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四)
1.干呕呃逆。胃脘嘈杂,口干咽燥,舌红少苔。其证候是(单选)
A.食滞胃脘
B.胃阴虚
C.肝脾不调
D.肝胃不和
E.胃阳虚
2.患者,女,26岁,已婚,胃脘痞满,不思饮食,频频泛恶,干呕,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细弱。其病机是(单选)
A.脾阴不足
B.胃阴不足
C.胃燥津亏
D.胃热炽盛
E.肝胃不和
3.热邪壅肺证,可见(单选)
A.咳嗽,咳痰稀白
B.咳嗽,痰多泡沫
C.咳嗽,咳痰黄稠
D.咳嗽,痰少难咳
E.咳嗽,痰多易咳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胃阴亏虚,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可见干呕呃逆;胃阴不足,虚热内生,胃失和降,则胃脘嘈杂;阴津不能上滋,则口燥咽干;舌红少苔为阴液亏少之征(B对)。食滞胃肠证指饮食停积胃肠,以脘腹痞胀疼痛、呕泻酸馊腐臭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A错)。肝脾不调证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以胁肋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C错)。肝胃不和证指肝气郁结,胃失和降,以脘胁胀痛、嗳气、吞酸、情绪抑郁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D错)。胃阳虚证指阳气不足,胃失温煦,以胃脘冷痛、喜温喜按,畏冷肢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E错)。
2.【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胃阴虚证是胃阴亏虚所表现的证候。胃脘痞满多因胃阴不足,虚热内生,热郁胃中,胃气失和所致;不思饮食多因阴亏而胃失濡润,纳化失常所致;频频泛恶,干呕,均多因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大便秘结多因胃阴亏虚,不能下润所致;舌红少津,脉细弱,均多因阴液亏少所致。故病机为胃阴不足(B对)。脾阴不足,为人造干扰项(A错)。胃燥津亏的辨证要点以胃阴虚证,虚热证不明显共见为主要表现(C错)。胃热炽盛的辨证要点以胃脘灼痛、消谷善饥等与实火症状共见为主要表现,非上述症状(D错)。肝胃不和的辨证要点以胃脘、胁肋胀痛或窜痛,嗳气吞酸等为主要表现,非上述症状(E错)。
3.【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邪热炽盛,内壅肺脏,肺气上逆而为咳嗽;炼液为痰,则痰稠色黄(C对)。咳嗽,咳痰稀白见于寒邪客肺,感受寒邪,内客于肺,阳气被郁,肺气上逆则为咳嗽;寒为阴邪,所以咳痰稀白(A错)。咳嗽,痰多泡沫多为肝经风痰,肺虚所致(B错)。咳嗽,痰少难咳多为燥邪犯肺,肺津耗损,肺失滋润,清肃失职所致(D错)。咳嗽,痰多易咯见于痰湿阻肺,由湿痰阻肺,肺气上逆所致(E错)。
细目四 肝与胆病辨证
要点一
(一) 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是指血液亏损,肝失濡养,以眩晕、视力减退、月经少、肢麻手颤等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
头晕眼花,视力减退或夜盲,或肢体麻木,关节拘急,手足震颤,肌肉晌动,或妇女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爪甲不荣,面白无华,舌淡,脉细。本证以眩晕、视力减退、月经少、肢麻手颤等,血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二) 肝阴虚证
肝阴虚证是指阴液亏损,肝失濡润,阴不制阳,虚热内扰,以头晕、目涩、胁痛、烦热等为要表现的虚热证候。又名肝虚热证。
临床表现:
头晕眼花,两目干涩,或胁肋隐隐灼痛,面部烘热或两颧潮红,或手足蠕动,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少苔乏津,脉弦细数。本证以头晕、目涩、胁痛等与虚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三) 肝血虚、肝阴虚证的鉴别要点
两者均属肝的虚证,均有头晕等表现,但前者为血虚,无热象,常见眩晕、视物模糊、月经少、肢麻手颤等症;后者为阴虚,虚热表现明显,常见眼干涩、潮热、颧红、手足蠕动等症。
要点二
(一) 肝郁气滞证
肝郁气滞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名肝气郁结证,简称肝郁证。
临床表现:
情志抑郁,善太息,胸胁、少腹胀满疼痛,走窜不定。或咽部异物感,或颈部瘿瘤、瘰疬,或胁下肿块。本证多与情志因素有关,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二) 肝火炽盛证
肝火炽盛证是指火热炽盛,内扰于肝,气火上逆,以头痛、烦躁、耳鸣、胁痛等及火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候。又名肝火上炎证、肝经实火证、简称肝火(热)证。
临床表现:
