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地方非常好,不好的地方,依然很糟糕

到了年底,总是影迷一年之中最幸福的时刻,二零一七年也不例外。

关于陈凯歌导演的新作《妖猫传》,上映以来,伴随着突破十亿的票房,漫天的口水也是如同滔滔江河,连绵不绝,有赞美,有批评,有考据,有分析。今天凑个热闹,谈谈自己眼中的这只小黑猫,正好在观影的时候,不由自主的联想到了三首歌,那么就用歌声带着文字一起飞吧。


唐朝,是所有中国人的一剂精神鸦片。

大概是最近两百年我们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和屈辱,所以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唐朝,那个“四方宾服,万国来朝”的唐朝,慢慢成为了心中近似于图腾般的圣地。梦想也好,臆想也罢,如果谁能够把唐朝完美的复原出来,即使只是在电影院里,也是值得我们走进电影院的。

从这一点上,要谢谢导演陈凯歌。

虽然这些年来,大陆电影在大手笔投资上已经屡屡突破新高,令友邦惊诧,但是真的可以把扔出去的钱砸出响儿来,变出花儿来,还能让观众叫好儿的,还真不多。在中国电影圈里数得着的大腕儿中,不乏出身美工,精于摄影的高手,他们可以把镜头,色彩,外景拍的天花乱坠,但是如果往深处去挖,镜头背后就难免显得中气不足,五光十色的皮囊之下少了那种源自文化和内涵的精气神。

陈凯歌在《妖猫传》片中一个值得赞许的决定是摒弃了现在渐渐有烂大街趋势的3D制作,而是选择了相对而言更加传统的2D技术,事实证明,一样可以拍的美仑美奂,气势恢宏。

对,美仑美奂,气势恢宏!这是当无数次在梦里出现的长安城渐渐如同一幅画卷般在眼前展开时的第一感受。随着影片的情节推进,这种感觉带来的强烈心理冲击变得越发刻骨铭心,那个魂牵梦绕的大唐,无与伦比的大唐,就这么在你眼前活生生的出现了。

为了最大程度的还原当时全世界最伟大的都城,导演在襄阳复刻了一座长安,这个除了需要投资的决心以外,更多的是需要实施的能力;

张鲁一的手鼓,安禄山的胡舞,李白的“斗酒诗百篇”,状如癫狂,如痴如醉,这个需要演员的全身心投入;

一场极乐盛宴,可以说是道尽了无限的风流,哪怕到最后不过是一场镜花水月的幻术,美丽的肥皂泡也是美啊,这个需要想象力;

还有那位云想衣裳花想容,回头一笑百媚生的杨贵妃,不管是不是为了特意强调异族元素而选择了中法混血的张榕容,但是那种盛唐特有的雍容华贵,从容不迫通过演员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活灵活现的展露无遗。虽然,一千个人心里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是我看到过最好的杨贵妃,而不仅仅是美人杨玉环。

所以,如果就制作而言,几乎已经无可挑剔,君不见那些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除了情节,文笔,无不恰好是当时的一幅生活画卷,阅读名著的乐趣之一就是可以借助作家的笔去了解那个和我们相距甚远的年代,一部好电影也应当如此。在这一点上,陈凯歌的《妖猫传》做的非常成功。

除非一定要鸡蛋里面挑骨头,那么就是个人的一点小心思,如果有一天让李安来拍唐朝,那会是怎样一番光景?


唐玄宗到底爱没有爱过杨贵妃?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得搞清楚另外两个问题。

唐玄宗是谁?杨贵妃是谁?

唐玄宗其人,堪堪称的上是一代雄主,而并非深宫妇人的妈咪宝贝。毕竟是由他之手开创了享誉千年的开元盛世,不过,盛唐的衰落也是自他而始,祸及全国的安史之乱和他的管理失职绝对脱不了干系。

除此之外,唐玄宗登上皇位的过程中可以从一个侧面反应他的性格。自幼目睹了武则天对于李氏宗亲的绞杀,成年后杀韦后,,杀安乐公主,杀太平公主,可以说他是踩着滚滚人头走上皇位的。相当多的历史文献中都会有“明决果断”这四个字来形容他,对待国事如此,那么对待感情大概也不会例外吧。

至于杨贵妃,套用一句话来戏谑,如果说唐玄宗是通过征服世界来证明自己,杨玉环则是通过征服李隆基来证明自己。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做皇帝的女人可不仅仅是肤白貌美大长腿就可以了,想必高智商高情商应该是标准配置吧。因为对于唐玄宗来说,杨玉环并不仅仅是他的一名妃子,后宫里面还有三千多个呢。杨玉环是李隆基的女人,其次杨贵妃才是唐玄宗的贵妃,是他在率领唐朝踏上帝国巅峰之后,留给自己的战利品。

只是一入侯门深似海,我们并不清楚太真心里到底这么想,恐怕正如李白诗中所写“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来描述是最贴切的吧。

