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曹兆才: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黄金屋

作者:曹兆才

最近阅读了2011年第一期的安徽《明光文学》中,杨昭依老师写的散文《一枝铁笔伴余生》——追忆张公孚老先生。读后感触颇深,写上几笔。
张公孚先生生活简朴普通平凡,博览群书刻苦学习,不为名利只图平淡而清贫一生。他以一颗平静的心追求篆刻艺术亦乐趣。为自己篆刻“不醉酒而醉石,不藏金有藏书”、“万卷书中寻乐,一方印里陶情”等精炼诗句鞭策激励初心。以至在生活条件拮据时,节衣缩食粗茶淡饭,却以一幅自嘲对联:“衣袖甘为伏案破,钱囊皆因买书空”,让自己藉慰洒脱了一回,把生活上的艰辛一言以蔽之。张公孚先生乐观向上积极向上,熔炼工匠精神、浓墨重绘艺术、钻研篆刻工艺,又以一颗平常的心恪守在自己的“醉石轩”书房里,甘愿寂寞相望,一枝铁笔伴余生。
曾记得我小时候,学校每周有一节毛笔字课程,练习的是《柳公权碑帖》。语文老师说:写好“鳯飛家”走到哪里有人夸。怀揣理想,我还真买宣纸恭恭敬敬地练过一阵子书法,最后坚持不住。衣袖多为墨迹染,枯燥无味半途废。学习书法讲究横、竖、撇、捺、点、钩、挑、折等笔势稳健,一招一式规范严谨。临帖更是入门的一条捷径,通过心追手摹用笔,结构、布局、章法反复练习,会有成效。古人说:“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这些道理我都懂得,但是没有毅力和恒心。
现在的学校早就取消了毛笔字课程,中华书法艺术也就这样悄然流失和遗忘,真叫人惋惜。中华书法艺术不能从娃娃抓起,传承发扬薪火交替,更叫人惋惜。
张公孚先生不仅在书法艺术上勤学苦练,在文学创作上也有所收获。而且在篆刻工艺上兢兢业业传授辅导,并反复教导他的学生杨昭依:学好篆刻,加强印外功夫,多读书,增广见闻。
张公孚先生普通得像邻里的老伯伯一样沉默寡言慈祥可亲。不普通的是内心,壁坐三尺书案的日夜汲取与坚守;更不普通的是内心,维系一片炽烈传承中华文化瑰宝遗产的热情和韧性。醉心于自己的座右铭:“书到用时知读少,印追深处悟求精”。
张公孚先生生前整理编写了印谱20卷,以及诗集、楹联集等,成为我省的著名篆刻家。张公孚先生就是这样淡泊人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没有嚣闹一夜成名,没有浮躁一夜暴富,遗留下来的……才是我最崇尚的,最难得的。

���

给读者的一封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