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逆江而上与备会师于樊口是为了偷袭曹操

话说赤壁大战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周郎赤壁在何处却成千古谜团。随着古代文物的不断挖掘,历史文献和古城遗址的不断发现,历史真相大白之日一定会到来。不过,仅就现有历史文献深入分析研究,也能拨开历史迷雾,初露端倪,甚至于出现一字道破周郎赤壁玄机的文字,一语中的。

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载“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巜周瑜传》亦载“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这个“遇”字有重大意义。遇字表明双方在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之前相会了,那么双方的目的地是哪里呢?曹公是“欲从赤壁渡江南”,周郎是“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文献记载一清二楚:刘备当阳长坂兵败,与关羽水军会师江陵的计划落空,依鲁肃计南逃江南夏口,途中汉津会师羽军,再会刘琦水兵,合计二万余人退驻江南夏口,稍后因恐曹百万大军的气势再退至地理优势更为明显的鄂州西山樊口一带驻扎迎敌。“备从鲁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裴松之注《三国志》,“备从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司马光《资治通鉴》。即使屯驻在樊口,刘备的恐惧心理仍然末减。请看“备闻曹公军下,恐惧,曰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裴注《三国志》),“刘备在樊口,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司马光《资治通鉴》)。刘备恐惧心理可见一斑。不仅如此,诸葛亮焦急心态也跃然纸上:“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裴注《三国志》)。因此,刘备战前从夏口退至樊口从军事态势上和心理上都是合理的,文献记载也是明确的。如此,第一个以“备与瑜夏口会合往而逆战”从而彻底否定黄州赤壁的王得臣是完全错误的。北宋王得臣《江夏辨疑》载“夫操自江陵而下,备与瑜由夏口往而逆战则赤壁明非竞陵之东与齐安之步下者也。”故后人以此作据否定黄州赤壁皆为大误也。由于曹公进军迅急,加之孙权讨论拒曹还是迎曹耽误了一点时间且是逆江而进,最终没有实现周瑜的屯驻夏口布防迎敌的战略计划,但从黄州赤壁到夏口的距离来算,不过半天时间,应该说误差不大。只差一点就实现了进驻夏口的战略计划是完全符合当时的军事态势的,是十分合情合理的。如果说瑜刘联军是在蒲圻赤壁相遇,那请问周瑜为什么要轻易改变屯驻夏口的战略计划继续逆江西上?他的战略目的地是哪里?巴陵还是江陵?要知道在蒲圻赤壁仅仅是相遇而战。到了蒲圻赤壁甚至越过蒲圻赤壁,瑜刘联军还是防御吗?而曹公百万大军还是征讨进攻方吗?刘备的胆子突然如此之粗底气何在呢?如此一问,赤壁蒲圻说的荒谬立即突现出来了。再补充一句,周瑜可是在孙权面前打了包票,立了军令状的:“瑜请得精兵三万,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说得很明白,瑜要屯兵布防夏口,保证为孙将军破曹公。

综上,“与备俱进,遇于赤壁”是因刘备战前退守樊口,周瑜逆江而上与备会师于樊口,继续前进欲进驻夏口途中遇曹军于赤壁江面上,初战,曹军不利,两军各返大江两岸安营扎塞,隔江对峙,赤壁大战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周郎一炬即将天成,黄州赤壁从容显现。此乃“遇”之功,是为“遇”字篇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