头晕胀痛,痛如刀劈,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耳鸣如潮,甚或突发耳聋、失眼、恶梦纷纭,或胁肋灼痛,吐血、衄血、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本证以头痛、烦躁,耳鸣,胁痛等与火热症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三) 肝阳上亢证
肝阳上亢证是指肝阳亢扰于上,肝肾阴亏于下、以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烦躁、腰膝酸软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头重脚轻,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有力或弦细数。本证以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烦躁、腰膝酸软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四) 肝火炽盛证、肝阳上亢证的鉴别要点
两证的共同表现: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耳鸣,失眠。但前者属火热过盛的实证,以目赤头痛、胁肋灼痛、口苦口渴、便秘尿黄等火热症为主,阴虚证候不突出,病程较短,病势较急。后者属上实下虚,虚实夹杂,系肝肾阴虚阳亢所致,以眩晕、头目胀痛、头重脚轻等上亢症状为主,且见腰膝酸软、耳鸣等下虚症状,阴虚证候明显,病程较长。
要点三
(一) 肝阳化风证
肝阳化风证是指肝阳上亢,亢则化风,肝风内动,以眩晕、肢麻震颤、头胀痛、面赤,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耳鸣,项强,头摇,肢体震颤,手足麻木,语言謇涩,面赤,舌红,或有苔腻,脉弦细有力。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本证以眩晕、肢麻震颤、头胀痛、面赤,甚至突然昏仆、口眼斜、半身不遂等为辨证主要依据。
(二) 热极生风证
热极生风证是指邪热炽盛,热极动风,以高热、神昏、抽搐为主要表现的证候。本证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归属血分证。
临床表现:
高热口渴,烦躁谵语或神昏,颈顶强直,两目上视,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舌质红绛,苔黄燥,脉弦数。本证以高热、神昏、抽搐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三) 阴虚动风证
阴虚动风证是指肝阴亏虚,虚风内动,以眩晕,手足震颤、蠕动,或肢体抽搐等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手足震颤、蠕动,或肢体抽搐,眩晕耳鸣,口燥咽干,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颧红,舌红少津,脉弦细数。本证以眩晕,手足震颤,手足蠕动与阴虚内热等症状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四) 血虚生风证
血虚生风证是指肝血亏虚,虚风内动,以眩晕,肢体震颤、麻木、拘急、瘙痒等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眩晕,肢体震颤、麻木,手足拘急,肌肉瞤动,皮肤瘙痒,爪甲不荣,面白无华,舌质淡白,脉细或弱。本证以眩晕、肢麻、震颤、瘙痒、拘急、瞤动等与血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五) 肝风内动四证的鉴别要点
肝风内动四证的成因与证候有别。肝阳化风证为阳亢阴虚,上盛下虚,表现为眩晕欲仆头胀痛,头摇,肢麻震颤,步履不稳等;热极生风证为火热炽盛所致,病势急而重,表现为高热,神昏,抽搐;阴虚动风证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液亏损,表现为眩晕,手足震颤、蠕动及虚热证血虚生风证多见于慢性久病,血虚失养,表候;现为眩晕、肢麻、震颤、拘急、面白舌淡等。
要点四
寒滞肝脉证
是指寒邪侵袭,凝滞肝经,以少阴、前阴、巅顶等肝经经脉循行部位冷痛为主要表现的实寒证候。又名寒凝肝经证、肝寒证、肝实寒证。
临床表现:
少腹冷痛,阴部坠胀作痛,或巅顶冷痛,得温则减,遇寒痛增,恶寒肢冷,舌淡,苔白润,脉沉紧或弦紧。本证以少腹、前阴、巅顶冷痛与实寒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要点五
肝胆湿热证
是指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失常,以身目发黄、胁肋胀痛等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以阴痒、带下黄臭等为主要表现者,湿热(下注)证。
临床表现:
身目发黄,胁肋胀痛,或胁下有硬块,纳呆,厌油腻,泛恶欲呕,腹胀,大便不畅,小便短赤,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口干,苔黄腻,脉弦滑数。或为阴部潮湿、瘙痒,阴器肿痛,带下黄稠臭秽等。本证以胁肋胀痛、身目发黄,或阴部瘙痒、带下黄臭等与湿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要点六
胆郁痰扰证