唐玄宗无疑是爱过杨贵妃的,但是这种爱并不是普通老百姓,甚至白居易,晁衡更不要说天真纯良如白鹤少年之类可以理解的。因为唐玄宗是皇帝,杨贵妃是贵妃。大家别忘了君王从来不是人,唯有深情留不住

这种爱首先是一种毫无疑问的占有,从身心到肉体的排他性占有,并借以此宣示自己无上特权的占有,这才会有“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其次是占有之后,难以自抑的炫耀,秋千也好,盛宴也好,包括送荔枝等等皆是如此,恨不得昭告天下:我有“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然则夫妻本是同命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更不要说天底下最黑暗,最无情的皇家了。为什么皇帝总是自称为孤家,自称为寡人,因为一旦坐在那张龙椅上,作为交换,他就永远不配再拥有任何真挚的感情了,这是权力的代价。所以杨贵妃死在马嵬坡,只能是当时唯一的选择,至于是白绫,还是毒酒,已经不重要了。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只不过,君临天下固然威风凛凛,但是高处不胜寒的时候,如果有个人可以说说话,是不是也会不那么寂寞?皇宫里面的事情并不是每日操心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草民随随便便就可以理解的,因为我们谁也不是住在皇宫里面的人,所有的一切,包括情真意切,字字泣血的《长恨歌》大概也都是旁人眼里的爱情故事吧。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该表扬的,该分析的都说完了,下面轮到“但是”的部分了。

《妖猫传》,这是一场光电声影汇聚一堂的直播秀。

但是,陈凯歌还是讲不好一个故事,自从霸王别姬以后。

举个例子,如果白居易和空海会玩微信的话,那么他们的微信步数一定可以刷爆朋友圈。因为整部电影的剧情,就是靠着这两位走啊走,边走边说,一句一句的对白讲出来的。如果拍电影这么简单,那和用PPT加配音有什么区别。

嗯,有的导演连配音都省了,直接插入字幕,比如《山楂树之恋》,讲这个话我不是针对谁。

为什么会有这么尴尬的场面出现呢?个人琢磨了半天,觉得可能有以下一二三四吧,您就随便看看,当我是信口胡说也无所谓。

以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无疑是中国电影史承上启下的一代重要人物,各有绝招,才华横溢,自是不必多言。但是基于他们的背景,经历以及特有的时代特色,他们有一个不约而同的缺点:不会讲故事。而故事,恰恰是电影这门艺术乃至这门生意,最核心的元素,连之一都没有。

这一近似先天的缺陷,使得他们后来在拍电影的时候,会出现两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即使是他们的成名作也不例外。

第一就是非常依赖原著的质量。这里面固然有中国电影界制片人+导演双头并立,一向不重视编剧旧有习惯的影响,更多的是由于导演的个人态度和能力所决定的。就拿《妖猫传》而言,原著是改编自日本作家梦枕貘的魔幻系列小说《沙门空海》。虽然号称经过了导演及下属团队的耗时五年的精心打磨。不过就观影体验而言,显然一个五年远远不够,电影的整条故事线呈现出了明显的水土不服,情节的推进还是那种“你听我说”的套路,而不是观众不由自主被带入的心悦臣服。不客气的说,在某些场景环节,慨叹精美道具和宏大布景的同时,恍惚间有一种观看“名侦探柯南”的尴尬。

第二则是他们的电影总是充满了浓重的说教味道,尤其是在他们成名之后拍摄的所有烂片。俨然以人生导师自居,恨不得拿着教鞭指着每个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按照他们的指示乖乖的坐好,然后乖乖的听讲,最后乖乖的鼓掌,最好还要乖乖的给好评。万一哪个环节观众没有做到配合默契,付钱买单的上帝就成了他们口中的“这届中国观众不行!”或者“人,不可以无耻到这种程度!”笑话哦!

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形式,任何讲不好故事的电影都是耍流氓。

BBC的纪录片为什么傲视群雄?因为BBC把所有影视题材中对于故事性依赖程度最低的纪录片都拍出了情节曲折紧张的故事片感觉,怎么会不吸引观众呢?观众买票进场是要看一个好故事,不是为了看一场综艺表演。

不要求你放下身段,因为自诩为天之骄子的业内人士实在是太骄傲了,但是希望某些导演可以真正尊重自己的理想,请不要再居高临下的面对观众说大道理了。实话说,在今天的中国影坛,比起中国影迷飞速提高的审美品位,倒是出品方的创作质量更让人觉得不大靠谱呢。

更何况,就不说那些国门之外的野蛮人了,我们已经很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越来越会讲故事的新晋导演开始走上舞台,发出自己的声音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古人诚不欺我。

这无疑是眼前最值得中国影迷暗暗窃喜的信号了,我们已经过了“有部电影看就会轻易满足”的阶段,而是到了大声说出“我要看部好电影!“的时候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