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依 / 作者:夜色兰山
☀愿与您携手建设教师朋友的最温馨家园!欢迎赐稿!本刊栏目:教师文学|一代中师生|教育教学|留守儿童问题
老有所依
作者:夜色兰山
偶尔转载一些嘲弄时世的腐文,不喜欢自己动手写,原因有二:其一是懒惰,不愿思考;其二则是以为自己几近不惑,怕人笑话。客居金陵已近七个年头,却从未到过任一四十九景点,虽觉得有些遗憾,但总以为背负家、国重责,那些风花雪月只是年轻人享有的特权。
周日巧遇一对济宁父女同去中山风景区,算来还是读初一的时候(1987年)去过中山陵。和我一起毕业的八九届同学应该记得,而脑海中长台阶的记忆现都已模糊,惟有地名因常有人提起还没忘记,也不会忘记。此行促使我禁不住要写点感受,落得个贻笑大方倒也欣然。
对民国史不甚了解不敢妄加评论,觉得中山先生算是个悲情人生,对比他身后的陵寝,那大概算作极大的告慰,仰慕之心随之也生了。从灵谷寺返回中山陵至明孝陵的途中,天色渐暗。置身山中,早春的暖意夹着暮色的凉气,人觉得呼吸畅快了许多。
隔着狭长车道两侧的青草绿树,身边的群山虎踞龙蟠,触手可及。音响里传来李娜般的天赖之音,朋友读高中的小女提出“晚上住这里吧”,爸爸笑答“可以”。前面正经过东郊宾馆,大门外戒备森严的武警让人联想翩翩,上周在北国京城走过的西郊宾馆此刻则显得逊色不少。海底世界应算是败笔,权当为骗小孩子几个钱补贴景区庞大的财务花销,倒也让中山先生每日可以看看中国的未来。
明孝陵大概也是五点多就下班了,里面的游人已然不多,朋友携女去了神道,而我则顺势拐到了陵宫。洪武大帝的陵宫气势如宏,天朝自古以来大概没有一位皇帝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枉论死后得以安身。其层叠布局尽显帝王霸气,奈何明楼前两年经修缮已失历史本色不少,入口处的金水桥饱经沧桑,略显破旧;两侧的大树有的已有320多年的历史,从中可看到古人植下它时的场景。在对面的梅花山上,脑袋像是突然间开了窍,终于明白太祖的《沁园春.雪》气势是何等的磅礴,然也只能去鄙视弯弓大雕,何以只能与唐宗宋祖试比风骚。
我不太喜欢春天,除了经常会有冷空气南下,春天给人更多的是压力。回程途中却一直想听《春天里》,可没有电台在播,“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这春天里。”此刻个中滋味恐怕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作者简介
作者:夜色兰山,安徽人,70后,曾任教于国内多所高校,现居中国铜都安徽省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