是指痰浊或痰热内扰,胆郁失,以胆怯、惊悸、烦躁、失眠、眩晕、呕恶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胆怯易惊,惊悸不宁,失眠多梦,烦躁不安,胸胁胀闷,善太息,头晕目眩,口苦呕恶,舌淡红或红,苔白腻或黄滑,脉弦缓或弦数。本证以胆怯、惊悸、烦躁、失眠、眩晕、呕吐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细目五 肾与膀胱病辨证
要点一
(一) 肾阳虚证
肾阳虚证是指肾阳亏虚,机体失却温煦,以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为主要表现的虚寒候。又名元阳亏虚证、命门火衰证。
临床表现:
头目眩晕,面色㿠白或黧黑,腰酸冷疼痛,畏冷肢凉,下肢尤甚,精神萎靡,性欲减退,男子阳痿早泄、滑精精冷,女子宫寒不孕,或久泻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小便频数清长,夜尿频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脉尤甚。本证以腰膝酸冷、性欲减退、夜尿多与虚寒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二) 肾阴虚证
肾阴虚证是指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扰,以腰酸而痛、遗精、经少、头晕耳鸣等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又名真阴(肾水)亏虚证。
临床表现:
腰膝酸软而痛,头晕,耳鸣,齿松,发脱,男子阳强易举、遗精、早泄,女子经少或经闭、崩漏,失眠,健忘,口咽干燥,形体消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骨蒸发热,午后颧红,小便短黄,舌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本证以腰酸而痛、遗精、经少、头晕耳鸣等与虚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三) 肾精不足证
肾精不足证是指肾精亏损,脑与骨、髓失充,以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生育机能低下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身体矮小,囟门迟闭,智力低下,骨骼痿软;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欲减退;成人早衰,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发脱齿松,健忘恍惚,神情呆钝,两足痿软,动作迟缓,舌淡,脉弱。本证多与先天不足有关,以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生育机能低下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四) 肾气不固证
肾气不固证是指肾气亏虚,失于封藏、固摄,以腰膝酸软,小便、精液、经带、胎气不固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临床表现:
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耳鸣失聪;小便频数而清,或尿后余沥不尽,或遗尿,或夜尿频多,或小便失禁;男子滑精、早泄;女子月经淋沥不尽,或带下清稀量多,或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弱。本证以腰膝酸软,小便、精液、经带、胎气不固与气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五) 肾虚水泛证
肾虚水泛证是指肾的阳气亏虚,气化无权,水液泛溢,以水肿下肢为甚、尿少、畏冷肢凉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腰膝酸软,耳鸣,身体浮肿,腰以下尤甚,按之没指,小便短少,畏冷肢凉,腹部胀满,或见心悸,气短,咳喘痰鸣,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本证以水肿下肢为甚、尿少、畏冷肢凉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六) 肾阳虚证与肾虚水泛证的鉴别要点
两者均以肾阳亏虚为病理基础,都有畏寒肢冷,腰膝酸冷,面白神疲等虚寒之象。但前者以温煦失职,生殖机能减退为主,后者以气化无权,水湿泛滥之水肿尿少为主要表现。
(七) 肾阴虚证与肾精不足证的鉴别要点
两者皆属肾的虚证,均可见腰膝酸软、晕耳鸣、齿松发脱等症,但前者有阴虚内热的表现,性欲偏亢,梦遗、经少;后者主要为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生育机能低下,无虚热表现。
要点二
膀胱湿热证
是指湿热侵袭,蕴结膀胱,以小便频急、灼涩疼痛及湿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临床表现:
小便频数,排尿灼热涩痛,小便短赤,尿血或有砂石,小腹胀痛,腰痛,发热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本证属新病势急,以小便频急、灼涩疼痛等与湿热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