

但昨天香港行政长官回应沙岭“超级殡葬城”计划,表示殡仪馆以及火葬场不用再兴建。

这对深圳和香港两岸附近的居民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深圳从荒芜到繁华,从渔村发展成如今的国际大都市,经过40年的不懈努力。

现在香港和深圳共同努力协调发展,所以有理由相信未来20年,“北部都会区”将会是香港第二个“CB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