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冷并非阳虚,还有湿郁,但为何湿郁论治乏...

怕冷并非阳虚,还有湿郁,但为何湿郁论治乏效?因为中医治病,靠的是思维

之前写过“怕冷并非尽皆阳虚,还有湿郁。”这一下让很多的怕冷的病人,心中会这样想,“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这是个新思路,肯定能让我的顽疾,一朝而愈。”

方:法半夏,干姜,黄芩,黄连,太子参,柴胡,白蔻,厚朴,藿香,炒白术,茯苓,郁金,泽泻,桂枝,炙甘草。

但是,结果呢?

有的人固然见效,但更多的人是乏效,这是为啥?因为,中医看病,从来靠的就是灵活思维,而不是死板硬套。

就比如这个怕冷的病人,前段时间找我,说,“你那个方子,不对。”

我说,“怎么就不对了?”

她说,“我按照用了,但是没有用。”

我说,“每个人的伴随症状不一样,结果就是病机也会不一样,看着思路新奇,就不管病机,以身试险吗?”

她说,“那我把我情况,说一说,你帮我看看,我自从生孩子那年开始,两条腿就开始怕冷、怕凉,根本不敢见风,大夏天,我都得穿薄毛裤。”

我看她舌体胖大,舌苔白而腻,舌质淡,脉象偏细,说,“你的病机既不是阳虚,也不是湿郁,而是脾虚。”

她说,“脾虚?”

我说,“你平时饮食如何?”

她说,“饮食一般,食量不大,吃多了就胀满,平时也没什么食欲,一次腹胀,要持续好久。”

我说,“你这不就是脾虚之象吗?”

她说,“我的当务之急,是双腿怕冷啊,又不是腹胀这些的。”

我说,“简单点解释,脾就像给树干,输送营养成分的树根,如果你树根腐烂了,会怎么样?“

她说,“这棵树自然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直到枯萎死亡。”

我说,“道理是一样的,脾虚了,那么达到四肢的气血、营养不够了,四肢就肯定易受风寒湿邪。”

她说,“那我要怎么办?”

我说,“你下肢冷痛,说白了,就是以脾虚为最大根源,内不治脾,只是外治风寒湿邪,效果不会太好,所以,健脾是核心,但是还要兼顾着行气导滞、祛风除湿、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等。”

用黄芪、白术、茯苓、陈皮、半夏、香附、砂仁、荆芥、防风、桂枝、炒白芍、川芎、丹参、鸡血藤、木瓜、巴戟天、焦三仙、甘草、生姜。

结果,等她吃完了15剂,下肢疼痛感几乎消失,怕冷、畏风之感大大缓解,食欲正常,二便也正常。

从这里,就能很明显地感受到中医治病的精髓,也就是中医思维,一方面就是灵活,不生搬硬套课本,以及别人的一些经验,一方面就是分析病机的时候,有一个大局观,主诉、兼证、舌脉等等的,都要考虑进去,还有一方面,就是治疗的时候,不单单要针对最主要的病机,一些兼证的病机,也要考虑进去。

其实,还在很多人,都是已经看过了很多次而没有效果,但凡是看到了一个新的观点,就像是在黑夜中,看到了一丝黎明的曙光,想都不想,很盲目的就去用,但是忽略了中医治病的根本,治的不是症状,而是症状背后的病机。

所以,这个病人,后来又问我,“我有个朋友也是怕冷,能用你这个方吗?”

我说,“不能,因为我无法判断,你俩病机,是不是完全一样。”

她说,“那我让她抽空来找你。”

(0)

相关推荐