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A抗抑郁药黑框警告 事与愿违
"世界精神卫生日"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PA)在1992年发起的,时间是每年的10月10日。
2003年~2004年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发布了数个报告,警告抗抑郁药会使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杀风险增加。2004年10月,FDA要求所有抗抑郁药都在标签上用黑框警告标出这一风险。2007年5月,FDA又将受此风险影响的人群扩大到了青壮年成人。
随着FDA报告和黑框警告的推出,各大报纸和电视等媒体对此纷纷报道,引起了医生、患者以及年轻人的恐慌。
然而,抗抑郁药和自杀之间的关系并非这么简单。抑郁症是自杀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用抗抑郁药进行恰当的治疗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从而可能减少患者想要自杀的风险。但另一方面,青少年以及青壮年成人在开始使用抗抑郁治疗后,可能在短期内反而会促使自杀风险的增加。考虑到这种复杂性,美国哈佛医学院的Christine Y Lu等认为,FDA警告出台后所带来的总体抗抑郁治疗率的降低伴随而来的可能是年轻人自杀风险的增高,并通过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
研究人员从美国精神卫生研究网纳入了约110万10~17岁的青少年、约140万的青壮年成人(18~29岁)以及约500万的30~64岁的成人,分析了他们 2000年~2010年间的医疗保健索赔数据。研究之所以采用了这样的年龄段设置是因为危险的自杀想法、计划及尝试在18~29岁的青壮年成人中比在30岁以上的成人中更多见。研究评估了他们的抗抑郁药使用率、服用精神药物(主要是镇静剂)试图自杀的几率以及自杀身亡的比例。
研究显示,在 FDA警告发布后,抗抑郁药的使用及服毒(药)自杀的倾向陡然发生了改变。警告发布后第二年,抗抑郁药的使用在青少年中减少了31%、在青壮年成人中减少了24.3%、在30岁以上成人中减少了14.5%。也就是说,在这几个人群中,每10万人中抗抑郁药的使用分别减少了696人、1216人和1621 人。同时,服毒(药)自杀的比率显著增加,在青少年中增加了21.7%、在青壮年成人中增加了33.7%,但在30岁以上成人中没有明显增加。在这个包含 约250万年轻人的队列中,服毒(药)自杀者在警告发布后增加了近77例。另外,警告发布后,自杀身亡的比例在任何年龄组都没有改变。
研究表明,FDA针对抗抑郁药安全性发布的警告以及媒体广泛的报道确实使得抗抑郁药的使用率得以降低,但同时年轻人中试图自杀(自杀未遂)的比例有了增加。
由此看来,一项政策的出台及随后媒体的报道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对此,非常有必要进行监测,以降低这一风险。
参考文献:British Medical Journal 2014; 348: g3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